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
14页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带解析)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1卷 (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出一个均记0分)3.(2012山东潍坊3分)某班6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的成绩如下(单位:分):75,95,75,75,80,80.关于这组数据的表述错误的是【】.A.众数是75 B.中位数是75 C.平均数是80 D.极差是20【答案】B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的概念逐项分析:A.75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75,A正确;B.把数据按大小排列为:75,75,75,80,80,95,中间两个数为75,80,所以中位数是77.5,B错误;C.平均数(75+95+75+75+80+80)6=80,C正确;D.极差是95-75=20,D正确4.(2012山东潍坊3分)右图空心圆柱体的主视图的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从正面观察物体可以发现:它的主视图应为矩形,又因为该几何体为空心圆柱体,故中间的两条棱在主视图中应为虚线。
故选C5.(2012山东潍坊3分)不等式组2x+3>53x2<4??-?的解等于【】.A. 11 C.x<2 D.x<1或x>2【答案】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无解)因此,解2x+3>5得,x>1;解3x-2<4得,x<2,∴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6.(2012山东潍坊3分)许多人由于粗心,经常造成水龙头“滴水”或“流水”不断.根据测定,一般情况下一个水龙头“滴水”1个小时可以流掉3.5千克水.若1年按365天计算,这个水龙头1年可以流掉【】千克水.(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3个有效数字)A.3.1104 B.0.31105 C.3.06104 D.3.07104【答案】D考点】科学记数法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在确定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
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因此3.524365=30660=3.066104≈3.071047.(2012山东潍坊3分)已知两圆半径r1、r2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B .内切C .外切D .外离【答案】C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分析】首先解方程x 2—7x +10=0,求得两圆半径r 1、r 2的值,又由两圆的圆心距为7,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 ,两圆半径r 1、r 2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即可得出两圆位置关系:∵()()212x 7x 100x 2x 50x 2x 5-+=?--=?==,,∴两圆半径r 1、r 2分别是2,5∵2+5=7,两圆的圆心距为7,∴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切故选C 8.(2012山东潍坊3分)已知矩形ABCD 中,AB =1,在BC 上取一点E ,沿AE 将ΔABE 向上折叠,使B 点落在AD 上的F 点,若四边形EFDC 与矩形ABCD 相似,则AD =【 】.A .51-B .5+1C . 3D .2 【答案】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分析】∵矩形ABCD 中,AF 由AB 折叠而得,∴ABEF 是正方形又∵AB =1,∴AF = AB =EF =1设AD =x ,则FD =x -1∵四边形EFDC 与矩形ABCD 相似,∴EF AD FD AB =,即1x x 11=- 解得115?x =+,215x =-(负值舍去) 经检验115x 2+=是原方程的解故选B 9.(2012山东潍坊3分)轮船从B 处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300方向匀速航行,在B 处观测灯塔A 位于南偏东750方向上,轮船航行半小时到达C 处,在C 处观测灯塔A 位于北偏东600方向上,则C 处与灯塔A 的距离是【 】海里.A.黑(3,7);白(5,3) B.黑(4,7);白(6,2)C.黑(2,7);白(5,3) D.黑(3,7);白(2,6)【答案】C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分别根据选项所说的黑、白棋子放入图形,再由轴对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A、若放入黑(3,7),白(5,3),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旗也是轴对称图形;B、若放入黑(4,7);白(6,2),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旗也是轴对称图形;C、若放入黑(2,7);白(5,3),则此时黑棋不是轴对称图形,白旗是轴对称图形;D、若放入黑(3,7);白(6,2),则此时黑棋是轴对称图形,白旗也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C11.(2012山东潍坊3分)若直线y=-2x-4与直线y=4x+b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b的取值范围是【】.A.