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答案]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 4单元测试题.doc
9页九年级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化 学 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 Cl-35.5 K-39 Cu-64 Ag-108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石器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溶解固体 D.过滤4.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氮气(N2) D.氧气(O2)5.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
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物呼吸 B.酿造米酒 C.食物腐败 D.红磷燃烧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8.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9.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产生绿色火焰 B.铁丝: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带:火焰呈淡蓝色 D.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2.“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电解水:2H2O2H2↑+O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H2+CO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CO+3H213.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化合物 C.都是氧化物 D.都含有氧分子1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0分)16.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太多,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外界空气进入瓶内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17.化学上把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18.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属于单质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三、填空题(共20分)19.(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氧气、水、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提供的气体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20.(3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 2个铁原子________ (2) 4个氢分子________ (3) 5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 21.(5分)右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在右图中完成有关填空:(2)根据空气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四、简答题(共21分)24.(5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后填空族周期Ⅰ011 HⅡⅢⅣⅤⅥⅦ2 He23 Li4 Be5 B6 C7 N8 O9 F10 Ne311 Na12 Mg1314 Si15 P16 S17 Cl18 Ar(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硫元素在第 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氟元素与表中的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表中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是 元素25.(3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甲图乙图+++光ABCDEDC (1)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上述物质中,D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3)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26.(6分)A~H都是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⑴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D、 G、 F、 ⑵ 写出H和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分)27.(7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 操作达到2)生活中可以采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6)请你说出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 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28.(11分)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⑴ 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⑵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在实验时,小强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图二 小强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2分)(3) 要检验如右图二的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是: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