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句子结构.doc
7页一.句子类型 按句子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指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带上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例如“我们胜利了!”“今天好天气非主谓句 是指由词或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没有主谓之分例如“多么壮美的河山!”“真太妙了!”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按句子用途、语气可以将句子分为四类:(1)陈述句:告诉别人一件事 例如“他按时到达目的地2)疑问句:向别人询问某事 例如“我们去哪呀!”(3)祈使句:要求别人做某事例如:“请勿攀折花木4)感叹句:表示自己某种强烈感情例如:“啊,我真高兴!” 二.单句 1.单句的成分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成分 作用 符号主语 一句话的陈述对象,提示“谁”和“什么” 双划线谓语 对主语的陈述,回答“干什么”和“怎么样” --宾语 动词谓语中心语的支配对象 波浪线定语 主语、宾语的修饰语,标志“的” ( )状语 谓语的修饰语,标志“地” [ ]补语 谓语的补充成分,标志“得” 〈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2.句子的主干 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 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 第一步,用“‖”界分出主语和谓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二步,用“( )”标出充当主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用波浪线标出充当谓语的短语中的宾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划波浪线) 第三步,用“[ ]”标出状语、用“〈 〉”标出补语、用“( )”标出充当宾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这样,除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就显示出来了:人民创造时代 摘取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的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
还要注意,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 三.复句 1.单复句的区分 单复句的区分,关键是看有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的就是单句;具有两套以上句子结构,而且互相不包含(一句不作另一句的句子成分)的,就是复句 从关联词的角度看,如果关联词连结的是句与句,就构成复句,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关联词连结的只要有一头是词语,就构不成复句,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般说来,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可以单独成句,而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介宾短语不能单独成句 2.复句的分析 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例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因果 假设 3.复句的主要类型 复句类型 构成方式 常用关联词 例句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常用关联词有:也、还、并、又、不是……而是……、是……不是……例如:“ 云薄了,雾又上来了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2)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意思比前一分句意思更进一步常用关联词有:更、而且、甚至、不但……而且……、何况……尤其……、 例如:“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3)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常用关联词有:不是……就是……、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例如:“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4)转折复句:前一分句陈述一个意思,后一分句转到另一个意思常用关联词有:不过、然而、可是、但是、尽管……还……、 虽然……但是…… 例如:“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5)因果复句:前一分句说明原因或依据,后一分句说明结果或结论常用关联词有:由于、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例如:“因为它们的内容重要,所以选录了他们既然深入调查,就有发言权 (6)假设复句:前一分句假设某种情况 ,后一分句陈述该种情况常用关联词有:如果、假如、倘若、就算……也……、即使……也……例如:“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说实话 (7)条件复句:陈述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或不论何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有: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除非……才…… 例如:“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麦两熟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四.辨识、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语序不当 例1: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例2: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 例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将“他”移到“如果”的后面) 2.搭配不当 例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例2: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例3: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3.成分残缺或赘余 例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缺主语: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例2: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缺宾语: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例3: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附加成份赘余:“一些”与“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4.结构混乱 例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句式杂糅:把“为……所欢迎”与“深受……欢迎”两种句式糅在一起,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例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语句杂糅:把两句话的内容糅到一句中,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5.表意不明 例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指代不明:“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指代不清 例2: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句子歧义: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究竟是章太炎所著的书,还是章太炎所收藏的书?表意不清 6.不合逻辑 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自相矛盾: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例2: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强加因果: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中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在熟悉主要病句类型的基础上应多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3.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条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4.排除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中考典例 1.(北京)每项有两句话,意思不一致的是( ) A.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B.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不会被一时的错误毁掉 C.因为物种丰富、生态平衡,所以环境更美好 环境因物种丰富、生态平衡而更美好。
D.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 答案:D 解析:D选项中的第一句话,是否定句,意思是“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是没有可取之处”D选项中的第二句话,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意思是“这外小区的规划建设,是有可取之处的” 2.(河南)修改下的病句 (1)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 (2)齐晖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答案:(1)将“喜闻乐见”改为“喜爱”2)将“把它”改为“被” 解析:第一小题中,“所”字后面,应该加上一个及物动词,而“喜闻乐见”并不具有这一功能喜闻乐见”可以这么用,如“音乐剧是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第二小题,主要是考查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在题中这个语境,应该用被动 3.(四川)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 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 似远似近, 似近似远, 又似有似无。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从内容来看,A 项是白衣天使抗击“非典”,B 项是阅读文学名著的作用,C项是保护人类的家园,D项是对清晨蝉声的描写,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语法来看,A项搭配不当,B项缺少主语,D项词语意思重复(“非常”与“分外” ) 4.(湖北省鄂州市)下列复句关系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既然你说得对,我们就照你的办 A.他们既没有淡水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