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手机短信传播功能_1.docx
4页浅论短信传播功能 论文关键词:;短信文化;流行 论文摘要: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革命短信以“第五媒介”为载体,迅速介入人们的生活,影响到了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短信的流行现象入手,探析其流行原因、其在文化介质层面上的特点,对短信的文化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说明短信的流行不单单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它昭示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 纵观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进程,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每一种新媒介都会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介即是讯息”,马歇尔·麦克卢汉这一著名论断便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在20世纪末出现的,目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介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文化影响到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一、短信流行现象 1992年,当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尔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发送成功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当初这项由电信运营商为解决话费过高而推出的低廉文本信息的服务,这个看似非常小孩玩意的一个通讯交流的东西,竟会在多年后对人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甚至对政治都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随着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中国移动、联通先后大范围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05年全国短信发送量达3,046.5亿条,比上年增长39.9%2006年全年短信发送量达到4,296.7亿条,比前一年增长了41.0%,而仅在2007年3月,就发送了1,826亿条,比2006年12月增长了38.1%,这还不是在年节月份2007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5,921.0亿条,同比增长37.8%短信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但中国却是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彩信的进化,我国短信用户在2007年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拥有的5.47亿人口中使用短信业务的占到69.37%,中国的短信用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全部人口。
在2007年的春节除夕到初六7天的时间里,中国人就发出了152亿条节日短信北京市的短信统计数为7亿条,以常住人口1300万人计算,相当于每人发送50多条从1998年至今,十年的时间里,不管你愿意与否,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有可能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流行文化 互联网在40年前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今天日益普及的短信文化则似乎在悄然昭示着一场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2006年底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63.1%的被访者曾经使用向他人发送过短信,其中年轻人发送短信的比例高达89.0%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一族”已经成为短信这样一种新的文化方式的普遍接受者这注定了短信这场“全民文化运动”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年轻人的文化运动 二、短信流行的原因 著名文化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从消息树到尺素书简,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从到BP机,从电脑网络到移动,人类需求的多样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次次推动了信息传播工具的革命,从而推动了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
从这样的背景来看,短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正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灵巧而热情地在70个字的空间里享受到信息传播的乐趣 (一)技术方面 短信更加便捷,无需任何其他的附加设备,也不受相应地理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有一部在电信信号的覆盖区域内就可以随心所欲接发短信了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是短信迅速流行膨胀的根本因素 短信突破了目前中国的消费价格壁垒,无论是自身的价格还是发送信息的费用,在一般意义上说都是最普通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短信用户使用短信是因为短信更为便宜短信一般为0.1元/条,而话费市内一般为0.2元/分钟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不接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高于其他沟通方式了 (三)短信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1、短信是无声传播,比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对第三者的干扰,因此短信具有更强的私密性,使意外的信息扩散被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飞信”业务(点对众)更加凸显了短信文化对人际交往圈的影响,加入了“飞信”业务,使用者就可以利用PC端对加入的所有用户进行实时短信群发,短信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3、短信沟通实现了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对方可能会关机,可能会不接,也可能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效率也要高于联系,这也是短信文化更为流行的原因 4、短信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传播方式受儒学影响的东方文化模式,尤其是作为儒学发源地的中国,比起西方族群更多地也更乐于采纳间接传播的人际传播模式儒学关于考虑别人、考虑合适的人际关系的传统使那些能给彼此留面子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发展间接传播有助于避免遭对方拒绝或彼此有分歧的尴尬场面,而使相互关系和双方的面子都保全下来 (四)从用户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 追捧青睐短信的消费者更多的是青少年一族——“拇指一族”从短信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上来看,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这种时尚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三、短信的内容与功能 限于技术条件,目前多数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限制为160个英文字符,或者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70个汉字),为了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信息量,追求传播效率的最大化,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成为短信文本最显著的特征,这也刚好与现代社会快速、便捷的需要相适应。
尽管短信文本篇幅短小,但其涉及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的调查显示,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是问候语、闲聊、正经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话,比例分别占到被访者的66.5%、60.1%、59.6%和51.2%另外,工作沟通、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等内容发送比例较少根据短信内容的目的与用途,笔者将短信内容分为幽默风趣类、结朋会友类、节日祝福类、谈情说爱类、工作沟通类以及新闻、财经、气象等信息服务短信等几大类别 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但又怕说了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可我控制不住,还是想说:借点钱!”“老师:请同学们用‘况且’造句某同学立刻举手站起来说:过年了,村里的戏班响起了‘况且、况且’的声音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经历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则由被人恋爱的惊喜到篇尾的陡然被嘲弄,一驰一张完成幽默美感的渗透第二则运用孩子的童真和摹拟的谐音给人增添笑料,创作完全撷取身边素材,没有多少雕刻的痕迹短信的共享性与其传递的便捷化,使幽默迅速在人们之间传播。
短信正成为中国人娱乐色彩最浓的方式之一 通过发送爱情短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情爱方式中国人是很讲究面子的,因此,很多事在公开场合,在口头上很难表达出来,譬如说一些情话,譬如说一些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短信这种传输方式,改变了人类语言一定要通过嘴巴的传统方式,利用点对点的直接交流,使许多不易出口的话通过手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沟通的目的问问现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哪个没在短信里给情人发送过绵绵情话呢? 除了幽默短信和爱情短信之外,节日祝福短信是广泛流传的另一种短信文本。
我们常见的一则短信:“祝你在新年中,一帆风顺,人财两旺,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简单的数字成语把东方人节庆的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汉字比单词表达的意思更多,无需冠词和介词,没有单词的间隔,中文显得更为紧凑,这是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的特点的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短信时代的风韵 工作短信是比较少的正式的工作往来大多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方式来联系的,譬如公函、书信、短信这种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会削弱工作联系的正式性,亦显得过于随意,而不够严肃与郑重友情短信以幽默短信为主,也有一般的笑话与节日祝福问候其他内容的短信,如新闻服务、天气预报等商业性信息和公益性信息都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短信通讯方式的渐趋成熟,短信息快速去粗取精,以前所未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散发独特韵味,中国当代民间一种新兴休闲文化应运而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民说,短信文化是继网络文化之后,又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作为一种民间的语言,短信文本充分体现了民间的智慧,这都是在正式的新闻媒介上所看不到的短信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它将民间的、私下的、口头流传的文化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来,将文本传播的形式引领到一个与声像传播同等的平台参与了竞争,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短息具有如下功能: (一)短信具有交流信息的功能 短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传统的交流往往是要面对面的,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短信却可以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这也为那些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让他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短信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 一些相关数据为此提供了佐证:从零点调查公司的用户接受的短信服务内容来看,短信聊天游戏以57.1%的使用者比例位居首位,其次是笑话、幽默等娱乐信息(44.6%),再次是新闻、财经等信息(25.3%)和图片铃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