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学校教材(安全生产法讲稿).doc
4页安全生产法教材一、 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一)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1.安全生产立法的含义⑴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⑵安全生产立法的含义 安全生产立法无疑是就安全生产而言,其有两层含义: 一是泛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订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活动; 二是专指国家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安全生产立法在实践中通常特指后者2.安全生产立法的原因 安全生产水平低下,安全生产事故频繁,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损害了党、政府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导致我国安全生产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安全生产法制不健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突出表现在: 一是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薄 二是安全生产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亟待依法规范 三是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法滞后 四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后,没有依法确立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尚未建立健全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是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生产执法手段3.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监督管理,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这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选择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有法可依,因此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法》势在必行加强安全生产立法,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它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制定统一的《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生产体制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法律化、制度化,依法建立健全具有权威性的,高效率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第二、它是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活动且趋活跃和复杂,各种经济成分、企业组织形式趋向多样化,生产经营单位已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变为国有企业、股份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并存这些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条件千差万别,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作业现场和安全设备的安全管理、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以及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措施等作出全面的法律规范,使生产经营单位明确应当怎样确保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生产违法的后果。
第三、它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四、它是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法律即“母法”长期空缺,没有“母法”是不能建立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只有制定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法》,才能逐步健全整个法律体系,更好地解决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强化监督管理的有法可依问题二)、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以《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安全生产立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激发全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珍视和保护,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1、《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
2、《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全生产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人和负责人,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3、《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章制度、改善安全技术装备、加强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和减少事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为全面、完整地反映国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国家颁布实施了普遍适用的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具有非常丰富的法律内涵,全文共七章九十七条款,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于安全生产法所确定的7项基本法律制度之中这7项基本法律制度分别是:1. 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3.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4.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5.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工作;6.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7.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1、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有的6项职责第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制度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2.生产经营单位有关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安全管理人员4.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第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只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保证生产经营作业的有序进行,才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才能有效监控重大危险源,整改事故隐患,保证生产经营作业正常、安全地进行第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一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支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得拒绝投入或者减少投入;二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已经投入的安全资金必须管好用好,不得不用、少用或者挪用;三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检查、监督安全生产投入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达到保障安全生产的预期效果。
第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一是领导;二是组织;三是支持第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做好救援物资准备,制定实施现场救援的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实施应急救援,是及时应对事故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第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将事故发生时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纳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中所谓“及时”,是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不得故意拖延或者迟报所谓“如实”,是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报告的内容和情况必须真实、准确3、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例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须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00人以下的,可以不设专门机构,但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的规定《安全生产法》从3个方面对此作出了规定:一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二是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6、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从3个方面对此作出了规定:一是生产经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二是安全培训的要求1.学习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2.清楚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3.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三是从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作业7、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资格《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三同时”,即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12、安全警示标志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15、生产安全工艺、设备管理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机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19、爆破、吊装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规定爆破、吊装作业属于危险作业,对其作业现场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对此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二是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0、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及三十九条明确要求,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标准的,不准提供二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三是生产经营单位要安排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21、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第四十条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