-48 D.-4≤6≤8【答案】A考点】两条直线相交问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联立y=-2x-4和y=4x+b,求解得交点坐标,x和y的值都用b来表示,再根据交点坐标在第三象限表明x、y都小于0,即可求得b的取值范围:由y2x 4y4x b=--??=+?解得b4x ?6b8y3+?=-???-?=??∵交点在第三象限,∴b40 ?6b83<<+?-???-???,解得b4?b8><-???∴-4<b<812.(2012山东潍坊3分)下图是某月的日历表,在此日历表上可以用一个矩形圈出33个位置相邻的9个数(如6,7,8,l3,14,l5,20,21,22).若圈出的9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为192,则这9个数的和为【】.A.32 B.126 C.135 D.144【答案】D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由日历表可知,圈出的9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总为16,又已知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为192,所以设最大数为x,则最小数为x-16。
∴x(x-16)=192,解得x=24或x=-8(负数舍去)∴最大数为24,最小数为8∴圈出的9个数为8,9,10,15,16,17,22,23,24和为144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5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3分)13.(2012山东潍坊3分)分解因式:x3—4x2—12x= ▲ .【答案】x(x+2)(x-6)考点】提公因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分析】因式分解常用方法有① 提取公因式法;② 应用公式法;③ 配方法;④十字相乘法等由题目特点,先提取公因式x,然后利用十字相乘法求解即可求得答案:x3-4x2-12x=x(x2-4x-12)=x(x+2)(x-6)14.(2012山东潍坊3分)点P在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上,点Q(2,4)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答案】8y=x考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利用点Q(2,4),求出P点坐标,将P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点Q (2,4)和点P 关于y 轴对称,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P 点坐标为(-2,4)。
将(-2,4)解析式k y=x 得,k =xy =-24=-8 ∴函数解析式为8y=x- 15.(2012山东潍坊3分)方程6660=0x+3x-的根是 ▲ . 【答案】x =30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方程的两边都乘以x (x +3)得出66x -60(x +3)=0,求出这个方程的解,再代入代入x (x +3)进行检验即可:6660=066x 60x 3066x 60x 18006x 180x 30x+3x-?-+=?--=?=?=() 检验:把x =30代入x (x +3)=990≠0,∴原方程的解为x =3016.(2012山东潍坊3分)如图所示,AB =DB ,∠ABD =∠CBE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 , 使ΔABC ≌ΔDBE . (只需添加一个即可)【答案】∠BDE =∠BAC (答案不唯一)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开放型分析】根据∠ABD =∠CBE 可以证明得到∠ABC =∠DBE ,然后根据利用的证明方法,“ASA ”“SAS ”“AAS ”分别写出第三个条件即可:∵∠ABD =∠CBE ,∴∠ABD +∠ABE =∠CBE +∠ABE ,即∠ABC =∠DBE 。
∵AB =DB ,∴①用“ASA ”,需添加∠BDE =∠BAC ;②用“SAS”,需添加BE=BC;③用“AAS”,需添加∠ACB=∠DEB17.(2012山东潍坊3分)下图中每一个小方格的面积为l,则可根据面积计算得到如下算式:1+3+5+7+…+(2n-1)= ▲ .(用n表示,n是正整数)【答案】n2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分析】由图可知:当k=1时,面积为12=1;当k=2时,面积为1+3=22=4;当k=3时,面积为1+3+5=32=9;当k=4时,面积为1+3+5+7=42=16;当k=n时,面积为1+3+5++(2n-1)=n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9分解答要写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2012山东潍坊9分)如图,三角形ABC的两个顶点B、C在圆上,顶点A在圆外,AB、AC分别交圆于E、D两点,连结EC、BD.(1)求证:ΔABD∽ΔACE;(2)若ΔBEC与ΔBDC的面积相等,试判定三角形ABC的形状.【答案】(1)证明:∵弧ED所对的圆周角相等,∴∠EBD=∠ECD,又∵∠A=∠A,∴△ABD∽△ACE2)解:△ABC为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S△BEC=S△BCD,S△ACE=S△ABC-S△BEC,S△ABD=S△ABC-S△BCD,∴S△ACE=S△ABD又由(1)知△ABD∽△ACE,∴对应边之比等于1∴AB=AC,即△ABC为等腰三角形考点】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出∠EBD=∠ECD,再利用∠A=∠A,得出△ABD∽△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