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5).pdf
11页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5)年级_ 班级_姓名_ 考号_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69-2020 学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卷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填空题 32 分,每空 1 分)1、78 厘米+22 厘米=()厘米 =()米 1 米-40 厘米=()2、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作单位3、6 个 3 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4、在算式 45=20 中,4 和 5 是(),积是()5、在()里填上“米”或“厘米”小明身高 132()小花身高 1()32()6、笔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对齐,都从()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就向()位进 1,减法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7、一个要 2 元,买 5 个要()元列式是(),口诀是()8、一把三角板上有()个直角长方形有()个直角9、在里填上“、 =”或“、” 3673-373411204=1644=1610、小刀长()厘米蜡笔长()厘米11、33333=()(); 444=()()【每一式1分】12、把口诀补充完整二十四()得九二、选择题(3 分)1、小明有 50 元钱,买故事书花了 28 元,他还剩()元。
A、22B、30C 、202、5+5+5+4 ,不可以改写成算式()A、54B、53+4C 、45 -13 、不直接用口诀“三四十二”计算的算式是() A、3+3+3+3=12B 、4+4+4=12C 、4+3+3+2=12D 、34=12三、判断( 4 分)1、5 个 4 相加的和是 9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 厘米3、1 米和 100厘米一样长4、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是不一样大的四、数一数( 4 分)1. 有()个直角2. 有()个直角有()个锐角有()个钝角五、计算( 22分)1、口算( 6 分)64-18=36+24=100-90=5+35=0 5=61=33=21+24=3 ( 71-66)=30-(19+6)=2、用竖式计算 12 分)80-57=69+16=73-38=36+46-58=80-32-37=62-34+57=六、看图写算式:(共10 分,1、2 图每式 1 分,3 图2 分,4 图 3 分)加法算式 :_加法算式:_乘法算式 :_乘加算式:_乘减算式 :_松树 25 棵 90 只鸡少 8 棵柏树?棵小鸡?只母鸡24 只公鸡 33 只七、作图题( 6 分:1 题 2 分,2 题 4 分)1、画一条比 12 厘米短 8 厘米的线段。
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并标上各部分的名称八、解决问题共19 分:1、2 题 4 分,3 题 5 分,4 题 6 分)1、新华字典一本 37 元,汉语词典一本比它少要9 元,汉语词典要多少元?( 4 分)我今年 7 岁,妈妈让我每天记住3 句乘法口诀 2、小明 4 天能记住多少句乘法口诀?3、学校里原来种了43 棵树,今年死了 5 棵, 植树节时又种了 18 棵,现在学校里有几棵树?4、二年级有 25 个男生,女生比男生少9 个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分数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分数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方程方法和算术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一般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的能力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地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一般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一)全体学生列式解答,再说一说列式的依据两地相距 13 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5 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3256.5 51.5 (千米)根据: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乙速度(二)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相遇问题的三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三)引新二、讲授新课(一)教学例 1例 1两地相距 13 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5 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2学生尝试解答方法一:解:设乙每小时行千米方法二:(千米)相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相同;不同:数据不同,由整数变成分数4练习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90 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二)教学例 2例 2一个水果店运一批水果,第一次运了50 千克,第二次运了 70 千克,两次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1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到等量关系由此得出:一批水果的重量第一次第二次2列式解答方法一:解:设这批水果有千克方法二:3以组为单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和依据4练习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3 人,女生 22 人,全班学生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三、巩固练习(一)写出下列各题的等量关系式并列出算式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8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3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打字员打一部书稿,每一天打了12 页,每二天打了 13 页,这两天一共打了这部书稿的这部书稿有多少页?(二)选择适当的 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一根长绳,第一次截去它的,第二次截去米,还剩7 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2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22 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走出,甲每小时行 3 千米,乙每小时行千米,两人多少小时后相遇?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商店运来苹果4 吨,比运来的橘子的2 倍少吨运来橘子多少吨?2一套西装 160 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六、板书设计例 1两地相距 13 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5 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 2一个水果店运一批水果,第一次运了50 千克,第二次运了70 千克,两次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解:设乙每小时行千米答:,乙每小时行千米解:设这批水果有千克答:这批水果有480千克教案点评:教学程序安排紧凑,教学方法得当,语言简炼,重点突出,整体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儿童特点。
高考数学的答题技巧参考高考数学的答题技巧参考一、答题和时间的关系整体而言,高考数学要想考好,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量的习题,在此基础上辅以一些做题方法和考试技巧往年考试中总有许多考生抱怨考试时间不够用,导致自己会做的题最后没时间做,觉得很“亏”高考考的是个人能力,要求考生不但会做题还要准确快速地解答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能取得较高的分数因此,对于大部分高考生来说,养成快速而准确的解题习惯并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二、快与准的关系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 ; 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三、审题与解题的关系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
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 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四、“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 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 再如去年理 17 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五、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 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 19 题就比理 20、理 21 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
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小学五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2016 小学五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第 2-3 页:一题:1、1/52/53/53/54/52、15/283、8/134、25、1/53/20二题:1、2、3、4、三题:1、A2、C四题:22/51/30 五题:1、11/202、1/6第 45 页:一题:1、1/85/82 、1/821113、11/154/154 、5/125 、5/61/6二题:1、2、三题: 1、A2、C3 、A四题: 4/53/70 五题:x=19/20 x=11/27x=1/3六题:7/20( 米)3/20( 米)7/125/12第 67 页:一题:1、C2 、B3、D二题:1、2、3、四题: 320 平方分米 2820 平方分米六题:1、7.5 小时 2、9/2( 立方分米 )3 、54 千米第 89 页:一题:1、102015.642002.532 、61283、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厘米 4、416384245、27 二题:1、B2、B3、C4 、C5 、B6、A三题:216 平方厘米 216立方厘米 432平方厘米 576立方厘米四题、1、1/30( 吨)2 、29/603、188平方分米 8651=240(千克 )第 1011 页:一题: 1、A2、A3、C4 、C 二题: 1、2、3、4、三题: 1、25003400.381.032、1 立方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厘米 3、立方厘米平方分米升立方米六题: 1、1680 平方分米 2、80 平方米 2.4 立方米 3、宽 7/24( 米)宽比长短: 1/3( 米)第 1213 页:一题:1、8/152、11/203、11/2413/244 、2923365、216216二题:1、C2 、B3、B三题: 2、x=48x=4 五题:1、边长: 404=10(厘米)1024+10102=280(平方厘米 )2 、216 平方分米 864克 3、长:25 米=2500厘米 250020=125(块) 宽:3612=3(块) 高:3 米=300厘米 3008 =37.5( 块) 共:125337.5=14062.5( 块)14062.515000 ,所以够第 1415 页:三题:1、2、3、四题: 1、A2、C3 、A五题:1500 立方厘米 2500 立方厘米六题: 1、高: (12- 42)2=2(分米) 体积: 192立方分米表面积: 272平方分米七题: 1、1.8 分米 2、256米第 1617 页:二题:1、2、3、4、三题: 1、B2、B3、B4、B四题:2003/5=120( 千克) 五题: 1、女: 600 人共 1320 人 2、120 千米 3、96 平方米第 1819 页:一题: 3、1/375 二题: 1、2、3、4、三题: 1、B2、C3、A4、B五题: 1、不公平,因为抽到的可能性不相等; 添上 3 张黑桃或者去掉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