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辅营销需要新思路.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辅营销需要新思路 龙源期刊网 教辅营销需要新思路 :张 苓 来源:《编辑之友》2022年第04期 中小学教辅市场是我国最大的图书销售市场,尤其是近几年,在一般图书经营困难的处境下,这个稳定而浩瀚的市场更成为众人争夺的焦点但是,由于社会形势的不断进展,教辅市场和教辅书本身在这两年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更相应的是,众多出版商在教辅的营销理念和方式上依旧延续着筹划经济体系的老套模式,对新形势不知如何适应,这就让教辅市场在近年来展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内容守旧、乱放折扣的局面如此一来,中小学教辅图书进入了一个微利而质差的恶性循环期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教辅市场的现状和现阶段教辅书的功能这两个问题,营销才能有的放矢,否那么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一、目前教辅市场的现状分析 1.中小学教辅图书的总需求不断下降,这一点在近几年变得越来越明显由于教辅书的需求主要有三大来源:学校举行的统一征订,教师推举或者学生、家长自购,其他添置其中,以学校统一征订为主要需求来源,这片面码洋数在大片面教导出版社中都要占到全部教辅码洋的70%以上。
统一征订是和学生数精细相关的,而从1994年开头,中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就呈直线下降趋势,这从教导部网站上公布的几个数据就能看出来小学的招生人数1994年是颠峰,为2537万,2022年已降到了1672万,下降了34%;在校学生人数,小学1997年是颠峰,为13995万,2022年已经下降到10711万,下降了23%初中招生人数2000年是颠峰,为2296万,2022年为1929万,下降了16%;在校学生人数2022年是颠峰,为6691万,2022年那么为5958万,3年时间即下降了11%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到2022年,小学在校生人数将从最颠峰时的13995万人,裁减到9650万人,裁减4345万,幅度约为1/3;初中在校生人数将从颠峰时的6691万人,裁减到5463万人,裁减1228万,幅度为18%12 假设按照小学平均每人50元/学期,初中90元/学期的教辅费用来估算,整个教辅市场将要比颠峰期裁减约70亿码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减量了当然,参照各地的一费制标准可知,在沿海等兴隆地区,学生每学期在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费用远远不止50元和90元的标准另外,从2022年开头试行的教材国家统一购买和2022年开头的教材循环使用,不仅使得教材的市场总量大幅下降,也使教辅市场的总体需求跟着下降。
2.与需求市场下降相反的是,在供应方面,教辅书的总供给量在大幅攀升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教材需求的下降使得教材出版社的利润锐减,而出版社要保持自己的盈利,必然选择大量出版教辅;而原先不出版教材的出版社,由于一般图书经营困难,也纷纷转向教辅市场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全国570余家注册出版社中,就有超过500家出版各类教辅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民营书商和图书工作室在暗地里以各种方式经营教辅书籍,使得这一市场呈现出爆炸式进展其二,现代科学技术在照排和印刷上的日新月异,让和编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互联网不仅让获取信息更为简朴,传递稿件也更加快捷,而直接用电脑写作还能节省很大一片面的编辑气力编辑们依靠强大的照排厂,仅通过两三次校样就能让 龙源期刊网 稿件颇具规模,还能通过或者邮件和做到实时沟通,实时修改因此,在编校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好多编辑一年的编辑字数能达成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3.教辅市场环境恶劣,竞争无序由于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相关,具有教导性、科学性、文化性和商业性等多重属性,教辅图书的重要性和编辑难度大大高于其他一般图书按理说,对出版此类图书的单位和个人理应有个严格的准入制度,以保证质量。
但是,我国至今不仅尚未对教辅图书有特意的质量规定,而且沿用的依旧是普遍图书的质量标准,对出版教辅的单位和个人也没有增设硬性的准入门槛虽然近几年教辅市场的混乱已经使得各地出版管理部门加强了抽查力度,但面对浩瀚如海的教辅种类,杯水车薪的检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在好多地方展现了劣币驱赶良币的现象,市面上鱼龙混杂,同质、盗版现象泛滥,统一征订导致的政府寻租现象在好多地区照旧严重,好多专业的教导出版社因此大量损失市场,教师、学生那么苦于找不着适合自己的教辅 供需冲突失衡,竞争惨烈,这些现状都说明,传统教辅市场已经进入了我们所说的“红海”而“红海”是一向存在的,并将始终是现实商业社会的一片面,我们不成能回避,也不成能放弃这就对教辅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要让教辅书更加质优物美,并能突破重围为师生家长们所知,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筹划经济时代营销等同于发货的老观念纵然早就不适用,靠高定价高折扣、低价倾销或者请客吃饭拉关系等等的低层次营销手段也该变一变了 二、教辅书籍的功能变化 在教辅市场强烈混乱的同时,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人们对教辅书籍的功能要求也正在静静静地发生巨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全国大片面地区都已开头使用新课标教材,教导部也加大了高中新课标的推进力度,北京、吉林等一些地区将比原筹划提前进入高中新课标的测验阶段可以断定,从小学到高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才能、情感态度和实际动手操作才能为目的的新课标教材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广泛全国虽然新课标下的中考、高考对于学识的难度与深度要求有所降低,但涉及的学识面更广,更加偏向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都要有对比丰富的配套学习资源,而传统的同步练习类教辅在学识的丰富性上对此往往无能为力 2.新课标强调学生中心论,看法因材施教,关切学生在不同时段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目前,大片面教辅书籍仅以解释教材、加深理解为主要目的,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关注不够,也不成能为不同的学生编制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辅千人一面的练习方式和讲解方式是传统纸质教辅必然导致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在崇尚天性化的新世纪文化中又必然导致市场的损失 为此,这种现象务必加以变更,要将新课标融会到教导书籍的编写工作中去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