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用膏剂.ppt

137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6576722
  • 上传时间:2018-10-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2MB
  • / 1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软膏剂 第三节 膏药 第四节 贴膏剂 第五节 糊剂、膜剂与搽剂,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第十四章 外用膏剂 大纲要求,1、掌握:软膏剂、黑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2、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巴布剂、贴剂、凝胶剂、糊剂及涂膜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软膏剂与膏药基质种类和性质 3、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基质的种类和性质第一节 概述,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1、含义:应用,外用膏剂系指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剂型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有的可透皮吸收起全身作用,2、特点: 局部作用:全身作用:,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药物经透皮吸收:TDS或 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3、分类 按基质及形态分类: 软膏剂(半固体状)硬膏剂 (近似固体),基质又分油脂性、乳剂型和水溶性膏药(铅硬膏):黑膏药,白膏药 橡胶硬膏 巴布膏剂 贴膏剂(药典) 贴剂TDS,TTS, (经皮给药系统),与软膏应用类似:凝胶剂、糊剂、涂膜剂等. 软膏和铅硬膏在我国应用甚早,橡胶膏剂则源于国外。

      近年来贴剂有了很大的发展,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 (一)药物经皮吸收机理,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药物透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 ,产生局部治疗,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产生全身作用,吸收,1 、皮肤的构造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组织、皮肤附属器,由内至外:基层、棘层、粒层、透明层与角质层等五层组成 角质层胞内外充满类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大量的毛细血管、淋巴管与神经等, 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毛囊,皮脂腺,汗腺(汗液PH4.5-5.4) 对药物有一定吸收,(a)皮肤的断面图 (b)表皮扩大图,,,,2、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通过毛囊与皮脂腺 汗腺,主要途径,面积大,为被动扩散 其主要屏障:角质层(类脂特性); 非解离型脂溶性物质易透入, 水溶性物质和解离型分子不易透入,少重金属、磺胺类、皮质激素类、脂溶性维生素等可透过很少,大分子药物可透过,透过完整表皮,(二)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dQ/dt=KCDA/T式中,dQ/dt 为达到稳定时的药物透皮速率; K 为药物皮肤/基质分配系数; C 为溶于基质中的药物浓度; D 为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 A 为给药面积; T 为有效屏障厚度,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1、皮肤的条件,(1)应用部位:耳后>腋窝>大腿上部内侧>颅>脚背>前下臂>足底. (2)年龄性别:婴幼儿>青壮年(女性)>男性>老年人. (3)皮肤状况:病变、破损皮肤>正常皮肤>角质层增厚皮肤. (4)皮肤的温度及湿度:水合作用增加穿透力 温度增加,吸收也增加 。

      另外酶降解、蓄积,2、药物的理化性质,(1)溶解特性与分子形式:脂溶性大的药物易于透过角质层,分子型>解离型 (2)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小的易于透过;>600较难透过 (3)药物的浓度:浓度高易透过 ; (4)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分散度大,透过率高; (5)药物油水分配系数KO/W:KO/W大, 易穿透,但KO/W过大又下降;,3、基质的性质,(1)基质的类型:O/W型>W/O型>凡士林+羊毛脂>动物 脂>植物脂>凡士林 (2)基质pH:使药物呈非解离(分子型)易于透皮 可据药物pKa调节基质pH使药物成分子型表皮内pH4.2~5.6,真皮内pH7.4左右 (3)基质与药物的亲和力:亲和力小易于药物释放 (4)对皮肤水和作用的影响:油脂性强的基质促进皮肤水和,利于药物透皮4、附加剂,(1)表面活性剂 :增加吸水性与可洗性,有助于药物分散与穿透如吐温等(CMC以下,否则药物被增溶在胶团中,不易释放 ) (2)穿透促进剂:对皮肤的直接化学作用:作用于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干扰脂质的有序排列,流动性增加,降低皮肤屏障作用常用品种: AZONE(氮酮)、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乙酰胺(DMA)、 丙二醇、油酸、亚油酸、萜烯类挥发油等。

      系指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一类物质能增加局部用药的渗透性,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氮酮,药典收录不溶于水,能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刺激性、毒性小对亲水性药物的渗透作用强于亲脂性药物有效浓度1~6%,最佳浓度应根据实验确定氮酮起效较慢,与其他促进剂合用效果更佳,如丙二醇、油酸等 5、其它影响因素,涂抹面积、时间、气温等,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 1. 软膏剂定义,软膏剂(ointment):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油脂性软膏常称为油膏 乳剂型软膏也称为乳膏(creams) 应用:保护、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 少数软膏中药物经皮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2. 软膏剂质量要求: ①均匀,细腻,软滑,稠度适宜 ②易涂布皮肤或粘膜 . ③药物释放,穿透性较好. ④无刺激性,过敏性. ⑤性质稳定,无配伍禁忌,长期贮藏不变质.必要时可加适量防腐剂或抗氧剂 ⑥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二、软膏基质,基质是软膏的赋型剂,药物的载体,制备优良软膏的关键 基质要求 ①具有适当稠度,润滑,无刺激性;②性质稳定,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发生配伍禁忌;③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④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⑤易清洗,不污染衣物。

