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调查报告3500字.docx
17页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调查报告3500字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调查报告[摘要]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因此,白色垃圾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关键字] 白色污染;危害;治理;研究[正文] 前言塑料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包装、塑料餐具杯盘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塑料进入广泛实用阶段,由于塑料具有很多优点:它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加工方便,质地轻巧,因此,一经问世,颇受欢迎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普及,曾被誉为“白色革命”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增高,塑料,这个昔日的宝物,而今却不得不一点一点失去它的地位。
07年10月中旬,英国《卫报》就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使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变成了现在的臭名远扬呢? 据悉,这些白色垃圾的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智利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路边,田间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气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家和土地,造成土地板结俄污染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恶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摄氏85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以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确实是实至名归” 1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 2杀塑料袋的城市20xx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韩国政府从19xx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xx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xx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 3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
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当代大学生应采取的具体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要大力宣传不环保的塑料袋带来的危害,广告上也要适当的宣传,学校里的小卖部也要减少使用塑料袋呼吁身边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共同来保护身边的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参考文献:【1】 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2】 《该怎样谈论境问题》【3】 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州学院学报【4】 陈大庆,《现代环境问题的六大特点》【5】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4第二篇: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5400字“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一、研究背景:据不完全统计,仅后白镇每年就要消耗数百万个塑料袋、数十万个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瓶在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自然受到了污染,环境遭到了破坏,大地在叹息,地球在哭泣,我们可爱的家园到处存在污染!“白色污染”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现在我们校园中垃圾问题也比较严重,有些班级没有正确处理垃圾的意识和方案,尤其是“白色污染”,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行动起来,宣传保护环境必要性的知识,希望有所改进二、研究目的意义:通过对我镇周边饭店、菜场及商家有关泡沫饭盒、方便袋使用的调查,结合上网等多种方式获取的知识,初步了解白色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同学们认识到正确对待白色污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识到研制新型便携工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力,社会交往能力、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三、研究方法: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村民,搜集有关信息四、研究人员分工:为了使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本活动采用了活动兴趣小组同学参与的组织办法,由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自愿组成研究小组,选择一个专题作为研究重点开展研究活动分工如下:主要成员:第一小组:李宇涵、孙畅、周航、李梦琪、白相瑞研究重点:塑料食品包装袋的危害研究第二小组:王雪晨、李秋民、任一帆、张琪、张晨研究重点:塑料食品包装袋的使用现状研究第三小组:吕璐、赵冉冉、郭雨婷、刘芳铭、孔文豪研究重点:对策研究五、研究过程:(一)第一阶段:塑料食品包装袋的危害研究活动开展以后,根据时间安排,同学们首先通过搜集、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使用塑料食品包装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同学们通过到图书馆借阅有关的书籍,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搜寻资料同学们分几次上网查询,访问了“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天津科普网”、“中国环保商务网”“上海环境热线”等多个环保网站,结果找到了较多的资料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全班交流,并对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二)第二阶段:塑料食品包装袋的使用现状研究地点:苗山集贸市场同学们选择苗山集贸市场为样本,调查在该市场中塑料食品包装袋的使用情况。
采用分类随机抽样的办法对市场里各摊位每天使用塑料食品包装袋的情况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并随机采访买菜人三)第三阶段:对策研究及宣传倡议这一阶段,同学们首先从网上了解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国内其他城市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然后针对我们生活中如何消除塑料食品包装袋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撰写小论文同学们围绕“新型菜篮子”这一方向,开展了小发明,小制作活动通过确立“环保记心中--身边的环保”;“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社区环保和“我爱地球妈妈--全球环保意识”的递进式环保教育目标和系列化的环保活动六、研究结果:(一)问卷调查结果:1、白色污染为什么会如此猖獗呢?这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在我国,用了就扔的“一次性使用”物品一天天增多,最常见的就是快餐饭盒、方便袋为此,我们对学校餐厅使用快餐盒、方便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不论是买菜,还是买饭,或其他商品,卖家一律用塑料袋包装我们对一周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抽样作了统计,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