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docx
16页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友好联盟 B.共同敌人 C.保持独立 D.汉人的压迫(3)上述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曾又名《___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___文学作品,选段中A名字叫___________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2.(8分)默写诗句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4)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5)《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我国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为了保护好身边的文化遗产,我校八年级组织了“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现状】(1)小明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有所发现,制作了以下调查表请你简要概括其主要信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遭破坏因素调查表年份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游客不文明洪水、地震、风蚀等行为等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202045.7%54.3%202137.4%62.6%202228.9%71.1%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为了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我就此发出倡议:大家可否增强保护意识,争当遗产守护人?第一,我们要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了解;第二,_____________;第三,主动对所见到的有损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力所能及的劝阻或举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最大限度地留住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文明史精髓的物质和精神!倡议人:小明2023年2月8日①以上倡议书中有一处表达不得体,请你作出修改:将______改为______②请在横线处补充倡议书内容,注意不与上下句重复:______二、阅读与鉴赏(共43分)(一)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4.(2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一“孤”字突出了南轩松不同凡俗的形象B.颈联通过写阴凉处生出的深绿青苔,反衬了松树的高大浓密和年岁之长C.诗中“清风”烘托了松树的苍劲,为下文蓄势D.诗歌借物抒怀,通过描绘诗人所见“孤松”之景抒发自己如松之志5.(2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的妙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4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乙】微之①,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②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③如此!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④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时饥饱此一泰⑤也江州风候稍凉,湓鱼⑥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⑦记每一独往,动⑧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者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节选自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注释】①(微之)即作者好友元稹②(欲)将要③(离阔)阔别,久别④(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⑤(泰)安适⑥(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江,今名龙开河⑦(殚)尽,全⑧(动)动不动、常常6.(2分)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前 有 乔 松 十 数 株 修 竹 千 余 竿7.(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负势竞上( ) ②猛浪若奔( )③多类北地( ) ④随意乱书( )8.(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大抵若是,不能殚记9.(3分)简要概括文章第三段中“一泰”、“二泰”“三泰”的内容每条不超过四个字)一泰二泰三泰10.(3分)最能概括【甲】【乙】两文山水之景共同特点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甲】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山明前茶①55岁那年,老印染工徐师傅退休了,回到他离京杭运河很近的老家回家第二天起邀请他重操旧业做印染行当的人,就没断过,但邻居总听见老徐扯着大嗓门:“快把你的礼物拎走,开这么多小印染厂做甚?平白无故搞出那么多污染我老了,而今只愿每天能在河里钓鱼,钓上来的鱼自己敢吃②老伴劝他对客人和气些,他眼睛瞪得跟长坂坡上的张翼德一样:“脾气不刚,怎么轰得走这些死乞白赖的家伙?你不晓得,我以前见过那许多小印染厂排出来的水,红的绿的蓝的,上面浮着一层油膜别说鱼了,水鸟不小心沾上那油膜,几天就死了不处理就排放,政府不让,没良心的就半夜偷着排这将来得花多大的力气来治理?我如今老了,至少可以不去造孽③隔了些时,老徐却出山了,去帮萍水相逢的王老板搞蓝印花布作坊老伴笑话他“讲话不算数,这会儿又肯染布了?”老徐急了:“你自己到作坊里来看,咱用的啥颜料,有白花的地方盖的是黄豆粉和石灰调成的浆,染缸里的染料是蓼蓝,原本就是野生的中草药,不相信?你换上胶靴,随我来看"④老伴真随他去了运河边的作坊那是一个简陋的院落,宽绰的厂房中依次排列着十口巨大的染缸,除第一口缸盛着清水外,其余九口,盛着一模一样的蓼蓝染液⑤徒弟们依照老徐的指导,将镂空花版铺在深润的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黄豆粉和石灰调成的浆,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这工序,与当年的雕版印刷,原理几乎是一样的。
防染白浆刷好后,缓慢晾干,让白浆长到布的肌理中,然后就到了老徐大显身手的时刻⑥他动手将布一层层围绕到绸架上,每层布之间留有均匀的空隙,缠绕好的布,像一个八角形的巨型灯笼,徒弟们用滑轮,慢悠悠地把“灯笼”浸入池水中第一次是清水润布,从第二个蓝池子里出来,“灯笼”就变成淡淡的绿色,几分钟后,蓼蓝颜料氧化,布就变成浅蓝色:透风半小时,让颜料在布的经纬间“长牢”了,将“灯笼”上下颠倒,入下一个池子老徐解释说:“天然植物染料,容易沉淀,绷架上下颠倒,是布帛染色均匀的关键九遍染色之后,布被摊放晾晒,氧化还在继续⑦空气中弥散着蓼蓝的药香,布的蓝色逐渐变得老成这种老成之色,难以形容,它是沧桑的,又不失纯真烂漫:它是厚实又沉静的,却又不失野性活泼之味⑧布晒得透透的,老徐开始与老伴一左一右,拉扯布面,防染浆面就这样扯松了,把它们轻轻刮掉,入水清洗,就只见蝴蝶飞舞、飞鸟衔枝、云朵变幻、花果累累自然的生气,就从高高悬挂在竹竿上的晾布上飘下来,随风鼓荡⑨半天下来,老徐和徒弟们的手和脸都变成蓝色的了,衣服也是蓝的,眼睫毛上染着黄豆的粉灰,却是白的老伴与他端着大海碗,坐在工坊门口吃饭,初冬的太阳暖融融照着,晒到骨头缝里像泡温水一样舒服,老伴看了一眼老徐的碗:“饭量比儿子还大,你这算返老还童了?”⑩老徐以筷子指天,笑道:“你瞧不见这活计的分量?”是的,这由半空中悬挂下来、瀑布一般的蓝印花布,都是老徐用竹竿一挂又一挂地挑上去的,那几十斤重的湿布,可都是体力活。
然而,这活计干得舒心顺意,老徐刚退休回乡时那两个松塌塌的腮帮子,如今都长出鼓鼓的肌肉来了呢⑪老徐说:“要谢谢那些肯用蓝印花布的人,那些开茶楼民宿、书坊面馆的人,那些拿蓝印花布做布包帽子的人,是他们让我这一胳膊的力气,又派上了用场选自《羊城晚报》2020年12月13日,有改动11.(4分)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完成下表情节发展拒绝染布小作坊②作坊染布④“老徐”的心情①______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