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蓝光光盘解读报告.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shaoy****1971
  • 文档编号:108922794
  • 上传时间:2019-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4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蓝光光盘解读报告蓝光光盘解读报告] LEE 2009.5.15 目目 录录一一、、蓝蓝光光光光盘盘介介绍绍1.蓝光光盘特性…………………………………………………………………………………32.蓝光光盘主要规格参数………………………………………………………………………43.蓝光光盘核心生产工艺………………………………………………………………………64.蓝光光盘标准…………………………………………………………………………………75.蓝光发展史……………………………………………………………………………………7二、蓝光光盘的主要特点二、蓝光光盘的主要特点 ……………………………………………………………………………………………………………………………………………………7三、蓝光在中国的发展三、蓝光在中国的发展1. 国内首条双面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在沪投产 ……………………………………………92. 大连华录蓝光光盘生产线正式批量投产 …………………………………………………93.中国蓝光市场发展缓慢 ……………………………………………………………………10四、蓝光技术专利介绍四、蓝光技术专利介绍1.蓝光阵营建立一站式许可联盟 ……………………………………………………………112.中国 DVD 音频专利首次挤进蓝光阵营 …………………………………………………12附录附录中国蓝光高清光盘 CBHD 标准一、CBHD 发展历程………………………………………………………………………………14二、CBHD 介绍……………………………………………………………………………………14三、CBHD 生产工艺………………………………………………………………………………15四、CBHD 技术专利………………………………………………………………………………16五、CBHD 的知识产权管理………………………………………………………………………16六、CBHD 的产业链已经形成……………………………………………………………………17 一、蓝光光盘介绍一、蓝光光盘介绍1.蓝光光盘特性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 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

      而传统 DVD 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DVD 光盘的容量是 CD 光盘容量的 5 到 10 倍,而蓝光光盘的容量则正好又是 DVD 光盘容量的 5 到 10 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DVD 技术采用波长为 650nm 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 0.6 的聚焦镜头,两个基片厚度分别为 0.6mm而蓝光 DVD 技术采用波长为 450nm 的蓝紫色激光,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 0.85 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缩得极小程度,从而可以在光盘上烧制或读取尺寸更小、密度更高的凹道 (图一)从图一中可以看出蓝光盘片的轨道间距减小至 0.32μm,仅仅是当前红光 DVD 盘片0.74μm 的一半,而其记录单元—凹槽(或化学物质相变单元)的最小直径是 0.15μm,也远比红光 DVD 盘片的 0.4μm 凹槽小得多从图二中可以看到蓝光光盘上的数据层要比 DVD 光盘更靠近激光头,所以,在激光头与光盘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扭曲也会更小,因此录制数据的偏差也就更小,从而实现了更高的存储精度和存储密度 (图二)DVD 光盘用来保护数据层的基片厚度为 0.6mm,而蓝光光盘的保护层厚度仅为 0.1mm,并采用高级真空连结技术,在保护层表面形成的强化保护涂层。

      使得蓝光光盘可以像 DVD光盘一样经受住频繁的使用、指纹、抓痕和污垢,以此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数据安全蓝光光盘与 CD 光盘类似,均为单基层,这一点与 DVD 光盘不同,其制作工艺当中无需粘合两个基层;因此减少了所需的生产原材料,加快了生产进度,并降低了每张光盘的生产成本蓝光光盘的物理特性和 DVD 及 CD 光盘相同,因此蓝光播放机可以向后兼容 CD 及DVD 光盘同样,该技术完全适用于小型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等2.蓝光光盘主要规格参数 单面单层蓝光光盘构造数据层基片保护层超硬保护涂层 单面双层蓝光光盘构造Blu-ray Disc直径120mm80mm厚度1.2mm1.2mm物理层SL(单面单层) 25GB,27GBDL(单面双层) 50GB,54GBSL 7.8GBDL 15.6GB保护层厚度0.1mm(SL) ,0.075mm(DL) ,0.025mm(间隔层)数据传输率36Mbps(1X)~72Mbps(2X)*持续发展中应用层视频 MPEG-2/MPEG-4 AVC/VCI音频 Dolby/DTS DRA文件系统层UDF版权保护层AACS/BD+/ROM Mark蓝光光盘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 25GB 和 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 DVD 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 6 倍,这足以存储超过 4 小时播放时间的高清晰度数字视频内容,或超过 13 小时播放时间的标准电视节目(VHS 制式图像质量,3.8MB/s) 。

