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榨镇(you zha zhen)政区xian概况档 (3).doc
5页油榨镇(you zha zhen)政区概况名称来历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建村,最初有几户人家,开榨油坊,故称油榨村,因镇政府驻地油榨村而得名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8°14′~118°49′,北纬39°35′~39°58′,地处滦县东北部东与卢龙县隔河相望,北接迁安县,西邻东安各庄镇,南连古城街道办事处镇政府驻地油榨村,区号0315,邮政编码063702有102国道和京沈铁路、京哈高速从境内穿过,距滦县县城20公里,距唐山市区50公里,交通便利政区沿革 解放前属卢龙县,解放后属滦县三区,1954年建初级社,1956年建高级社,1958年由4个高级社联合成立油榨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建乡,1996年3月由原何庄乡、油榨乡合并为油榨镇2002年1月原郑庄乡划归油榨镇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马坊、望府台、白佛院、何家沟、油榨、石崖、孔庄、周寨子、董寨子、韩寨子、上康、下康、孙薛营、孙官营、侯庄、岳庄、何庄、孙官营、睢新庄、范庄、小张庄、迷谷、王官营一、王官营二、王官营三、王官营四、高各庄、北杨庄、贾营、肖庄、于家河、石梯子、前所营、郑庄、王庄、东柏店子、西柏店子、南柏店子、北柏店子、贡店子共39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4万人,非农业人口650人,另有流动人口1838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3785人,占51.83%;女性22103人,占48.17%,14岁以下8721人,占19.00%;15~64岁28458人,占62.26%;65岁以上8601人,占18.7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5372人,占98.85%;满族528人,占总人口的1.15%2011年人口出生率6.04‰,死亡率7.12‰,人口自然增长率-1.08‰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15千米,总面积88.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82.07平方千米,占93.05%;水域6.13平方千米,占6.9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58.39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全镇地形以山区为主山区77.27平方千米 ,占辖区总面积87.6% 气候 油榨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闷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0.5℃,最冷在1月,平均-6.5℃;最热在7月,平均25.3℃年平均降水量为680.2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75天,初霜期一般为10月12日,终霜期一般为4月20日。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山脉大多为东西走向,矿藏主要以铁矿为主,已探明储量1.1亿吨以上,另有少量云母、长石滦河沿北面、东面通过,形成东部的冲击扇,水资源比较丰富,土壤以沙性土壤为主,中西部是山地经济概况农业 耕地面积 6.4亩,人均1.5亩,以种植花生、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占镇内生产总值的2.63%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4453吨,其中玉米 21671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 2676吨,牧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末猪存栏13306头,出栏29943头,牛存栏8284头,出栏3263,羊存栏6908头,出栏7431头工业 全镇规模企业有地下铁矿、露天铁矿、铁选厂、球团厂、空心砖厂、电杆厂、水泥制品厂、服装加工厂等,2011年工业总产值26.0148,同比增长37.3%其中利税超2000万元的5家,分别是滦县迷谷铁矿、滦县首阳山联谊铁矿、滦县油榨镇杏山铁矿、滦县兴远矿业有限公司、滦县睢新庄铁矿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个体工商户1120 个,商业网点92个,从业人员2105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3亿元。
城乡集贸市场9个,年成交额1000万元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4895万元,其中国税3269万元,地税1625万元(含零散税收449万元)镇内有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的网点,各类存款余额6.02亿,比上年增长8%,贷款余额2000万,比上年增长2%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镇有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6处,文艺从业人员700余人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 1160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4657人,专任教师2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3所,在校学生1271人,专任教师 1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3个,门诊部(所)39个,有床位5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4张固定资产总值462.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4名,其中执业医师18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13 人39个行政村村民 98 %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8个,26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8%广播电视 2011年末共有12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共计3900户。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26户、37人,支出4.25万元医疗救助30人次,财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20人次,共支出21.5万元,比上年增长9.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36户,1340 人,支出124.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0人,支出79.5万元,比上年增长4.6%敬老院1家,床位50张,现有住院老人39人39个行政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2237人,参保率93%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有102国道、津秦铁路、迁曹铁路、京哈高速等,3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并且有3条线路的班车通往县城和市区,102国道的长途客车可直达唐山、天津、秦皇岛等地,交通十分便利邮政电信 镇区有邮政支局、有中国网通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各村都有移动公司的服务网点业务服务网点12个,交换机总容量4万门,固定用户0.8万户,普及率96%;移动用户2.7万户,互联网用户1万户供电 境内有电力所1处,可供全镇用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