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下册9.1溶液的形成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pdf
8页1 课题 1《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4 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 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地方法,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 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 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教学难点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实验探究,讲练结合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相关实验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问题:喝过雪碧、可乐吗,啥味道?喝过纯净水吗,啥味道?结论:生活中的液体多数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下面我们重复两个生活中的实验实验探究1】食盐、蔗糖溶于水的情况步食盐加蔗糖加2 【解释】从微观角度分析--------思考】我们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只要条件不变,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每种液体都没有沉淀析出如此,你能给溶液一个定义?一 、溶液:1.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如食盐、蔗糖等3.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如水(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中)质量关系】 m(溶质)+ m (溶剂) = m (溶液)【讨论】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溶剂溶质氢氧化钠溶液水氢氧化钠食盐水水食盐硫酸铜溶液水硫酸铜碘酒酒精碘【实验探究2】骤入水中入水中现象食盐消失在水中蔗糖消失在水中结论蔗糖、 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混合物质量关系m (食盐)+ m(水)=m(食盐水) m(蔗糖)+ m(水) = m(蔗糖水) 溶液的特征: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思考】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很难洗去,解决的方法有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知能应用巩固小3 结【步骤及形象】 1 2 3 4 编号溶剂溶质现象1 水碘几乎不溶解2 汽油碘溶解3 水高锰酸钾溶解4 汽油高锰酸钾不溶解二、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实验探究3】乙醇溶于水实验步骤】 取少量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乙醇,观察现象溶剂溶质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结论以下三种: 可以用肥皂水洗;可以用洗衣粉洗;可以用汽油洗。
用谁洗效果更好呢?【结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这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不同思考:看来衣服上的油滴用汽油洗效果更好;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弱、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前边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么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诊断评价作业布置与预习提纲4 现象形象现象水乙醇分层不分层不分层震荡前分层说明乙醇密度小于水,最后不分层说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1. 液—液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2. 通常:有水时,水无论多少都是溶剂,3. 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提问】 同学们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如汽水等实验现象:溶质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加溶质后水的温度/ ℃NaCl 24 24 NH4NO3 24 17 NaOH 24 57 实验结论: NaCl 溶于水没有现象;5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汽油可以把衣服上的油脂洗去,是汽油可以溶解油脂那肥皂水、洗涤剂也可以洗去油污,道理何在?【实验探究4】油脂怎样溶解在含有洗涤剂的水中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震荡前震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分层浑浊分层否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分层浑浊浑浊但不分层是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NH4NO3 溶于水时;NaOH 溶于水时实验分析: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是【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D)A 碘酒中的溶剂是水B 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形成紫色溶液 D 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质是氯化钠2.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B )6 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 NH4NO3 、 NaCl 、 NaOH分别溶于水时,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步骤: 1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2向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 、NH4NO3 、NaOH 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 , 溶液温度;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 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3.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4. 根据生活常识判断,下列物质与水作用能放出大量热的是()A. 白糖 B.味精 C.生石灰D.洗衣粉【基础训练】1. 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D.蔗糖2.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 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3. 试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溶液,说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4. 试从微观的角度说明溶质7 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 , 溶液温度;③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 , 溶液温度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我们也可以设计装置探究溶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只是不太准确而已这种方法叫做定性分析请看下面定性分析实验方案:在溶液中是怎样存在的,由此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 板书设计课题 1 溶液的形成一 . 溶液溶质溶剂二. 乳化教学札记本节内容较简单,学生当堂对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的较好,乳化和溶解的区别应让学生加深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