      单面双层容量定义为 50GB 和 54GB,足够刻录一个长达 8 小时的高清晰电影而双面双层(也称 4 层)的 100GB,8 层的 200GB 的蓝光光盘都以面世目前的目标是 20 层500GB基片保护层间隔层数据层LO数据层 L1超硬保护涂层 3.蓝光光盘核心生产工艺 0.1mm 保护层形成工艺图蓝光光盘生产工艺中最核心的是厚度为 0.1mm 的保护层,目前保护层形成工艺分为两类:1) 旋转涂布工艺(技术难度较高,成本低,产能高)在基片上使用高粘度 UV 硬化树脂,利用旋涂工艺并经过 UV 光固化形成 0.1mm 厚度的保护层这种工艺与目前 CD 和 DVD 的工艺类似所不同的是因为保护层厚度的均匀要求极高,公差范围只有± 3μm,因此在光盘中心孔采用压杆方式来使光盘旋转基片铝靶高粘度 UV 硬化树脂旋涂UV 固化树脂薄片 旋转涂布工艺2)薄膜贴片工艺a.利用高粘度 UV 硬化树脂在基片上粘合一张厚度为 0.1mm 的树脂薄片b.利用高粘度的 PSA 材料在基片上压合一张厚度为 0.1mm 的树脂薄片4.蓝光光盘标准1)BD RE(可擦写式蓝光光盘) ,BD R(可写式蓝光光盘) ,BD ROM(预写式蓝光光盘) 。

      其中 BD-ROM 标准定义了四种蓝光播放标准:一个音频播放标准(BD-Audio)和三个视频播放标准(BD-Video)2)2008 年 SONY 制定了蓝光 CD 标准“Blu-spec CD”,此规格同时符合标准音乐CD(CDDA/红皮书)标准,并能在现有的 CD 播放器中播放能给用户提供更高的音乐体验,其技术原理: Blu-spec CD 的写入使用短波长的蓝色激光二极管技术,使用标准的 16 位,44KHz 音频编码,其优点是能改进校正效果,消除传统红激光技术常常发生的读取错误符合此规格的光盘 2008 年 12 月 24 日已正式上市,价格战 2500 日元至 4200 日元之间5.蓝光发展史  1998 年,飞利浦与索尼公司率先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论文,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 23GB~25GB 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惊喜  2002 年 2 月 19 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 0.9 版的 BD 技术标准  BD 集团随后在 2002 年 6 月 14 日向外正式发售 BD 规范 1.0 版,一共 3 册共 5000 美元,至此标志着 BD 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

        2003 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但是适合投放市场的蓝光产品在 2006 年才开始出现  2006 年,索尼、先锋、三星等等都发布了其蓝光技术与蓝光产品,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蓝光计划在中国市场,2006 年 7 月 19 日,明基第一个推出了其成型的蓝光产品可以说,2006 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 2008 年 2 月 16 日 ,东芝宣布放弃 HD-DVD 格式这场持续了数年的规格之争,最终以蓝光的胜利而告终二、蓝光光盘的主要特点二、蓝光光盘的主要特点1.最广泛的行业支持历史证明,无论任何一种格式的介质,支持的行业越多,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目前,蓝光光盘技术得到了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多家知名消费电子和 IT 硬件制造商的大力支持,包括戴尔、惠普、日立、LG 电子、松下、三菱、先锋、菲利普、三星、夏普、索尼、汤姆逊/RCA另外,全球各大空白媒体介质制造商(包括东电化 TDK)均表示支持将蓝光光盘格式作为 DVD 光盘格式的换代产品此外,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 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 狮门的支持。

