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中国成立前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干部教育的方法、特点与启示.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989691
  • 上传时间:2022-07-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8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中国成立前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干部教育的方法、特点与启示    徐鹏 赵庆菊摘 要:从延安大学发展而来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是一所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班性质的干部学校在1949年6月至1953年3月近四年的时间里,学校通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强化审查学员历史、借助各种文娱活动形式、注重劳动教育、开展爱校教育等方式方法开展干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呈现出三个特点:继承了陕甘宁边区干部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干部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这些做法为当下干部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Key: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干部教育;方法;特点;启示D23 A 1001-0475(2020)02-039-06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军解放了西安城为了适应全中国特别是西北地区解放形势的迅猛发展,加快培养新中国政权建设急需的大批干部人才,5月2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后文简称为“西北局”)发布《关于加强训练大批新区知识分子的决定》,将原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和延安大学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同时从延安迁往西安,并规定该校的主要任务为:大量吸收和短期培训青年知识分子,然后分配至西北各省工作;还负责训练一部分初解放的旧人员。

      [1](P.357)任命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马明方兼任校长,李敷仁为副校长(1950年4月,西北局免去马明方的兼职,任命李敷仁为校长)根据这一决定,6月25日,延安大学原总校与韩城分校合并,正式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后文简称“西北民大”)[2](P.255-256)9月21日,经过紧张而短暂的招生宣传和前期准备工作后,在学校暂定的校址——西安西关南火巷西原裕秦纱厂旧址举行了第一期学生开学典礼,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等领导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举办西北民大的历史意义[3]西北民大一期的学员分为五个部,其中一部暂住西北大学,二部住在校部,三部住在西关东北新村和东关的一所中学四部设在山西省解县,为财经干部训练班,属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直接领导五部是住在新城东边“群众堂”(西安人民大厦址),1950年11月培训了两期旧公职人员后停办1949年8月兰州城解放后不久,创办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后发展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和西北民族学院)学校成立时由西北局直接领导,随后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不久后改由文教委员会领导10月中旬,由于西安城内校舍紧张和粮食供应困难,一部、三部迁往泾阳县的永乐店,校部、二部迁往高陵县通远坊。

      1951年初在五部停办后的干部基础上在高陵通远坊重建四部”,重建后的四部培训了两期共五个班的干部[4](P.34)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建设,西北地区政法系统干部少、质量差的状况亟需改变,西北局于1953年3月28日作出《关于改变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性质与加强西北局党校的决定》,将西北民大改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并限定当年6月底必须完成西北民大的结束工作据“一直在校任秘书室主任,亲身经历了这所学校的所有重大活动,并对教学宗旨、教学内容、人事变迁、学校风格等方面比较了解”的吕夷先生统计,西北民大从1949年6月25日正式成立到1953年3月改组(当年6月实际工作才结束)的近四年时间里,“共培训干部12 890人(兰州分校与山西四部不计在内)”一、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干部教育方法的历史考察在系统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西北民大在继承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培养青年知识分子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知识结构的变化,其干部教育方法呈现出这一历史时期特有的样态一)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西北民大“从第一期开始就提出了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要为教学服务的口号” [5](P.52)。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教材建设西北民大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工作,教师编写的教材都要经过教学研究会议集体讨论研究,确定教材的观点、分析与重点,并拟定有重点启发性的课堂讨论题目1952年9月19日,时任副校长刘端棻在全校第七次干部大会上明确提出“要严肃地对待教材问题”,具体提出了“三个要求”和“三个照顾”,即要求教材要简明、正确、实际;教材要照顾知识体系、照顾学习期限、照顾学生水平[5](P.49)二是引进教学方法除了利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外,西北民大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引进苏联的成功经验——习明纳尔教学法(习明纳尔是英文单词“seminar”的音译,是一种专题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最早由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发明,流行于苏联,后被中国旅苏留学生引进中国)由于强调课程内容要少而精,所以组织领导好学员的课堂讨论就成为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习明纳尔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有领导,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关于课程内容的讨论,而这种讨论,与会前不经系统的准备、讨论时又缺乏领导下的小组讨论会,是又很大不同的” [6](P.129)1953年2月5日,刘端棻在全校第三次教学研究会议上,不仅总结了三年来课堂讨论的经验,还明确对课堂讨论法提出三点要求,即“四反四要”“三注意三不怕”和课堂讨论的主席(教师)责任。

      [5](P.51)对教学方法的引进,使得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质疑问难,气氛活跃三是重视教学总结西北民大非常重视教学经验总结宏观层面,各部各种专业班次每期都有教学工作总结;微观层面,每门课程学完之后也有学习总结1949年12月,在第一期开学后仅两个多月,学校就作了《两月半教学工作总结》,第一期培训结束后,对教学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后来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学研究会议,重点是研究各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据统计,在学校存在的三年多时间里共召开了3次全校性的教学研究会议这对于改进教学组织领导,贯彻以教学为中心和“一切围绕教学”的方针,克服教学上的一般化与盲目化,加强教员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起了极大作用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优良的学风,也是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1950年9月,时任西北民大的教育长刘端棻在《一年来教学工作总结》中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总结为三个具体方面首先,理论要联系理论本身实际理论本身是实践的综合,在说明理论时,一定要结合产生理论的实际说明,不能用抽象的原则去说明原则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首先讲清理论原理,不要急于联系或胡乱联系各种实际问题应引导学员首先弄清理论本身实际。

