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3808417
  • 上传时间:2022-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7.5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它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还高出约7倍,是各种荤素食品中含铁量最多的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D.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3.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5.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钉: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B.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给学生带来光明 D.浓盐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变小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子河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以得到纯水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7.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内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9.化石能源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重大贡献,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石油 B.天然气 C.核能 D.煤10.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C.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11.下图为汽车尾气处理所涉及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C.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D.该反应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2.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A.①③⑤ B.除④外 C.除⑥外 D.①②③⑤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有关化学方程式为:,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为_____(用字母序号填空),收集装置为_____(用字母序号填空)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是a:_____;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实验实验现象实验内容A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B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几乎停止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C产生气泡,速率适中速率适中持续产生CO2,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第C组药品,该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b: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_____;验满方法是d:_____;检验方法是e:_____3)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_____4)如图: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现取用三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干花进行实验现象:第一朵紫色干花喷上水,紫花不变色;第二朵紫色干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花也不变色;第三朵紫色干花先喷上水,再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花_____(填写关于颜色的现象)结论:以上实验现象说明: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14.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是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F装置可代替C装置来收集氧气,应从____端通入氧气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如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15.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1)实验中,利用了铜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2)该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_____3)用该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16.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甲实验:图1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图2中的实验,可证明________________2)乙实验:可燃气体若为甲烷,请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此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用红磷作耗氧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打开弹簧夹后,发现集气瓶内进入的水量明显小于1/5的刻度线,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工业用焦炭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反应生产铁请计算:与 80t Fe2O3 完全反应,所需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18.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一次化学实验课上需要量取5 mL稀盐酸,小静说:“选用10 mL量筒”小明问:“为什么不用100 mL的量筒呢?”小静说:“这是为了减小误差”请你说一说若使用100 mL量筒造成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说明一点即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存在血液之中。

      食物中的铁一般以无机盐和有机盐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动物食物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人体中的铁大部份是吸收食物中铁的无机盐以后以离子形式存在,这里铁为铁元素,故选D2、A【详解】A、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操作正确;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故操作错误;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操作错误;D、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故操作错误3、C【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4、A【详解】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肥皂水分别和硬水、软水混合后搅拌,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冷凝液化后形成淡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解析】A、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试管破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浓盐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变小,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6、D【详解】A、太子河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选项错误;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的,故选项错误;C、为了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禁止不符合实际,故选项错误;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正确,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项正确点睛】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方法:就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烧杯中产生泡沫的情况,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7、A【详解】A、制作石器只是使其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烧制陶瓷包含着物质的灼烧,物质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粮食酿酒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使用火药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8、C【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