      因此,有着如此广泛的行业支持,随着蓝光光盘陆续登陆全球各地市场,更多的蓝光周边产品也必将强势登场,成为更多用户的首选,如家庭录像转录装置、个人计算机光驱、带有蓝光驱动器的个人计算机、以及空白媒体介质等2.使用寿命长蓝光光盘格式的设计使用寿命至少可达 10-15 年其 25 到 50GB 的高存储容量则可容纳现存最高质量的高清视频,满足最高标准的数据存储需求过去,大多数经典大片需要制作成两张 DVD 光盘的形式发行因此,蓝光光盘从根本上满足了新标准高清电影(包括其他标准的附加内容)的存储空间要求容量较小的存储格式仅适用于临时的解决方案,必然会很快被其他能够迎合未来大容量存储需求的产品所替代3.内容保护蓝光光盘带有强于以往任何消费电子产品的防拷贝机制对于希望确保自身宝贵的知识产权不受盗版侵害的内容出版商而言,蓝光光盘无疑是最佳的选择综合来自内容出版行业的反馈意见,多方借鉴以往其他格式的发展教训,蓝光光盘格式集成了强大的防拷贝机制,将防拷贝措施延伸到了播放设备和复制器的层面,而后者则会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与 DVD 的自愿性 CCS 保护所不同的是,蓝光光盘的保护机制是强制执行的,并且有着严格的许可管理程序。

      4.成本低廉蓝光光盘能够为内容提供商提供一种最佳的长期盈利模式蓝光光盘的设计保存时间可达 10 到 15 年;因此,尽管需要一定的前期投资,但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更长期的盈利潜力由于其巨大的存储容量,短期内也将不会出现其他的替代技术在相同的产量水平上,每张蓝光光盘的生产成本比 DVD 光盘约高 10%但是,由于光盘表面涂料干凝的时间更少,蓝光光盘生产线的单位时间平均产量却更高,这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就降低了每张光盘的生产成本在容量一定的情况下,蓝光光盘的生产成本不到 DVD 生产成本的 10%,而一张蓝光光盘却具有相对于 DVD 5 到 10 倍的存储容量,这是目前为止按每 GB 存储成本计算最便宜的存储格式与其他格式的介质相比,蓝光光盘在拷贝作业线上所需的插口更少,生产设备在同样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蓝光光盘;因此,相信蓝光光盘的成本将很快降到与DVD 光盘大致相同的水平,甚至低于 DVD 光盘据估算,将一条 DVD 生产线改造升级为蓝光光盘生产线的投资成本与将 CD 生产线改造成 DVD 生产线的成本保持相当5.超大容量蓝光光盘是迄今容量最大的消费类媒体介质,同时也大大超过了其他推广中的格式。

      出于其巨大的容量,蓝光光盘不仅能以高比特率录制高质量的高清视频(避免因为高压缩率而降低影像质量) ,而且还为现有及最新的的应用开辟了畅通的途径比如,当用户的蓝光播放器在连接至互联网验证授权后,即可打开蓝光光盘上先前被锁定的内容,甚至还能够以同等的高清质量录制其他的附加内容有了蓝光光盘的大容量支持,就无需再像以前那样随光盘再附送单独的附加内容光盘而所有的这些增值选项,只有蓝光光盘才能做到6.高强度表面带强化涂层的蓝光光盘的防划伤和防指纹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远远超过了现有和推广中的其他任何光盘介质三、蓝光在中国的发展三、蓝光在中国的发展1. 国内首条双面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在沪投产2009 年 1 月国内首条双面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在松江工业开发区的新索公司建成投产新索公司是由上海文广集团控股旗下新汇集团、上海精神文明投资有限公司、索尼光盘数码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光盘生产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音乐文化行业的中外合资企业三方持 股比例分别为 41%、10%和 49%新索公司总经理吴晓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一项目去年便已开始动工,生产线来自索尼,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单线产能最高的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产能开足的话,能大约月产 50 万片单面容量 25G 或 40 万片双面容量 50G 蓝光光盘。

