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加皮与香加皮区别要点.docx
3页五加皮与香加皮区别要点 :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又称南五加皮、刺五加皮,是临床常用的祛风湿、强筋骨之药香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虽然两者为不同科属的植物,但因其药用部位、成品性状、 作用有些相似, 临床上又习惯称五加皮和香加皮为“南五加”和“北五加”,所以有些地区出现了混淆,甚至代用等现象,这是极错误的因为香加皮有毒,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参阅有关资料论述了五加皮与香加皮的性状、显微、成分、理化及应用区别,并做实验比较,现将其区别要点简述如下,供鉴别时参考一、五加皮(南五加皮、刺五加皮)与香加皮 (北五加皮、香五加皮) 临床应用区别:1、五加皮 ( 南五加皮、刺五加皮)【药用】五加科小灌木系住五加【性味与归经】辛、苦归肝,肾经功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消肿临床应用】①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 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②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③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处方用名】五加皮、南五加皮(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3 —10克),煎服2、香加皮( 北五加皮、香五加皮)香加皮 性味辛苦温, 有毒 用于治疗风寒湿痹, 腰膝酸软 更长于利水,用于治疗水肿(尤宜用于心衰性水肿),小便不利临床用量为 3〜6g,内服 宜慎,不宜过量五加皮、香加皮虽然均具有祛风湿之功效,但由于来源不同,其性状和作用等均有很大的差异二、五加皮和香加皮鉴别要点:气味不同,香加皮有特异香气,而五加皮无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是临床常用的祛风湿、强筋骨之药香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虽然两者为不同科属的植物,但因其药用部位、成品性状、作用有些相似,临床上又习惯称五加皮和香加皮为“南五加”和“北五加”,所以有些地区出现了混淆,甚至代用等现象,这是极错误的因为香加皮有毒,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参阅有关资料论述了五加皮与香加皮的性状、显微、成分、理化及应用区别,并做实验比较,现将其区别要点简述如下,供鉴别时参考1 性状鉴别① 五加皮 : 呈不规则卷筒状。
外表灰棕(褐)色,有横向的长圆形皮孔,扭曲纵纹内表面黄白(灰黄)色,有细纵纹,断面折断略平坦放大镜下可见浅黄棕色小点(树脂道)气微香,味微辣而苦②香加皮 : 呈卷筒状、槽状外表面灰(黄)棕色,栓皮呈片状脱落内表面黄白色或浅红棕色,有细纵纹,断面易折断,不整齐浓厚的特异香气,味苦,稍有麻舌感2 显微鉴别(粉末)① 五加皮: 草酸钙簇晶较多,排列成行,有时含晶细胞连接,树脂道碎片易见无色或黄色油脂状分泌物,木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②香加皮 草酸钙方晶少数, 石细胞壁厚, 腔小, 孔沟明显 乳汁管易见,含无色油滴状物,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3 成分区别①五加皮: 根皮含挥发油和树脂,油中主成分为 4- 甲基水杨醛,此外尚含鞣质、棕榈酸、亚麻酸及维生素 A 及 B1 等② 香加皮 根皮含十余种苷类化合物,有强心苷杠柳毒苷和杠柳皂苷K、H、E,尚含有香气成分4-甲基水杨醛等4 理化鉴别:取两种药材的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灯下观察香加皮的浸出液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加氢氧化钠试液,产生黄绿色荧光而五加皮的浸出液无此反应,以资区别三、植物形状区别:1、刺五加皮①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两季采挖,剥取 根皮,晒干。
药材性状:呈长筒状,多为双卷,少数为片状,筒径 0.3〜1cmi厚约 0.2cm; 外表面灰褐色,有纵向稍扭曲的竖沟及横向长圆形皮孔,内表面淡灰黄色或灰黄色;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灰白色;气微香, 味微辛而苦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②五加皮性味辛苦温,主入肝肾二经既善祛风寒湿邪,又能补肝肾, 强筋骨为治疗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还能利水、治水肿、脚气浮肿临床用量为5〜9g③主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用量4.5 〜9.0g2、香加皮:①香加皮来源于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剥去根皮, 晒干药材性状:呈卷筒状或梢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直径1〜2cmi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 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 有特异香气,味苦本品有毒,功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腰膝 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用量3〜6g②香加皮 性味辛苦温,有毒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酸软更长于利水,用于治疗水肿(尤宜用于心衰性水肿),小便不利临床用量为3〜6g,内服宜慎,不宜过量。
四、管理要点:香加皮按有毒药材管理① 2005 年版《中国药典》将其列为两种药材,香加皮属有毒药材,其用量和五加皮也不同,故在使用管理中,应严加区别②《中国药典》1977年版均将二者分别收载,亦说明它们的作用不同, 不可混用,因此,建议药剂人员将二者分放,决不能混用、代用,以确保临 床用药安全、准确、有效《中国药典》 1977 年版均将二者分别收载,亦说明它们的作用不同,不可混用,个别药房代用和混用中毒者屡见不鲜因此,建议药剂人员将二者 分放,决不能混用、代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准确、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