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171中学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北京171中学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右图中的纳米比亚气候干燥,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南北延伸1900千米,但沿海地区却多浓雾天气完成11、12题11.造成纳米比亚沿海海雾大而不散的原因是:①下垫面温度偏低,形成逆温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湿度增大 ③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水汽充足 ④对流运动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⑤沿岸寒流经过利于水汽凝结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12.图中甲海域冬、夏季节渔获量的差异及原因是A.夏季多于冬季,离岸风使上升流增强 B.夏季多于冬季,光热充足鱼类生长快C.冬季多于夏季,入海河流营养盐类多 D.冬季多于夏季,暖寒流交汇处饵料多参考答案:B A11.纳米比亚沿海的热带气候条件和海域寒流流经的影响,海域上空水汽较多、寒流的降温作用、逆温扩散条件差,使当地海雾大而不散12.甲海域夏季受南移的东南信风影响,离岸风增强了海域的上升流,饵料增多、鱼类增多 2.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21-22题21.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22.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省 B.四川省 C.海南省 D. 河南省参考答案:21-22 CD3.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10. 河流ab段的流向为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11.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参考答案:10. B 11. D试题分析:10. 河流在山谷处,是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50m等高线向北(上)凸,可知该处河流是从北(上)向南(下)流,因此ab段是由a流向b,即从东南流向西北11. 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崖处重叠等高线最高值是250米,断崖顶部E点海拔在250-300米之间,所以D正确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4. 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3. 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14.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参考答案:13. A 14. B【13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故A项正确。
14题详解】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数量较多,鸟粪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较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较多,对降温影响最明显,故B项正确5. 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参考答案:D6. 2009年10月19日,我国由南非驶往印度的货轮“德新海”轮遭到了索马里海盗的劫持,出事地点已确定,我国组织了护航编队前去解决问题,事发地点的确定和护航舰的调派可能利用到的现代技术分别是( )A.RS和GIS B.GPS和GIS C.RS和GPS D.GPS和RS参考答案:B7.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左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右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关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B. 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C. 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 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20. 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B.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C.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D.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参考答案:19. D 20. C19.图甲所示地区位于祁连山北麓,该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属内流河,A错误山麓地带沙砾是河流沉积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B错误古诗描述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错误图示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区,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D正确20.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阳脸”为阳坡,水分条件较差,C对,D错坡度、土壤肥力不是林地、草地差异的主要原因,A错 “阳脸”临青藏高原,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B错8.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3-14题参考答案:C D9. 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读“3S技术的综合运用图”(图2),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3-4题3.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各个圆的重叠部分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④和① B.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③C.乙部分可掌握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以及分析水灾损失 D.丙部分可以用来判断火势蔓延方向,获取火场精确位置2,4,6 4.某兴趣小组要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公交布局进行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运用了GIS系统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图层 ②交通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水系图层 ⑦管网图层 ⑧城市图层 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⑦C.②④⑤⑧ D.⑤⑥⑦⑧参考答案:3.C 4.C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23. 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是A. 大理岩 B. 玄武岩 C. 页岩 D. 石灰岩参考答案:22. C 23. A试题解析:【22题详解】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运动根据其运动规律,沉积岩、岩浆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③为变质作用,选C23题详解】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特性大理石为变质岩,B为岩浆岩,C、D为沉积岩,选A11.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答案:D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否 A、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C、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D、GIS技术可分析、处理GP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参考答案:B13.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15~16题: 甲产业乙产业丙产业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北京(39%)、广东(26%)上海(35%)、广东(28%)、江苏(20%)15、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16、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参考答案:B A14.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28~30题 28.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29.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30.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参考答案:C D C15. 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光照较强 B.风沙大 C.冬季寒冷 D.雨水多参考答案:C16. 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气温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气温取某日平均气温)图1中小区1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高于小区2图2中小区3风速大于小区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3. 据图文可知,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是( )①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②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那么它反射到大气中的热量就越多。
③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少,其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就越少④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那么空气直接吸收的热量就越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据图文可知,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是( )①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正相关 ②风速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 ③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④“热岛效应”越强,风速越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参考答案:13. A 14. C【1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