      他说,新索双面 50G 容量蓝光 DVD 生产线投产,意味着中国蓝光产业链已正式塑造完成在松江生产的蓝光光盘,将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生产线第一批投产的蓝光电影碟片的影片主要来自索尼音影娱乐公司、迪斯尼公司和中影集团等截至目前,本土大约仅有 20 部真正蓝光电影,片源远远不足 “我们将向中国输出 100 部蓝光影像作品 ”索尼电影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迪斯尼电影公司的相关人士透露说,今年 3 月,迪斯尼将和新索合作推出一批蓝光电影,包括《美食总动员》 、 《睡美人》 、 《国家宝藏》 、 《皮诺曹》等 18 部影片  2. 大连华录蓝光光盘生产线正式批量投产2007 年 8 月 30 日,国际蓝光光盘联盟在德国柏林宣布,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有贡献级会员”同时,华录集团还向该联盟提出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DRA 音频编码标准和 AVS 视频编码标准加入国际蓝光标准此外,松下(Panasonic)本身即为华录合资股东,而松下可说是索尼最早的蓝光战友,本身也有生产只读与可录蓝光光盘的工厂,华录当然是松下转移技术生产 BD 光盘与播放机的中国首选对象大连华录单面 25G 容量的蓝光 DVD 蓝光生产线 2008 年 11 月从日本引进,投资 1300 万元。

      在之前设备调试阶段中,共生产了 3 万余张 25GB 容量的蓝光光盘,包括《赤壁上》 、《门徒》 《投名状》 、 《伤城》等影片,售价为 170 元左右2009 年 1 月 19 日通过验收,该生产线将正式接受订单,批量投产据估计,月产能为50 万张 3.中国蓝光市场发展缓慢中国蓝光市场确实已经具有高速增长的基础根据新索公司的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约 2000 万家庭已购买高清电视,只要配备蓝光播放器,就可以体验蓝光 DVD 的高清效果中国目前仅拥有大约 10 万台蓝光播放器,而全球已达 1000 多万台,已占传统 DVD 电影市场的 10%但是,新索蓝光 DVD 生产项目的投产,仍掩饰不住本土蓝光产业链面对现实消费的尴尬:由于目前蓝光 DVD 播放机、蓝光 DVD 碟片价格过高,并没有真正刺激起本土公众的消 费热情目前,市场上已有索尼、松下、先锋和华录等多家企业的近十款蓝光播放机面市,索尼蓝光播放机仍在 4000 元左右松下、先锋等公司的产品价格也在 3000 元至 5000 元之间国产品牌虽然便宜,但也接近 2000 元(华录的蓝光播放机为 1999 元) 因为价格较高,市场接受度并不高。

      ”苏宁电器上海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蓝光播放机并不热销,每个月,蓝光播放机在苏宁的销售量只有 30 台不到,在影碟机市场的占有率可能只有 1%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蓝光播放机还不会像 DVD 机那样普及 上海交家电协会秘书长韩建华表示,前沿产品要接受市场检验,蓝光播放机价格只有降至千元以内才能受到大多数人大青睐更让人尴尬的是,一张蓝光 DVD 碟片(有内容)价格在 175 元至 230 元之间,这几乎等于传统正版 DVD 碟片价格的 10 到 20 倍据了解,作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光盘价格主要由发行公司/电影公司来定,包含版权费、发行费、加工费及盈利等,光盘生产厂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因为蓝光生产线设备成本高,且订单少,开工率不足,蓝光光盘的加工费是普通 DVD 的十倍左右 “我们估计,今年蓝光光盘的价格会跌到 80、90 元左右,当跌到 40、50 元的时候,这个市场才会被拉动起来 ” 据大连华录影音总经理傅景世介绍  吴晓坦陈,蓝光 DVD 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消费者主要是高端人群与专业团体,真正的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蓝光产业是一个由内容驱动的产业随着蓝光电影、蓝光音乐片源数量丰富,碟机与碟片的售价也会大幅下降。

