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音乐教育审美环境创设的探索.doc
8页幼儿园音乐教育审美环境创设的探索长江镇永平幼儿园 金旭娟 音乐教育审美环境的创设是指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创造音乐教育美的客观环境和美的语言、美的动作、美的情感及美的教学程序与教学方式,使幼儿在积极参与美的音乐实践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发现音乐、表现音乐,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懂美、知美、爱美、创美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近代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环境创设思想国外重视环境教育则更多: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人是环境之子,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强调环境是学校的第三位老师;蒙台梭列认为,环境是一种时机,为孩子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发展,必须依靠他们与环境交往取得经验而现代教育心理的研究也深刻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在幼儿园音乐教育审美环境创设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期以来,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主要局限于音乐的辅德价值和娱乐作用,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内在本质——审美价值和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从而将音乐教育的目标简单地等同或低于其它课程目标,要么不重视,要么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播和训练,没有很好地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音乐兴趣和能力的形成,以及和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必然导致音乐审美教育性的丧失,也使其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另外,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发学习存在局限,他们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感知运动性决定其有效学习方法是:在做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二期课改这一大背景下,音乐课程如何与其它课程整合,如何运用优质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音乐审美环境都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领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且赋予了更多的实践与研究意义一、客观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的客观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幼儿园的场地、走廊过道、园舍设备、空间结构与环境布置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它们都可围绕“音乐审美”这一主题进行创设,让幼儿置身于音乐美的氛围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户外环境的创设利用音乐无处不在,自然界到处都有美妙的音乐,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驻足聆听,与孩子们一起捕捉、模仿自然界中有节奏规律的声音,用形象、优美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音乐因此,户外音乐审美环境的创设利用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外环境中创设一定的音乐审美场所、作品,或利用大自然中的物与境来进行幼儿音乐审美教育如布置复制的经典艺术作品、具有童趣的音乐表现作品、大型音乐广场,它们与娱乐游戏区、花草树木相映成趣。
当孩子们在户外玩耍嬉闹时,在预设的音乐背景下,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与蜜蜂、蝴蝶一起追逐、玩耍中,在聆听大自然有节奏规律的声响中,感受着音乐美二)室内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室内空间,如大厅、走廊过道、柱子等在利用这些空间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内容、形象、色彩、形式等要素之间的和谐,还应考虑音乐环境与孩子的互动如“动态”墙饰,除审美价值外,还具有摆弄、对话的功效;楼梯设计成音阶,幼儿根据梯子上动物的排列顺序唱音阶,理解音高;安装在走廊过道内的音乐广播设施,供幼儿自主调频欣赏音乐作品,比如一些题材、风格、体裁、情绪、曲式等表现不同的音乐作品、比较优秀的电影音乐如《狮子王》、《音乐之声》、《紫日》等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能感觉到音乐无处不在,经常有意无意地感受着音乐美三)专用活动室的创设在专用的音乐活动室中配置一些必备的音像设备、器乐材料如多媒体电脑设备及电子音乐成品软件,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特点,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欢快的音乐刺激幼儿的视听觉,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帮助幼儿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和情趣爵士鼓、小提琴、管弦乐及一些自制乐器的欣赏、操作等活动,引发幼儿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在音乐专用活动室墙架上投放一些有关音乐认知、综合艺术等方面的故事资料,供幼儿翻阅;提供一些纸张和水笔等供幼儿随时记录自己的音乐发现和感受。
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二、教育情境的创设音乐教育情境是指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的一些辅助教学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创设教育情景,必须要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认真分析评估幼儿的发展状况,面向全体,注重因材施教提供丰富材料,音乐设备,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给予幼儿普遍的关怀和积极的鼓励,让幼儿在优美、愉悦、宽松、和谐的音乐美感情境中,欣赏感知,体验创造音乐美,并有自信参与各类音乐活动一)创设宽松的音乐环境,让幼儿在听赏、游戏活动中感知美 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而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因此,我们努力创设听赏与游戏的环境,丰富扩大幼儿听辩音乐的经验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生活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的交响乐,是孩子学习的大熔炉,因此我们注重让孩子倾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易分辨、模仿的声音,从中感受音乐的美如:城市中汽车、钟表、直升飞机、火车的声音; 森林中的流水、瀑布和小鸟、狮子、大象的声音;海水拍打海浪、海鸥的声音;乡村有小鸭、小鸡、小狗、小猫的叫声;日常生活中如拨、不通、接通的声音、自来水滴水、开水龙头流水声、小孩的哭声、笑声、掌声、集贸市场的叫卖声、关门声、下楼声、脚步声,厨房中的炒菜声、切菜声;火车进站、出站、行进中、过山洞、过大桥、汽笛的声音;汽车发动声、行进声、刹车声;校园的铃声、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跳水的声音;风声、雷声、雨声;磨纱纸、揉纸的声音;各种乐器的声音等,都是孩子“倾听”的好题材。
