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供热能耗统计方法的完善.pdf
3页452013-6 栏目编辑 刘海玮 城市建设 ■ 李孝萍 试论供热能耗统计方法的完善 一、以 “科学发展观”评价供热节能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 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为供热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什 么是供热节能? 用什么评价标准来评估是否节能? 这是供热 节能工作的基本问题目前在这个基本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形 成完全一致的观点有人说搞建筑保温技术、分户热计量最 节能,也有人说上热电联产最节能,还有人会站在可再生能 源的角度说用太阳能热泵、地源热泵最节能之所以会出现 这样的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每种技术的出发点不同,考核指 标不同,评价方法不同那么如何评价供热系统节能呢? 因 为供热节能的目标应该是实际建筑能源消耗数量的降低,供 热管网的热损失量减少,以及供热热源的热效率的提升,只 有真正的能源消耗减少了 ,才能认为供热节能了 ,供热技术 是节能技术,应该以实际的供热系统能源消耗数据作为导向, 作为供热节能工作唯一的评价标准和追求目标什么是实际 能源消耗数据?如何获取? 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供热能耗统计 方法 二、供热能耗统计方法探索 (一)能耗统计数据的分类 供热能耗统计数据不仅要考虑建筑热负荷,还应考虑输 送热量的耗电和耗水,要考虑热源侧锅炉的热效率、当然还 要考虑天气因素对供热能耗的影响, 总之, 应该从源-网-站- 用户,全流程的获取能耗统计数据,如图 1 能耗数据统计分 类。
以前的供热能耗统计偏重于热力站和用户数据的统计, 这样统计的原因在于过去 20 年建筑节能的工作主要针对建 筑保温以及建筑热计 量,忽略了热源和热网对建筑能耗的影 响,事实上,热源和热网的能耗损失一点儿也不比建筑本体 热损失小,这些热损失是在热量还未到达用户时就已经白白 浪费掉了 ,据估计,这部分能量损失大概占到一次能源消耗 的 20 ~30% 以上如果建筑能耗节能量按照三步节能标准 65% 计算,建筑本体节能折算到一次能源节约为 45.5~52% 这样算下来,热源和热网热损失大体上和建筑本体节能的数 量相差无几,这就意味着好不容易从建筑本体节出的大部分 能量被热源和热网的无效热损耗给抵消了 ,或者说,过去 20 年建筑本体节能所做的节能工作从一次能源的消耗中没有体 现出来,不利于建筑节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能耗统计数据 热源数据 热耗 电耗 水耗水耗 热损电耗 热耗热耗 热网数据 平衡率 热力站数据用户数据气象数据 图1 能耗数据统计分类 46 栏目编辑 刘海玮 城市建设 (二)按照建筑类型统计 由于建筑功能、建筑规模等的不同,导致建筑供热能耗 特点不同; 能耗的特点不同导致所采用的节能技术不同,因 此,应该按照建筑类型的不同,来分项分类获取供热能耗数 据,住宅建筑的供热能耗要远远低于公共建筑,而且能耗特 点也不同,公共建筑的能耗 “大而集中” ,而住宅建筑的能耗 “小而分散” ,因此,两者不同的负荷特点,就决定了所采取 的节能手段不同。
这样的数据分类采集必将对供热技术的采 用和评价带来好处,从数据出发寻求最为适宜的供热节能措 施如图 2 所示建筑类型能耗统计分类公共建筑也分两类, 大型公建比办公建筑负荷密度更大,使用时间更长,负荷更 高,因此,将大型公建单独列出来有利于应用节能技术时采 用有别于办公建筑的节能手段而对于住宅建筑,新建建筑 基本上都是按照最新的节能标准设计,分开统计将有利于检 验新建节能建筑的成果,同时可以找到既有建筑的节能差距, 为住宅节能的良性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筑能耗 公建能耗 大型公建办公建筑新建住宅既有建筑 住宅能耗 图2 建筑类型能耗统计分类 (三)按照热源形式统计 不同的热源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建筑, 合理分类 的获取不同类型热源的能耗数据,如图 3 所示,对于政府 制定因地制宜的供热措施,避免盲目的 “一刀切” ,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各种热源型式都 有了快速发展,大型热源是以大型热电联产、区域型锅炉房 为代表 ; 中型热源是以中小型热电联产、小区燃气锅炉为代 表; 小型热源是以分户燃气锅炉为代表目前这些热源形式 应用的理由有不少,但同时分歧也不小有人站在热源效率 的角度,认为热源应越大越好,热源越大效率越高,应首先 力推热电联产供热,能源实现 “温度对口、梯级利用”是最 大的节能方式; 但同时有些人站在用户使用的角度,认为热 源应尽可能的分散。