        吴晓表示,当初 DVD 取代 VCD 时,也经历过类似的市场阶段,而目前 DVD 几乎已进入每个家庭,随着蓝光产业链的完善,尤其是新索生产项目正式量产,中国蓝光普及不会太远事实上,蓝光光盘的材料成本并不比 DVD 盘片高多少,从中长期看,蓝光光盘的价格最终会接近目前的 DVD 价格 但价格下降的周期有多长,这位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昨天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时间表四、蓝光技术专利介绍四、蓝光技术专利介绍1.蓝光阵营建立一站式许可联盟在蓝光阵营成为下一代高清 DVD 主流后,其专利授权许可也势必要形成统一的收费标准2009 年 2 月,蓝光阵营索尼、松下、飞利浦三巨头宣布,已经就未来高清 DVD 专利收费模式达成一致,将为蓝光播放机与光盘产品建立一站式许可联盟,该联盟还涵盖了蓝光、DVD 和 CD 的基础专利,交由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独立运作任何拥有蓝光、DVD 和 CD 基础专利的权利人均会收到邀请加入新公司,成为许可人的同时也成为股东其总部设在美国,在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设有分部  涵盖上述格式的蓝光产品许可费率是:每台蓝光播放机为 9.50 美元,蓝光刻录机为 14 美元,蓝光只读光盘的专利费率为每张 0.11 美元,蓝光可录光盘为 0.12 美元,蓝光可擦写光盘为 0.15美元。

      飞利浦方面人士表示,由于集合许可所带来的效率,预计蓝光一站式许可联盟产品的专利费用要比目前分别获得蓝光、DVD 和 CD 格式许可的累计专利费用降低至少 40%  值得关注的是,在蓝光、DVD 和 CD 基础专利人中,暂时没有一家中国本土企业,这也意味着,在碟机光盘产业中,中国企业将继续无奈地充当世界工厂的角色,优势仅限于代工贴牌制造  资料显示,自从去年东芝退出 HD-DVD 业务之后,高清晰度影碟机与碟片市场就被蓝光产品所垄断蓝光光盘协会中国推进小组主席赵桂志去年底表示,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清晰度影碟机与碟片市场,蓝光产品已经迅速普及并占据销售主流仅美国市场蓝光播放机从2006 年 6 月上市以来就销售了 1070 万台,欧洲市场到去年 11 月止当年播放机销售量是 2007年的 13 倍以上,而日本市场从去年 11 月起蓝光播放机的销售量已超过整个播放机市场的 50%,相信蓝光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当中的普及也不会遥远  但是在中国市场,受诸于高价格、专利保护等因素,蓝光产业在市场规模尚未形成主流地位尽管如此,索尼、先锋、松下等多家外资品牌的蓝光播放机已经开始销售,中国企业华录集团的售价仅 1999 元的自主品牌蓝光播放机也已在去年年底上市。