      分类: 油脂性水溶性乳剂型(W/O,O/W),(一)油脂性基质,1、特点: 润滑、无刺激性,理化性质稳定,很少单独应用 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可保护、软化皮肤, 但油腻吸水差、不易洗除,释药性差,,2、应用:适用于遇水不稳定药物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3.分类 : 动、植物油脂 烃类 类脂类,(1)油脂类动植物油(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类): 豚脂 、麻油、棉籽油、花生油等多与峰蜡配伍制成单软膏基质 光、氧、高温下易酸败,应加防腐剂,氢化植物油:植物油与氢起加成反应而成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 2)类脂: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化合而成的酯类有乳化作用,可吸收较多量的水,淡黄色粘稠半固体,溶于油 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吸收本身重量150%左右的水,而形成W/O型乳剂常与凡士林合用,室温固态,调节稠度,羊毛脂(wool fat),蜂蜡(beeswax) 鲸蜡(spermaceti) 虫白蜡 (cera chinensis),(3) 烃类凡士林 (vaselin)石蜡 (paraffin)4、硅酮类(silicones) 二甲硅油 (硅油),石油分馏得到液体烃与固体烃的半固体混合物,分为黄、白两种, 性质稳定、无刺激性, 吸收本身重量5%的水分(加羊毛脂、表面活性剂提高吸水性 ),分固体和液体石蜡两种, 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润滑作用好,防护性好 对皮肤无刺激,对眼有刺激。

      举例:1.眼影膏(单位g) 白凡士林 13 滑石粉 10.0二氧化钛 10.0 液体石蜡 30.0 群青 15.0 羊毛脂 5.0 微晶蜡 15.0 羊毛醇 2.0 抗氧剂 QS 防腐剂 QS,适量,白色,衬托群青,胆固醇三萜醇,吸收更多水,例2.白色软膏 无水羊毛脂 50g 白蜂蜡 30g 白凡士林 至100g,(二)乳剂型基质,是由水相、油相借乳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乳化而成的半固体基质类型 :O/W(雪花膏,能与大量水混合,色白如雪 ,油腻性,易洗除但易干燥、发霉 )W/O(冷霜,能吸收部分水分,水分蒸发时有缓和冷却的作用油腻性小 ),1、特点: 对油、水都有一定的亲和力,药物的释放、透皮吸收较快,不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 稠度适中,易涂布,易洗除,对皮肤有保护作用 需加防腐剂(尼泊金类,氯甲酚.三氦叔丁醇 )、保湿剂(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用量5-20%),2、应用: 适用多数药物,不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和皮肤骚痒症 O/W型有“反向吸收”,不适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及脓疱症。

      O/W与W/O型乳剂基质的比较,不同点 O/W W/O 油腻性 无 有 洗除性 极易 较易 与水混合性 好 不能但吸收水份 润滑性 差,含水量高 好,含油较多久用有干燥感 释药 快,穿透性好 较慢 渗出物创面应用 易引起炎症加重 能用 相同点: 含水,久贮易霉败.需加防腐剂,保湿剂3、组成(与乳剂相似) (1)水相(2)油相,水、可溶于水的成分, 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 防腐剂(尼泊金类、三氯叔丁醇、山梨酸),油脂性基质、 半固体、固体物质 常用品种: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液状石蜡、凡士林(调节稠度),(3)乳化剂 肥皂类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1.一价皂(O/W型) 形成的基质易被酸、碱、钙等离子或电解质破坏 例:三乙醇胺+硬脂酸三乙醇胺皂 2.多价皂(W/O型) 脂肪酸的钙、镁等高价金属盐。

      1.高级脂肪醇 十六醇、十八醇(W/O型,乳化作用弱,辅助) 2.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O/W型,一价皂:油酸、硬脂酸与钠、钾、三乙醇胺等碱形成的皂—新生皂法.作用原理:以钠、钾、硼酸盐,碳酸盐等无机碱或三乙醇铵有机碱与部分硬脂酸和油酸作用而生成新生O/W型为乳化剂.未皂化的硬脂酸被乳化形成分散相,并可增加基质的稠度用时水分蒸发后留有一层硬脂酸薄膜而具保护作用 碱类选择:三乙醇胺为佳.碱性低成品细腻,光泽好;KOH其次:成品软,光泽,细腻;碳酸盐易产生气泡;NaOH成品较硬;硼酸盐易产生颗粒吐温与司盘类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 -O/W型乳化剂,W/O辅助乳化剂; 与一价皂合用,在O/W型中增稠剂,Tweens-20、60、80(O/W型) Spans-40、60、80(W/O型)等,平平加O、卖泽52、乳化剂OP,柔软剂SG等,O/W型乳剂基质举例 处方一:雪花膏(单位g) A.硬脂酸 300 B.液体石蜡 250 C.石蜡 250 D.三乙醇胺 80ml E.甘油 200m F.硼砂 2 G.尼泊金乙酯 1 H.蒸馏水 920ml,[制法]:取A、B、C水浴至80℃熔化,另取F、G溶于E、H中,加入D水浴加热至同温并混匀,然后将前液加入后液中,边加边搅拌至冷凝。

      O相,并与D、F生成铵皂与钠皂O/W乳化剂 O相 O相 与A生成铵皂O/W乳化剂 水相,保湿剂 水解成硼酸与NaOH,后者与A生成钠皂为O/W乳化剂 防腐剂 W相,处方二: 硬脂酸150克 甘油单硬脂酸30克 凡士林100克 氢氧化钾5克 甘油100克 尼泊金乙酯1克 蒸馏水加至1000克,部分硬脂酸油相,部分硬脂酸+ROH皂化成硬脂酸钾为乳化剂 油相,辅助乳化剂,可使乳化剂稳定. 油相,可改善外观,稠度,粘性 与硬脂酸成一皂价,为乳化剂 水相, 保温剂 防腐剂 水相,处方三:亲水基质: 处方: 硬脂醇(十八醇) 250g 增稠剂、稳定剂 白凡士林 250g 油相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乳化剂 (或用吐温-80) 丙二醇 120g 水相,保湿 尼泊金 0.4g 防腐剂 蒸馏水 330g 水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