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阴道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体会.doc
3页【摘要】 目的 观察直肠阴道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全身营养支持疗法,局部中西医结合换药结果 经治疗阴道瘘全部愈合结论 直肠阴道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痊愈 关键词 直肠阴道瘘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直肠阴道瘘是临床上较难以治疗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仅疗程长,手术复杂,而且可能造成 严重的副损伤,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25岁,因孕足月第一胎临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出口产钳助产,侧切伤口延裂达直肠前壁,常规缝合后5天,伤口裂开并见大便经阴道排出,检查直肠距肛门3cm处有直径1cm瘘孔,可通过1指例2,患者,48岁,因陈旧性会阴Ⅲ°裂伤伴直肠裂伤粘膜脱垂,行会阴+直肠修补术,术后5天拆线,会阴伤口愈合良好,术后两周用力排便时,伤口部分裂开,检查肛门括约肌愈合良好,直肠距肛门3cm处有直径1.5cm瘘孔,可通过1指,并见粪便经瘘孔溢出例3,患者,70岁,因直肠癌行“保肛根治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半月见大便经阴道溢出,阴道检查可触及阴道上段距肛门缘7cm处有直径1cm瘘孔,可通过1指。
见粪便经瘘孔溢出 2 治疗方法 首先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和心理疏导,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同时给于高蛋白、粗纤维饮食,保持排便通畅指导患者排便时自行按住会阴部,同进放松肛门,尽量控制大便不经阴道溢出,每日排便后用生理盐水棉球充分清理道及阴道达瘘孔上方,然后用中药“生肌愈红膏”(其方剂组成及制造过程:当归60g,白芷15g,轻粉12g,紫草6g,麻油500g,白蜡60g,血竭12g;浸泡3天,文火煎至100ml,放入白蜡,血竭溶化备用)棉纱经直肠置于直肠阴道瘘孔上端,保持瘘孔周围相对清洁,创造一个局部利于瘘孔愈合的条件 3 结果 经以上治疗,例1于10天阴道排便停止,20天瘘孔完全愈合例2于7天阴道排便停止,15天瘘孔完全愈合例3于30天阴道排便停止,120天瘘孔完全愈合 4 讨论 直肠阴道瘘是极其痛苦,难以治愈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已很少见,直肠阴道瘘给患者及家人在精神上带来极大痛苦,生活上发生诸多不便,经济上造成沉重负担 [1] 直肠阴道瘘的发生原因多是难产,胎头压迫产道,导致组织缺血坏死,亦常发生于产钳助产所致产道损伤,少数为先天发育畸形和直肠手术并发症通常的治疗方法是,经直肠修补瘘孔,同时经腹结肠造瘘,即改道排便,保持直肠空虚,利于瘘孔愈合,待3~6个月 [2] ,直肠瘘孔愈合后再行二期结肠吻合术,该治疗方法疗程长,费用高,手术过程复杂,且需经过两次手术,而每次手术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极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副损伤,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身心痛苦和较大的经济负担。
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以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不仅方法简单,易操作,费用低,且容易得到患者的合作,最后都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现将此法介绍给同道,以恭借鉴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药. http://www.xtd-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2) [20] 杨宏兰. 非洲妇产科的特点和临床工作体会[J].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8(04)[6]佚名.张国瑞 直肠阴道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体会 .中国医学期刊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