      而 TCL、华录集团、万利达、德赛等多家中国企业也已在格式和标识上获得蓝光光盘协会授权,主要从事蓝光播放机的OEM 出口业务  赵桂志表示,2009 年将是蓝光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一年,蓝光阵营也将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普及推广分析人士称,蓝光阵营建立统一的收费联盟,降低对光盘格式的专利收费,将极大地刺激蓝光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内容、编辑、盘片复制、播放机、零售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渐完善,并最终在中国形成庞大的蓝光产业链  囿于专利缺失,尽管全球 DVD 绝大多数是中国造,但国内企业常常被迫缴纳高额专利费,只能赚辛苦代工费有业界人士担心,随着蓝光产业占据主流,中国本土高清碟机厂商很可能重蹈覆辙对此,华录集团负责人承认,随着今后蓝光播放机在中国市场的逐渐普及和零售价的降低,中国企业势必会面临“因交纳专利费使得生产成本高昂”的巨大风险 据其介绍,作为蓝光光盘协会(BDA)的成员之一,华录集团日前已经向蓝光光盘协会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按照单台蓝光播放机售价的一定百分比(例如 3%)来交纳专利费,而不是按照 9.5或 14 美元这样的固定值交纳但这一方案,暂时没有得到飞利浦等蓝光联盟的积极回应2. 中国 DVD 音频专利首次挤进蓝光阵营中国本土 DVD 企业正在努力改变再次受制于蓝光标准的窘境,首次在蓝光产业中取得一定的话语权。

        2009 年 3 月,蓝光光盘协会、中国华录集团、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广晟数码”)在北京联合宣布:DRA 技术已经作为蓝光光盘格式的可选编解码技术,被写入 BD-ROM格式的 2.3 版本这意味着,DRA 技术已经成为蓝光光盘格式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本土技术在影碟机与碟片领域第一次被国际标准认可及采用  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DRA 音频标准全称为“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2007年 1 月被原信息产业部批准成为中国电子行业标准(标准号 SJ/T11368-2006)DRA 是由广晟数码开发的  DRA 技术于 2007 年 8 月正式向蓝光光盘协会提案,经过了蓝光光盘协会在美国和日本进行的两轮技术评估,最终获得正式通过  之前蓝光的音频标准有美国杜比和 DTS 两个国外技术,今后 DRA 会成为蓝光的第三个音频标准,也在蓝光音频专利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广晟数码还计划今后在国际市场上开始推广 DRA 音频技术并收取专利费  广晟数码董事长钟金松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DRA 今后的专利费具体收取标准,目前还未最终确定,不过肯定会比美国杜比和 DTS 两个标准低。

      DRA 成为蓝光专利之后,通过授权中国本土影碟机企业使用来降低音频专利费,从而降低蓝光影碟机的生产成本,增加厂商利润空间  我们应该注意到上述提到的一站式许可的 9.5 美元专利费,是指蓝光物理规格方面的基础专利,并没有包括音频、视频等应用规格领域的专利也就是说,中国蓝光生产企业今后交纳了 9.5 美元专利费之后,还要交纳音频、视频等其他专利费而 DRA 成为蓝光在音频领域的应用规格标准之一,就有可能使中国企业少交纳音频专利费  除了音频领域,中国本土企业还试图在视频领域取得专利突破目前,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AVS 视频编码标准也正在申请加入蓝光光盘格式,不过还没有最终获批   附录附录中国蓝光高清光盘 CBHD 标准一、CBHD 发展历程2005 年 5 月,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共同向国际DVD 论坛递交提案,建议设立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中国蓝光高清光盘新标准 CBHD;2007 年 2 月,国际 DVD 论坛认可了相关的中国专利和全部系列规范,CBHD 格式标准正式确立;2007 年 9 月 7 日,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CHDA)正式成立;2008 年 7 月 11 日,CBHD 首条母盘制作生产线,在中国唱片总公司旗下的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建成并投产,该生产线可为碟片发行商编辑、压缩、加工 15GBx2 层大容量CBHD 高清节目母盘,与之相匹配的三条子盘生产线,每个月生产能力是 50 万片。