这些人认为大热源会带来大热网,大热 网会带来大热损失(例如不平衡热损失) 分散的热源会带 来末端调节的灵活掌握,更利于行为节能; 当然还有一些人 会站在上两者的中间,他们认为应该采用多种热源形式联合 供热,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这些关于热源形式分歧的出 现关键在于这些形式所对应的能源消耗数据不详,无法从 真正的建筑能耗数据角度来分析各种热源利用形式的优劣, 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供热形式 “高效低能” ,不能发挥其应 有的效果 图3 不同类型热源的能耗数据 能耗统计数据 热电联产供热 大型热电联产 区域燃气锅炉 小区燃气锅炉 中小型热电联产 大型燃煤供热 小型燃煤供热 户用热泵 集中热泵供热 燃气锅炉供热 燃煤锅炉供热 分户燃气锅炉 热泵供热 电采暖 472013-6 栏目编辑 刘海玮 城市建设 (四)按照不同地区统计 随着我国颁布了不同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应该根据不 同地区来获取能耗统计数据不同地区的采暖能耗会有非常 大的差距,热损失的类别也不尽相同见图 4 中国建筑气候 区划图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北向南跨越许多的气候带, 从西向东又有不同的海拔高度,形成了我国多样化的气候特 点,这就造成了我国不同区域的采暖能耗会有很大类型上的 差别。
例如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采暖的主要热损失是围护结 构热损失,因此加强保温,减小窗墙比是其主要的节能手段; 而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小,围护结构热损失 比例较小,保温技术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此根据不同地 区所制定的节能标准也不同,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指标也 不尽相同通过分地区获取能耗统计数据,对我国更好的制 定节能标准和规范具有重大意义 图4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表 1 为中国城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同类型及出台时间 一览表,时间跨度有 20 多年,标准制定有很大的区域性,由 北向南不同区域在供热节能方面发展的不统一,供热节能 水平有高有低,有先有后这就决定了不同区域的节能发展 道路不同,能耗水平也很有大的差异,当然采取的节能措施 的时间节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不能分区域的获取能耗 统计数据会造成节能时间基准上的不统一,给未来的节能发 展带来不利影响 表1 中国城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同类型及出台时间 标准号标准名称气候区 建筑 类型 节能 目标 JGJ26-1986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严寒/寒冷住宅30% GB50189-93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 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全部公建无 JGJ26-19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严寒/寒冷住宅50% JGJ134-200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住宅50% JGJ75-200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暖住宅50%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部公建50% JGJ26-2010 严寒、 寒冷地区居住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寒冷住宅65% JGJ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住宅50% 总之,我国的供热节能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与发达国家 相比,不论在政策,节能技术,节能意识等等方面还存有很 大的差距。
由于我国的地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该 探索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科学发展的供热节能道路应该 在分析各类建筑能耗的特点、数量、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基 础上,抓住相对投入最小、节能效果最显著的环节作为节能 工作的重点,制定相应的节能战略根据相关的能耗数据采 集标准,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切实建立我国的建筑能耗统 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合理地调研和获取建筑能耗数 据,为节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