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管理ppt课件.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77617856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6M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管理1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药物外渗定义原因上报处理2 了解药物外渗的定义•2014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定义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定义•药物渗出药物渗出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管腔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渗药物外渗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管腔外的周围组织3 环境因素流程因素患者因素器材,药物因素医务人员因素药物外渗药物外渗的原因4 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因素药物因素•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浓度•PH值等•当药物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的应急能力,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5 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原因•患者因素(血管因素)患者因素(血管因素)•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症等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肿瘤病人因长期输液化疗,使血管脆性增加,输液过程易出现局部渗液•反复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对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管壁弹性下降,变细变硬,管壁变薄,当注射药物的浓度增加时,血管腔内压力增大,血管难以承受从而导致药物渗出6 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原因•患者因素(解剖因素)患者因素(解剖因素)•肘窝及关节处血管滑出时不易发现•小关节处的血管则较细,皮薄,脆性大更易滑出血管,手腕和手臂上的神经和肌腱较多,药物外渗可能损伤神经和肌腱;•患者在穿刺过程中过分紧张,引起血管痉挛或滞针,使穿刺失败致血管壁损伤•年龄疾病等因素年龄疾病等因素•中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壁弹性降低•疾病致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改变7 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原因•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技术因素技术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选择血管不当,下肢静脉瓣较多,血流缓慢•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针眼按压不准确等•确定针头是否在血管内的方法不正确(即反折针头,挤压输液管看有无回血,在挤压过程中冲击力大,易造成药物外渗)•正确方法:先关闭调节器,然后再慢慢打开调节器,在逐正确方法:先关闭调节器,然后再慢慢打开调节器,在逐渐打开调节器的过程中,如果针头在血管内则有回血,这渐打开调节器的过程中,如果针头在血管内则有回血,这种方法用力均匀,对血管的刺激小,不易引起药液外渗。

      种方法用力均匀,对血管的刺激小,不易引起药液外渗•责任心 巡视,交接班等8 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原因•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因素•药理知识药理知识•腐蚀性药物能引起组织发生水疱甚至坏死•丝裂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腐蚀性药物外渗后与核酸结合,会引起组织发生长时间水疱和溃疡,坏死溃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伤及周围肌肉、皮肤、筋膜及韧带,甚至神经系统,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易发生感染和败血症9 药物外渗的原因药物外渗的原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环境温度较低时,血管痉挛收缩•流程因素流程因素•血管评估、选择流程、巡视流程、交接班流程10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的处理•外周静脉(外周静脉(PVC))输注引起的外渗处理输注引起的外渗处理•停止输液,尽量回抽残留药物,评估药物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及渗漏处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范围•通知主管医生查看外渗局部皮肤•抬高肢体或注射部位48H,避免局部区域压力过大,局部损伤皮肤受压,24H内局部用50%硫酸镁或冰袋冷敷,温度4-6℃,每隔15分钟更换,以降低药物活性,减轻局部肿胀,但植物碱类(奥沙利铂)不能冷敷.•遵医嘱局部封闭(长春瑞宾需bid,连续3天)11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的处理•封闭的范围大于渗漏区•深浅最好在渗漏区底部,不可过浅PS:对注射部位应观察并做记录,包括外渗发生的时间,估算药物外渗的量,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的主诉及局部体征等12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的处理•中心静脉(中心静脉(CVC)给药引起的外渗处理)给药引起的外渗处理•患者一旦感觉CVC部位有不适、疼痛、烧灼感、肿胀胸部不适或输液速度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输液•如果是皮下埋泵,应正确评价针头的位置是否合适,回抽渗出液,如果无法吸出,则拔出针头,从皮下抽吸残留液,给予适当的解毒剂•通过埋泵输注解毒剂应避免液量过多引起局部压力过大,注射后及时封泵,评估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及累及范围;必要时摄胸部正侧位片,确定渗液的原因及影响范围。

