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飘》分析美国早期女性主义.docx
6页以《飘》分析美国早期女性主义 王莹莹摘要:1936年问世的《飘》,其中的主角斯嘉丽,敢爱敢恨,个性鲜明,坚强勇敢,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成为美国早期女性主义的代表作者米歇尔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出斯嘉丽这一角色女性意识的觉醒斯嘉丽的一言一行只是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及利益的考虑,是无意识的、自发的考虑这样自发女性意识的觉醒,正体现了美国早期女性主义的特点——女性经济地位的崛起与女性人格上的独立,也正因为这样的描写,让《飘》成为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关键词:《飘》 早期女性主义 斯嘉丽:I712:A:1009-5349(2017)15-0083-021936年问世的美国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作者玛格丽特特米歇尔用优美生动的文笔刻画了一个敢爱敢恨、个性鲜明、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斯嘉丽,其追求爱情、平等、自由的个性成为美国早期女性主义的代表作者通过斯嘉丽这一角色,表达了自己追求女性自主权利,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思想,其对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美国女性主义文学起源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女权主义,以星火燎原之式蔓延到美国作为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1848年7月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赛涅克福尔斯村召开的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要求美国宪法赋予女性公民选举权。
这是当时妇女运动争取政治平等权的主要目标第一次妇女大会以后,女权主义者们拉开了美国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序幕,1860年,美国有14个州先后通过州法明确规定妇女拥有财产权,1920年,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正式生效,美国妇女终于拥有了平等的公民选举权[1]轰轰烈烈的美国女权主义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女性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趋于成熟总的来说,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主要包括这两个内容:揭露性别歧视与总结女性创作特征具体而言,西蒙波娃认为“女性主义不同于阶级斗争,是专门为女性问题而奋斗的主义”;吉尔曼则认为“女性主义是全世界妇女的社会觉醒”;凯特将女性主义总结为:“反抗世界上一切强行阻碍女性享有自由的斗争 然而,无论人们如何解释女性主义,均认同一个前提:“必须改变女性长时间处于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2]二、《飘》中女性主义的展现玛格丽特米歇尔生活在男权意识强烈的美国南方农场,从小深受男权主义的压迫在她的宏篇巨制《飘》中生动地刻画了南北战争早期,美国南方社会中女性的种种不平等地位书中描述了当时上流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许:“结婚前,女孩子们必须温柔、可爱、漂亮。
结婚后,别人会期待她们能照管好一个有着一百多号人的家,包括白人和黑人然而书中主角斯嘉丽充满了叛逆精神,无论是参加宴会时前不愿意填饱肚子而被黑人嬷嬷责骂,还是得知她的心上人阿希礼要与玫兰妮结婚时敢爱敢恨的情感宣泄,抑或是为了报复阿希礼与查尔斯结婚,均展现出与当时美国南方庄园上流社会认同的淑女形象不同之处斯嘉丽结婚两周便成为寡妇,她对当时社会对寡妇的限制与束缚表现出种种不满,并不顾世俗的眼光,在服丧期参加了为前线战士举办的义卖活动并与瑞德共舞一曲这些都是她叛逆性格的具体展现斯嘉丽的女性意识不仅体现在她不顾世俗眼光、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行动上,还体现在她独立的女性意识上无论是在南方军队撤出亚历山大城而玫兰妮即将分娩之际,斯嘉丽果决地帮助玫兰妮成功生下孩子,还是在带着玫兰妮回到塔拉家园面对洗劫一空的家园时斯嘉丽对命运的不屈服,均展现了斯嘉丽与同时期女性截然不同的女性意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达到了巅峰为了保住塔拉庄园,她可以与妹妹的男友结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她可以不顾社会舆论,雇佣犯人、与男人竞争、赶着马车在城里做生意她从一个任性妄为、贪图享受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撑起庄园的当家人。
她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为生活真正的强者正如她童年好友所说:“斯嘉丽曾经挂在脸上为了讨好男人而呈现的温柔甜美的表情不见了,她曾经最为熟悉的,仰头讨好男人的神态也全然消失了,现在的斯嘉丽身上有一种威严的神气,不再为任何一个男人而活的自信、果敢的气质斯嘉丽的种种蜕变,正是体现了美国早期女性主义中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追求独立人格、展现自我价值等方面的追求三、从《飘》中看美国早期女性主义作为一部杰出的女性主义作品代表,《飘》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艺术形象——斯嘉丽斯嘉丽这一角色的成长历程,很好地展现了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自身女性意识的觉醒玛格丽特米歇尔从小生活在南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一个女权运动家,一生都在为争取妇女解放及妇女的政治权利而奋斗良好的教育与母亲的影响加上生活在改革、动荡年代并一直活跃在新聞界,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出了她的不朽之作《飘》,也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当时美国早期女性主义的发展1)女性主义思想的觉醒19世纪美国南方社会对上层女性的要求是:婚前要漂漂亮亮,像个贵族小姐一样,每天的任务就是穿衣打扮、参加舞会,要展现“南方淑女”的雍容华贵正如《飘》一书前面所描绘的十二橡树烤肉宴会,女性作为男性世界的依附者完全丧失了基本的自我意识,完全以男性的价值取向为自己的行为指南,稍有僭越就是大逆不道。
然而斯嘉丽却无视这一切,她勇敢,叛逆,敢爱敢恨,她不光是一个会与男孩子们一起爬树、骑马、扔石子的女孩,她还是一个敢于向自己心爱人吐露心声的女孩当得知阿希礼已经与玫兰妮订婚后,她毫不掩饰的愤怒正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体现2)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南北战争给美国南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迅速发展《飘》中斯嘉丽女性意识的迅速发展也发生在这一时期南北战争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塔拉庄园再也不是她的避风港,为了保住塔拉庄园,为了生存,斯嘉丽下到棉花田里摘棉花、做饭、挤牛奶,甚至还打死了一个北方士兵,并巧妙地骗过了其他北方士兵与南北战争前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任性小女孩相比,那个曾经穿着漂亮摩洛哥皮绿舞鞋,眼睛中闪耀着盈盈目光的小女孩逐渐长大,日益勇敢和坚强, 从中可以看出斯嘉丽女性意识的发展而后她开始经营木材厂,随着木材厂的生意蒸蒸日上,斯嘉丽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女性不能干的,没有什么是女性干不好的从斯嘉丽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革对美国妇女的影响——再也不做传统家庭中的木偶,再也不受丈夫的制约,大部分女性开始冲破身上的种种枷锁,追寻自身的价值,争取独立自主的权利3)女性主义中的人格独立与经济独立。
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地位提升和独立自主的权利,必须要做到人格与经济上的独立因此,追求个人独立与经济独立是女性主义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在《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斯嘉丽无论是在人格上还是经济上都能做到独立自主正是这样的不惧世俗的眼光,独立自主的个性,让她在战后的废墟中重建家园无论是经济上的独立还是人格上的独立,都是对当时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男权主义的挑战[3]四、结语享誉文坛的《飘》并不是一部女权主义文学作品,他只是一部女性文学作品作者米歇尔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出斯嘉丽这一角色女性意识的觉醒斯嘉丽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的一言一行只是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及利益的考虑,是无意识的、自发的考虑这样自发女性意识的觉醒,正体现了美国早期女性主义的特点——女性经济地位的崛起与女性人格上的独立,也正因为这样的描写,让《飘》成为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参考文献:[1]魏旭峥.《飘》中郝思嘉的女性主体意识浅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143-145.[2]郑海燕. 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8(9):134-137/[3]高学群.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的人物形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7):48-51.责任编辑:杨国栋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