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常识”类试题创新设计.doc
6页高考历史复习“文史常识”类试题创新设计 【瓷器知识考查赏析】瓷器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部门,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几年高考对瓷器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了解青瓷、白瓷、青花瓷以及粉彩瓷器的相关知识;区别青瓷与秘色瓷、青花瓷与彩瓷;理解唐三彩对后代彩瓷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从近年高考情况来看,对瓷器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1.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春节.春联】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子”春联,源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 D、唐代宗时期3.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清明节】4.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五日或六日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A、懂得珍惜生命 B 、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C、增强环保意识 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5、“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个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综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6、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是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女儿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古代帝王祭月礼制、月下歌舞觅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遗俗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起义”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故事7、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8、《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这一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9、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A、祈祷姻缘美满 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长寿 D、期盼合家团圆【国庆节】国庆节,即国庆纪念日,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它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10、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美国― 7月4日 ―《独立宣言》B、法国― 7月16日―大革命爆发C、加拿大 ― 7月1日―《大不列颠北美法案》D、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经典,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11、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12、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A、四书五经 B、时事政治 C、诗赋 D、算术、法律【阴阳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资性的均属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资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资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13、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14、下列思想主张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是①董仲舒的新儒学 ②基督教教义 ③道教的《太平经》 ④朱熹的理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社会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15、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A 、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三字经】《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骇《三字经》被誉为“启蒙之冠”,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16、《三字经》中说到:“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 B、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C、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D、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倭患愈演愈烈【百家姓】 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的一位儒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是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称为《百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流传地域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17、在宗法制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可能出现在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18、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讳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的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皇帝的号】中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19、《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金榜】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20、与“金榜”有关的进士、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A、隋朝、唐朝、南宋 B、唐朝、唐朝、北宋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十二生肖】“生肖”,又称“属相”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每年一肖,十二种动物便以与干支中的十二个地支一一对应起来,顺序排列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用于记人的出生之月年21、“金猪去,玉鼠来,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厥,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鼠” 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念法主要有四种: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⑵帝王年号纪年法;⑶干支纪念法;⑷年号干支兼用法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22、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A、己丑年 B、辛丑年 C、戊戌年 D、甲午年23、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是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A、丙戍年 B、辛丑年 C、壬辰年 D、甲午年【国学】 国学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24、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史书体例】我国古代史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