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诸葛亮的“和夷”政策.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2482738
  • 上传时间:2018-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诸葛亮的“和夷”政策沙马加甲 三国时期,蜀汉南部的越嶲、益州、永昌、牂柯四郡,即今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 贵州西北部一带,当时称为“南中”地区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汉代把他们统称为“西 南夷” 东汉时期,汉族统治者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和压迫,民族矛盾非常尖锐,他们经 常进行反抗斗争诸葛亮早在《隆中对策》里就注意到这种情况,提出了“南抚夷越”的 方针 刘备占据益州后,选派了一个很有才能的将军邓方作来降都督(统辖南中地区的军事 长官),负责治理南中地区邓方死后,李恢继任他们都注意不过重剥削压迫少数民族, 不轻易使用武力,并且对当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有一定的约束,不许他们过于横 行霸道但是那些贪残暴戾、曾经称霸一方的汉族豪强地主和少数民族的“夷帅”总想割 据自立,为所欲为 公元二二三年,雍闿发动叛乱之后,越嶲郡(今四川西昌)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高定 (或称高定元)、牂柯郡(今贵州西部)的太守朱褒也叛蜀,响应雍闿 雍闿发动叛乱后,少数民族群众跟从他的并不多为了扩大反叛势力,雍闿采用卑鄙 手段,在少数民族中散布谣言经过雍闿的欺骗煽动,不少少数民族群众参加了叛乱队伍, 一时间叛乱几乎遍于整个南中地区。

      公元二二五年(建兴三年)三月,当吴蜀联盟关系恢复,内部经过整顿已经稳定之后, 诸葛亮便亲率大军南征平叛 诸葛亮率军出发时,参军马谡前来送行诸葛亮向他询问破敌之策马谡说:“南中 依靠地势险要偏远,不服从朝廷已经很久了即使今天我们用武力打败他们,大军一退他 们还会反叛用兵的道理,应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丞相不 要专用武力,要注意征服他们的心!” 诸葛亮听了马谡的建议,很高兴,表示接受,因为和他的“南抚夷越”方针是一致的蜀军分三路前进诸葛亮率大军进攻越嶲郡,先从西路进击高定叛军另一路由马忠 带领,由僰道向东南攻打牂柯郡驻在平夷县(今贵州毕节)的来降都督李恢率军从中路 向叛乱中心益州郡方向进攻,先吸引和牵制雍闿等人的力量,等待诸葛亮率领的主力军 诸葛亮的西路大军由安上(今四川屏山)经水路进入越嶲地区的时候,高定的军队已 分别在旄牛(今四川汉源)、定莋(今四川盐源)、卑水(今四川昭觉附近)等地筑垒防 守为了将高定的军队集中到一起,以便全歼,诸葛亮进军卑水以后,就停止前进,诱使 高定集结军队决战等到高定把分散在各地的军队收拢到一起,诸葛亮便以突然的行动, 歼灭了这股叛军,杀死高定,占据了越嶲郡。

      与此同时,东路的马忠也打败了朱褒,占领 了牂柯郡东西两翼的叛乱实力肃清后,诸葛亮便指挥大军进攻叛乱的最后据点益州郡 公元二二五年五月,诸葛亮率军穿过人烟稀少的山岭,渡过波涛汹涌的泸水(金沙江) ,经过艰苦的行军,终于逼进益州郡这时雍闿已被高定的部下杀死,孟获代替了雍闿 孟获是少数民族首领,在南中地区很有威信和影响诸葛亮为了更好地解决少数民族和蜀 汉政权的关系,使在南中地区的统治能够安定下来,在军事作后盾的前提下,采用“攻心” 战术,下今军队在同孟获作战时不能伤害他,只能生擒 经过一次击战,孟获果然被活捉了诸葛亮对他不杀不辱,为了使他心服,还有意在 他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士兵的战斗力,命令军队列成阵势,亲自把他领到阵前,说:“这样 的军队你能打得赢吗?”孟获回答说:“ 以前我不知道你军的虚实,被你用计打败现在我看过你军的阵势,了解了实情,只不过如此如果给我机会再战,我是能够取胜的 诸葛亮见他还没心服,就把他放了回去孟获回去集合部众,又来战斗,结果还是兵败被 捉这次他还不服气,诸葛亮又把他放了回去就这样,一捉一放前后有七次最后诸葛 亮又要放他的时候,他确实感到诸葛亮智谋高强,又不是存心与自己为敌,便心悦诚服地 投降了。

      他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降服孟获之后,诸葛亮领兵继续南下这时中路的李恢也突破了沿途叛军的阻击,进 入益州郡;东路的马忠攻下牂柯郡后,也向益州郡推进三路大军终于最后消灭叛乱势力, 在滇池(今云南晋宁东)胜利会师南中地区豪强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分裂割据的叛 乱活动被彻底粉碎了这是诸葛亮采用军事和政治相结合方针的胜利 为了巩固和扩大胜利成果,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以后,采取了加强控制、改善民族 关系、发展生产等措施 诸葛亮在南中扩大和健全了郡县制他把原来的四个郡增改为越嶲、建宁、永昌、云 南、牂柯、兴古六个郡,选派得力的人当各郡太守他尽量安排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担任这 一重要职务如:永昌太守王伉、越嶲太守龚禄,原来都是南中地区的官吏;建宁太守李 恢、云南太守吕凯,不仅长期在南中地区当官,而且本人就是当地土著(李恢是建宁人, 吕凯是永昌人)这些人以后一般都能贯彻诸葛亮的政策措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加强对南中地区的控制,诸葛亮把一些态度恶劣的大姓豪绅强制迁到成都和其它 内地,使他们离开本地,不准他们干预地方行政;还把一些强壮的少数民族男子编为军队, 连同其家属一万多户迁到蜀中。

      这支军队后来骁勇善战,号称“飞军”,是蜀汉军队中的 一支精锐力量 为了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诸葛亮注意笼络他们的上层人物,采取了“即其渠帅而 用之”的政策,即县以下的官吏,基本上由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担任;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保留他们原来的部落组织和“渠帅”的首领地位和特权;同当地有影响的大姓豪帅合作, 给他们以官爵,对一部分在少数民族中威望高、同蜀汉政权关系好的大姓豪帅,则让他们 去成都作官如:孟获官至御使中丞(中央的监察官),孟琰官至辅汉将军 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很重视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接近内地 和汉族杂居的地方,有的已进入封建制;偏僻边远的地方,有的处于奴隶制,有的还过着 原始部落的生活,生产力相当低下为了迅速发展经济,诸葛亮积极推广汉族地区的先进 生产技术,派人教当地的少数民族使用牛耕,改变原来落后的耕作方法,使生产得到了发 展一些原来居住在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狩猎生活的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 建城邑,务农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对于南中地区手工业生产,诸葛亮也很重视他设置盐铁官,管理煮盐冶铁;还派人 传授织锦方法,提高生产技术在永昌郡太守张嶷的主持下,还修复了久已不通的旄牛道 (从今四川雅安到西昌的古道)和沿途亭驿,方便商旅往来,有利于各族间的经济联系。

      总之,诸葛亮虽然对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了统治和剥削,但他实行的“南抚夷越” 政策却突破了“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的传统,改变了东汉统治者单纯仇杀“异类” (少数民族)的作法他发展南中地区生产的措施,有利于调整民族关系,有利于汉族和 少数民族间联系的加强和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在历史上起了一 定的进步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