      13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的处理 观察局部皮肤、血管的变化,班班交接,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诉,做好心理疏导,观察时间不得少于10天详细记录外渗的药物、范围、时间和处理方法,填写护理风险事件报告单交护理部,科护士长以上人员给予跟踪指导14 药物外渗后组织坏死的处理药物外渗后组织坏死的处理•有水疱形成者避免水疱脱皮•如出现局部坏死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局部组织损伤达到浅Ⅱ度至浅Ⅲ度时,注意避免感染,促进渗出液回吸收,选用水凝胶类敷料,含水分丰富,可提供湿性伤口愈合环境,吸收少量渗液,溶解坏死组织,减轻疼痛•局部组织损伤达到深Ⅲ度时,应防止痂下感染,局部给予细胞生长生物因子,促进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生长,予以切痂植皮•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15 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的处理•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在发泡性药物引发的静脉炎或皮肤坏死中具有较强自溶清创能力,能选择性清除坏死组织,吸收大量渗出液物质,加快血管再生,减轻疼痛,同时透气不透水,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低氧张力,毛细血管生成快,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使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加快渗出物吸收,促进正常结蹄组织再生有利于组织复原•肝素钠软膏肝素钠软膏能有效控制发炎病灶,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使病灶局部血流通畅,代谢改善,从而使红、肿、痛和炎症消失•如意金黄散、湿润烧伤膏如意金黄散、湿润烧伤膏16 静脉炎的分级静脉炎的分级•《《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分级分级•0: 无临床症状•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无疼痛•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静脉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的静脉•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有或无水肿,静脉索状物形成,可触及静脉的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17 静脉炎的分类18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静脉炎的临床表现•触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疼痛•化脓•可触及静脉条索19 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PICC/留置针最常见•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发红、肿胀、疼痛或条索状改变•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局部的硬结•常发生在置管后2-10天20 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原因•留置位置不妥•微粒物质:玻璃屑、橡皮屑、金属屑•使用穿刺工具不当:型号、材质、穿刺针•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操作技术 静脉反复穿刺及PICC置管时止血带、送管过程、手套等21 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预防预防微粒的预防微粒的预防输液的具体操作环节1.切割玻璃安剖 “非易折型”安剖,割据痕小于1|4,开启前安剖颈用75%的酒精消毒2.抽吸药液:避免安剖倒置,针头置于安剖中间3.尽量减少对瓶塞的穿刺次数4.尽量减少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22 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预防预防•掌握导管的留置时间掌握导管的留置时间•输液指南输液指南•外周静脉留置针72-96小时和外周中长导管7-49天应拔出,如疑有污染,出现并发症或结束治疗时,应立即拔出,静脉输注腐蚀性药物,留置针当天穿刺,当天拔出。

      •留置针套管短,在穿刺静脉过细或静脉内留置过短时,不易留置23 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预防预防•处理方法处理方法•抬高上肢•湿热敷|赛肤润•利百素喜辽妥软膏•如意金黄散•50%硫酸镁湿敷•理疗24 细菌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穿刺点红、肿、热、痛•局部硬结形成•局部化脓25 细菌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原因原因手卫生患者免疫力低无菌操作不严格贴膜潮湿、污染换药不及时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当静脉输液的相关物品26 细菌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预防预防•PICC置管前局部皮肤清洁消毒•无菌屏障•及时更换PICC贴膜27 细菌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处理处理•穿刺点涂百多邦•PICC固定改用纱布覆盖•有脓性分泌物时穿刺点细菌培养•必要时遵医嘱全身使用抗生素28 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置管侧上肢肿胀•皮肤颜色发绀•彩超显示有血栓形成29 化学性静脉炎•原因原因•药物的酸碱度•药物的渗透压•处理处理•局部外敷30 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做好患者宣教•输液期间穿刺手臂尽量减少活动•告知患者进行自我观察•加强营养3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3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