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6069327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8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摘要:对现有的合唱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是为了从课堂中重要实践环节的优化着手,由内而外地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改革,使学生能够在创新后的音乐课堂参与中真正实现音乐鉴赏能力、演唱能力等多方面音乐素养的提高,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素质教育体系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了切实推动合唱教学的有效创新,教师在课程中需要结合现阶段学生合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针对性创新策略的研究工作,以此强化教师在合唱实践组织环节中的引导职能,促进学生合唱效率的提高关键词:合唱教学;小学音乐;创新策略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组织学生以集体的形式开展演唱实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演唱实践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使音乐的旋律在合唱中形成更强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对音乐旋律中情绪价值的感知,从多方面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了使合唱教学环节能够真正成为辅助学生音乐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教师应该首先结合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合唱参与特征做好推动环节创新的策略研究工作,以此将具体的实践因素作为核心有针对性地促进课程的有效创新一、巧用微课,创新数字互动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在学习活动中呈现出较强的主观性。

      以往的合唱教学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教师常常以固定的形式组织学生机械化地展开合唱实践,这极大地消耗了学生对合唱实践的参与兴趣,难以有效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与音乐内容对应的微课资源,并对微课进行强化互动性的创新,以此使学生的合唱实践能够在数字化互动形式中开展例如在《大雁湖》这一首乐曲的教学实践之中,为了驱动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合唱实践中去,教师可以首先制作以《大雁湖》为背景音乐的微课视频,将乐曲与更具象的画面相结合,使大雁湖上盘旋着的大雁以更加动态的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乐曲产生积极的兴趣而在后续的合唱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大雁湖》微课的设计,乐曲能够以部分取消伴唱的形式进行旋律的播放,使学生能够在微课的放映过程中以合唱的形式完成旋律部分的演唱通过这种方式,合唱教学的组织形式真正在微课的作用下实现了数字化的创新,在这一新颖的互动合唱过程中,学生始终秉持着积极的参与心理,从中实现了演唱实践体验的优化,这为学生演唱实践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二、结合手势,合唱过程精准引导大部分小学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相对较短,这导致学生在乐曲演唱的过程中难以快速校准演唱音准,进而弱化了学生的演唱体验。

      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中,音准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在强调集体概念的合唱过程中,学生个体的音准失衡往往会破坏合唱演奏的整体美感,极大地弱化教学实效性,不利于学生演唱体验的优化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柯尔文手势中寻找优化小学合唱教学的答案例如在《嘀哩嘀哩》这一首乐曲的合唱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首先将柯尔文手势中所表达的对应关系一一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具体手势所代表的唱名,并认清教师手势所处高度代表的音高,并在简单练习后引导学生展开合唱实践在合唱实践中,通过教师结合具体手势对学生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嘀哩嘀哩》乐曲的音准,从而获得更加良好的合唱体验,真正在精准演唱的旋律中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切实实现了审美体验的优化以及演唱能力的提高柯尔文手势的应用将演唱音准变得更为具象,在教师的合理应用之下,对唱名与音高尚不敏感的小学学生亦能准确把握演唱音准,从而提高合唱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有效发展三、建立小组,优化评价反馈机制在以往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环节中,教师常常利用大集体合唱的形式,引导全班同学共同演唱这一形式虽然有着强化音乐旋律共鸣的积极作用,但会将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隐藏在集体之中,使教师难以向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不利于学生演唱能力的进一步优化。

      为此,教师可以在合唱教学中建立合唱小组,使学生能够在小集体中展开演唱实践,从而优化合唱教学中的评价反馈机制,推动学生音乐能力的有效提高例如在《小白船》这一首乐曲的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人小组,引导小组依次展开合唱实践这种小集体合唱的形式能够使每个成员的演唱在合唱中更为突出,方便教师在聆听中观察学生的演唱问题,以此在后续对学生的评价环节中更准确地指出学生的演唱问题所在,并提出针对学生不足的建议通过这种小组合唱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反馈以及教师提供的针对性建议,由此改善个人的演唱问题,最终真正实现演唱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合唱教学,是为了指导教师在课程中更加合理地组织学生完成合唱实践,真正解决合唱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打造更加良好的合唱环境,从而优化学生的合唱体验,从过程中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切实提高参考文献:[1]张磊明.让合唱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精彩绽放[J].小学生(下旬刊),2021(06):119.[2]张海.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24):7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