2、听辨多种声音 在这里听辩多种声音主要是听歌曲声和乐器演奏的声音打开课件素材库可以有多种乐器的声音让孩子们听辨,如长笛、长号、扬琴、大提琴、手风琴、电子琴等,还可以听辨一些少数民族乐器如冬不拉、芦笙、马头琴、口笛等,配合与钢琴、小铃、串铃、响板等乐器的亲密接触,使幼儿了解声音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体验到美妙的乐器声给大家带来的愉悦,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并走进音乐世界3、感受游戏中的音乐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自然的活动形式音乐游戏可以将音乐的艺术性、抽象性、技术性以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小班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当孩子们唱到“咕噜咕噜滚下来”时,就会看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边唱边做滚下来的动作,在唱中进一步巩固孩子的视听、节奏感和音乐记忆力,在不由自主的模仿表演创造中,孩子们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中班节奏探索中,考虑如何将抽象的节奏符号形象化,易与幼儿操作的把握,于是就通过“脚印、图谱对对配”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尝试将直观的大小不一的动物图谱迁移到标准的节奏符号(二分、四分、八分),并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该节奏的快慢。
并在随意操作中,通过不同的排列次序,设计出不同的节奏型;根据节奏卡底版颜色唱相对应的音;用肢体动作或自选乐器听着音乐进行表达表现……在一系列游戏化的操作、自主探索、表达表现中,孩子们逐渐习得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二)提供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发现美 精心地创设音乐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情淑性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孩子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孩子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就容易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象如:在《引子和狮王进行曲》欣赏活动中,我们把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创设音乐情境,使孩子在充满童趣、愉快的游戏中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内涵,并使幼儿进入一种愉悦宽松的思维境界,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孩子说音乐描绘了早晨森林苏醒的情景,也有的孩子说动物们都高兴地出来迎驾威风凛凛的狮王,士兵出来宣布:狮王驾到……在反复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孩子们通过用图画的形式表达狮子的吼声;用语言讲述进行音乐故事;用即兴表演表现“森林狮王大巡游”的情景:由孩子自己扮演狮王、小猴、小鸟、狐狸、卫兵等角色,随着号角式的音乐奏响,狐狸大摇大摆地跳到狮王面前,献媚般请出狮王,然后装腔作势地宣布:“狮王驾到,请大家各就各位”。
卫兵和动物们马上为狮王开道,狮王威风凛凛地登场了在音乐和情境的渲染下,孩子们也和着音乐,情绪高涨、全身投入地为狮王伴奏、模唱、表演,从而加深了对狮子这一音乐形象的记忆和理解三)支持幼儿创设自己的环境,幼儿在想象、表达表现中创造美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儿童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当然,幼儿阶段的创新(创造)是指幼儿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探究和发现,是幼儿自身纵向比较上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和孩子一起创设属于小朋友自己的环境,从而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1、美化大舞台师生一起用五颜六色的音符、星星(彩色纸塑封后而成)及色彩鲜艳的“纱”装饰大舞台后,显得既美观又立体化;“纱”上面的主题背景可根据幼儿表演内容的需要及时调换,墙壁上参差不齐地钉上许多墙钩,让孩子摆放近段表演需要的道具:有自制的头饰、帽子、裙子,也有现成的纱巾、扇子等材料不用时就摆放成各种造型装饰墙面,要用时随手可取同时,投放各种性质的音乐,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表演、自由创作;提供化妆台,让孩子在每次表演之前首先“美化”自己,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对表演产生浓郁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集声、像、图、文为一体,可营造动态的情景,使幼儿获得许多直观的体验,深受小朋友的青睐因此平时,我们通过网上下载、幼儿碟片共享、制作课件等形式收集了许多有关歌曲、舞蹈、音乐欣赏、音乐游戏、节奏等方面的资料,经整理后储存在全园共享文挡F盘上的素材库中这样,幼儿在来园活动、区域自主活动中就可以按自己的咿呀选择内容,并在人机互动中积累经验,激发创造性如;小班的幼儿听到《森林变奏曲》时,有的幼儿就会戴上小动物的头饰翩翩起舞,有的幼儿用粘贴的方法粘贴出简单的小鸟和太阳的音乐情景,还有的幼儿画画出小兔拉着大象鼻子进行拔河游戏的画面而大班的幼儿则在CVD少儿舞蹈节目中欣赏到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从WaWaYaYa操作中感受到音乐、动作的和谐美;在观赏、模仿中学习了如何做节目主持人、如何更优美自己的表演动作,学习并创造了更多的舞蹈动作,并迁移到韵律活动中,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音乐童话剧《溜冰丑小鸭》等,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三、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音乐审美教育的资源包括幼儿园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和家庭资源幼儿园应根据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利用与开发潜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营造良好的网络系统,创造性地、富有特色地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活动。
一)园内资源幼儿园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幼儿以及各种音乐艺术活动、设备和场所幼儿园充分挖掘园内具有一定才艺的教师,调动潜能,通过学习培训,使之尽快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充实师资队伍同时,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积极创设适宜的环境,开展丰富的活动,满足不同幼儿音乐审美的需求,让幼儿在合作、分享中互助提高二)社区资源社区资源包括幼儿园所在社区内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才资源、少年宫和社区艺术环境、社区文娱演出活动等幼儿园积极地与社区内艺术教育人才建立联系,采用讲座、公开课、展演、座谈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同时与社区的艺术组织机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如组织幼儿参观社区的艺术展览这样,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