      2008 年 7 月作为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成员,新科、TCL、清华同方等企业已完成中国蓝光(CBHD)碟机的批量上市准备至此,中国蓝光(CBHD)的产业化布局宣告全面完成 2008 年 7 月 25 日,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正式宣布中国蓝光(CBHD)完成产业链布局,宣告中国蓝光高清时代来临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专利的中国蓝光(CBHD)庞大产业链全面启动2009 年 2 月 CBHD 标准得到了美国华纳的支持华纳在华的发行合资公司中录华纳总经理方东林表示,在 2009 年计划以 CBHD 的格式发行至少 100 部大片2009 年 4 月 22 日,中国蓝光 CBHD 标准获国际 DVD 论坛认可两年之后,中国高清光盘产业推进联盟正式发布了 CBHD 的高清碟机和磁碟据了解,目前已上市的 CBHD 高清碟片不超过 55 元CBHD 播放机为 TCL 和新科两个品牌,价格约为 2000 元左右CBHD 和国际蓝光高清标准相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它也因此得到了工信部的支持二、CBHD 介绍CBHD 是中国蓝光高清光盘的英文缩写,CBHD 标准有只读类光盘和 CBHD-R 光盘两种CBHD 物理层面上采用与 DVD 完全相同的 0.6*0.6(mm)的结构和工艺,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4-6 调制编解码。

      在应用层上将采用强制支持中国自己的 AVS 影音与 DRA 音频标准,同时采用自主开发的导航技术,而在版权保护方面,采用目前国际通行的 AACS 及自主研发的 CDRMCBHD 的主要技术指标同蓝光光盘(BD)光盘的比较表:CBHDBD采用的激光蓝激光蓝激光单层容量15GB25GB双层容量30GB50GB实现双层的成本低高视频分辨率(最大)1920×1080(1080P)1920×1080(1080P)主要视频压缩编码Mpeg2/AVC/VC1/AVSMpeg2/Mpeg4/AVC/VC1主要音频压缩编码Dolby/DRADolby/DTS/DRA 版权保护技术AACS+CDRMAACS由上表可以看到,CBHD 的容量虽然比 BD 小,但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达到 30GB 的容量在采用 AVC/VC1/AVS 等视频编解码时,15GB 的容量就可以满足 135 分钟高清视频播放的要求因此,CBHD 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三、CBHD 生产工艺我国目前已有各类 DVD 光盘生产线上千条,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正是鉴于这个原因,CBHD 在研发初期即考虑了与 DVD 的兼容性CBHD 和 DVD 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兼容的物理格式,它们的生产工艺相互兼容。

      CBHD的母盘制造设备同 HD DVD 的母盘设备基本一样,只需改动其中的调制解调软件即可,该设备还可以用于 DVD 母盘的生产CBHD 的光盘复制设备同 HD DVD 完全一样,可以采用全新的复制设备也可以对现有的 DVD 复制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对现有 DVD 生产设备而言,用较少投资就可以改造用来生产 CBHD,很快形成 CBHD 的产业基础,产品进入市场时间也可大大提前资料显示,投资一条 BD 生产线需要 300 万美金,庞大的投资和专利费用对中国的相关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目前国内企业生产中国蓝光(CBHD)碟片,只需在原有的生产线基础上稍作改造即可,不必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四、CBHD 技术专利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无法掌握 DVD 的核心技术专利,使我国企业每年要支付巨额专利授权费(每台 DVD 约 20 美元) ,DVD 专利费问题已经成了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失利的代名词下表列出了 CBHD、BD 和 DVD 中专利构成的差异CBHDBDDVD调制编码专利权属我国国外企业机构国外企业机构RF 规格专利权属物理格式伺服规格专利权属国外企业机构将专利放入 CBHD 专利池国外企业机构国外企业机构主要视频压缩专利权属我国/国外企业国外企业机构国外企业机构主要音频压缩专利权属我国/国外企业国外企业机构国外企业机构应用格式导航系统专利权属我国/国外企业国外企业机构国外企业机构 版权保护专利权属我国/国外企业国外企业机构国外企业机构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在 DVD、BD 中,我国的知识产权是零。

