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政治《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 3 3 期末复习 易混易错学识点总结 第一课 1.地主阶级和农人阶级的冲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冲突,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冲突,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 (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我国确实立 (到 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根基,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实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复兴创造了物质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其次、三课 1.党要履行好承受的国家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依法执政) 2.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展) 3.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5.党的思想领导表达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培养高素质干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创办组织) 6.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7.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全面,根基是从严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根基在全面,关键在,要害在治 8.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根本方式 依法执政) 9.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10.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完全一致的内容不同) 1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思想创办摆在首位政治创办) 第四课 1.在我国公民当家作主,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公民没有决策权) 2.我国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不能直接,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加入行使国家权力 3.监视权是公民的根本政治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根基和标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表达了民主与专制的辩证统一去掉"辨证'两个字) 5.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全民性民主具有阶级性,不存在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 6.我国修改民法总那么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供给了坚实的政治保证,证明我国从法理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民法供给了制度保障,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经确立了 第五课 1. 人大具有质询权,人大代表拥有提案权,立法权抉择权 (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提案权,人大有立法权,抉择权) 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视权全国人大)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根本) 4.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表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举民主) 5.我国的人大和政府是相互制衡或牵制的关系相互制衡或牵制属于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我国人大和政府是监视与补监视的关系,即政府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视) 6.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视机关。
人民检察院) 7.人大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行使最高立法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人大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严格执法,人大代表不能行使立法权 第六课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视与被监视的关系 (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彼此监视的关系) 2、协商民主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那么遵守宪法和法律) 3、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视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 4、民族对等意味着要消释民族区别民族对等就是各民族政治地位对等 (民族对等与民族区别并不对立,不会消释民族区别,民族对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享有对等的权利 5、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民族区自治区的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人民政府) 7、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导,自我服务,自我监视的基层政权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8、崇敬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扩大基层民主) 9、村委会或居委会议论抉择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村民会议或居民大会) 第七、八课 1.政府要依法执政,严格司法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才能现代化 ( 总目标是创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创办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对等,就要反对特权和轻视,是无区别的对等对等允许合理的区别) 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以法律为主、道德为辅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务必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5.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全体法律都要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只有良法才能最) 6.健全法律实施机制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改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7.政府务必高效,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改为:清廉) 8.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是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实时有效的法律接济改为:创办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第九课 1.科学立法要使法律符合宏大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 (符合国情和实际 ) 2.在我国,宪法和民法总那么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根本的法律依据。
(立法法) 3.科学立法应做到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权力与责任完全分设 (相统一、相对应,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 ) 4.全面履行职能是模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严密的执法程序) 5.在法律实施体系中,权力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 行政机关) 6.行政执法要恰当地行使自主处置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那么 自由裁量权 ) 7.公正司法,就是司法活动的结果表达公允正义过程和结果 ) 8.严格执法是维护社会公允正义的结果一道防线公正司法) 9.推进公正司法,务必坚持公民司法为公民,依靠公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公民权益 人民 ) 10.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创办,弘扬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 7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