      只有掌握了‘理论武器,才能应用这个‘武器 [5](P.266-267)教师如果不能体验与领会理论产生的实际,就不能有说服力地去讲授理论其次,理论要联系革命实际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认识革命实际,也只有联系了革命实际,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理论,并达到改造思想的目的最后,理论要联系学生思想的历史实际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取材、举例讲授问题,才能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5](P.48-49)三)重视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重视时事政策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理论联系革命实际的问题,更好地加强干部思想改造和教育刘端棻指出:“有的干部认为无时间学习时事,而放弃了时事教育,是非常错误的 [2](P.213)针对此现象,1950年12月1日,他为西北民大的校刊——《民大生活》撰写了社论《严肃认真对待今天的时事学习》12月16日,他又以《民大生活》编者的名义撰写了《答同志问》一文,进一步强调理论教学应当与当前政治实际相结合从1951年开始,西北民大各部各期都把时事政策学习列入教育计划与正课一起加以重视,一般都规定每日保证1小时时事政策学习时间,定期作时事报告,定期举行时事测验,并且以教务科为主导,成立由各班学习助理员参加的时事学习指导小组,以加强对同学时事学习的检查与领导。

      1951年10月19日,西北民大第二次教务科长联席会议通过校长批准的《关于时事政策学习的决议》,要求:“时事政策教育应密切与理论联系教学相结合,既一方面注意以当前时事的现实事物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运用基本理论观点分析说明当前现实事物,把它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这样,既加强了理论的战斗性,也加深了学工人员对当前时代的认识 [7]为了加强对《决议》精神的贯彻,《民大生活》第三十九期重刊了此《决议》,强调“希各单位负责同志和全体学工人员注意研究贯彻”[8] “通过时事政策学习,使学生及时了解了国内政治动态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世界风云变幻和各国革命人民争取和平事业的光辉前景,解决了学生在正课学习中没有得到解决的许多思想实际问题,促使教学工作获得更大的效果 [5](P.49-50)此外,西北民大还积极引导学生对学校周边的居民进行时事宣传教育四)强化审查学员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西北民大新入学的留用人员和青年知識分子的政治面貌、历史情况比较模糊,学校针对此情况开展了“忠诚老实”运动和利用学习总结的方式,引导学员自觉地向组织说明自己的思想、政治和历史问题,这在改造学员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1950年1月15日,《民大生活》发表社论,动员学员“卸下包袱、愉快前进”。

      1952年12月,西北民大第23次校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今后了解(审查)学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经常了解(审查)学生的学习、思想以及个人的历史实际,是保证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正确分配使用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对学生历史情况的审查(不应忽视了解其在解放三年以来的工作与学习中的表现),根据教育要求,着重考察其在当前学习中的思想觉悟变化与学习态度,进行综合的并有重点的研究,以丰富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发挥更大的教育效能,从而最后达到全面掌握其德才、正确分配使用的目的 [9]由于思想动员工作做得比较深入细致,西北民大各期学生的历史了解审查都比较完善五)借助各种文娱活动形式从延安大学文艺工作室发展而来的“民大文工室”,为了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对学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演出了许多有教育意义的剧目、快板、相声等节目,每逢节假日、开学、毕业都有群众性的文娱晚会、舞会,并对学校所在地的高陵县、泾阳县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据统计,西北民大文工室先后为学员演出“各种形式、类型的节目达一百多个,约演出一千多场次(每月最少演出15场),观众约八十多万人次” [11] (P.258-259)。

      此外,学校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购置了必要的体育用品,开辟了体育场地,举办了两届全校体育运动会开展这些文娱活动,不仅是为了丰富学员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思想教育,寓教于乐吕夷观看了话剧《在新事物的面前》后,认为“这个戏是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与艺术水平的”,使他感动的是“薛志钢敢于大胆负责的工作精神”三部二班的学员周新认为“薛志钢那种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给了我思想上很大的启发”[12]而且,文娱活动对于参与演出的学生也是很好的教育与锻炼在话剧中扮演薛志钢的丁明认为:“在这次扮演薛志钢的过程中,使我在很多地方都受到教育,其中单就学习一项已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我也下了决心要向他学习,首先要使我的理论学习逐渐做到‘蹋实(应为:踏实,笔者注)两个字 [13](六)注重劳动教育西北民大非常重视劳动教育每年夏季和秋季都会组织学员帮助学校附近的群众开展夏收和秋收仅以吕夷先生编写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大事记》统计,就有6次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也会组织学员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例如第一期结合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劳动创造世界》一章,组织全校员工参加迁校建校劳动,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使学员们真正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的含义,从而建立了劳动观点” [4] (P.41)。

      西北民大一部、三部的办公室、宿舍、教室都是上一期学员动手修建的当时“国民经济正处在恢复阶段,比较困难,但当时提倡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