      而在 CBHD 中,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五、CBHD 的知识产权管理CBHD 的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包括格式与商标的授权使用、专利授权和专利费收取问题1.格式与商标的授权使用CBHD 的格式是在原 HD DVD 基础上增加了部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组成其物理格式部分已经作为 DVD 论坛的正式标准颁布经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CHDA)和 DVD 论坛的共同授权,CBHD 的格式与商标的授权通过北京京科兴技术咨询有限公司(BOC)采用一站式的方式进行而无论是 DVD 还是 BD,这种授权都由国外公司管理2.专利授权和专利费收取由于 CBHD 的物理格式部分已经被 DVD 论坛批准为正式标准,按照 DVD 论坛的章程,得到格式和商标使用权的厂商将自动获得其中的专利使用权,但专利费则由专利持有人自行确定为了避免在 DVD 时代多头征收专利费的情况,CHDA 将在国内建立关于 CBHD 的专利池建立专利池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一站式的、公平、合理和无差别的专利授权平台专利池涵盖的内容是在中国境内授权的有关的“必须专利”,必须专利是指按照 CHDA 发布的 CBHD规范,无法回避的、必要的已公布专利或者可实施专利。

      CHDA 将组织独立的专利专家对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的必须性进行评估,然后由必须专利的持有人决定联合许可的条款专利池的管理者由必须专利的持有人推选产生同时设立一个监督机构,暂定名为管理委员会,专门监督专利池管理者行为管理委员会拟由必须专利的持有人、公众利益代表以及被授权人代表三方组成3.目前 CBHD 专利费注意点1)索尼,松下,飞利浦,先锋等均拥有一些 HD DVD 的专利,而因为 CBHD 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在使用这些专利技术,因此这些厂家也会收取 CBHD 专利费SONY 已经发布了对每台 CBHD 播放机收 3 美元左右的专利费2)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CHDA)还没有拿出具体的专利费收取标准六、CBHD 的产业链已经形成1、 节目内容提供及制作 由于 CBHD 中已经引入了 AACS 数字版权保护系统,因此国外的主流大片进入中国已经没有技术方面的顾虑国内的内容厂商对提供高清节目有很高的兴趣,例如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电影集团,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等其中中国唱片总公司还引进了全套的节目制作系统,以目前的配套水平和熟练程度,大约每天可以完成一张高清光盘节目的前期制作2、 光盘设备制造及测试仪器由于 CBHD 同 HD DVD 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原生产或研发 HD DVD 相关制造设备和测试仪器的厂商可以无障碍地转向 CBHD,同时也是他们回收已有投入的现实途径。

      3、 关键零部件制造关键零部件主要是指光学读写头和核心专用芯片CBHD 的光学头同 HD DVD 完全一样,目前有能力制造或研发的企业有东莞新科公司( SAE) ,创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安徽文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日本三洋公司等目前的蓝光高清光盘(包括 BD)都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双芯片系统,单芯片系统预计明年可以问世前端芯片主要解决光学头伺服、信号检测、调制解调编解码、误码校正等功能;后端芯片主要实现导航、数字版权保护解码、数字音视频解码、音视频输出等功能目前能提供 CBHD 前端芯片的厂商有 3 家;能提供后端芯片的厂商有 3 家4、 播放机整机制造目前积极参与 CBHD 开发的厂商主要有江苏新科公司,深圳 TCL 公司以及同方股份有限公司5、 认证检测体系认证检测体系的建立对 CBHD 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该体系的核心是相关的认证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已经是 DVD 论坛的视频播放机的认证实验室,稍加扩充就可以成为 CBHD 的播放机认证实验室;盘片制造商中影集团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经同美国 Crest Digital 公司合资,美国 Crest Digital 公司本身就是 DVD 论坛的盘片认证 A 级实验室,他们表示愿意在中国建立同样功能的认证实验室。

      此外,我国台湾的工业研究院更是同时具备播放机和盘片的认证实验室资格,他们目前是 CHDA 联盟的理事单位,也表示愿意帮助在大陆建立认证体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