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世绘美人画与现代服装画中女性形象的表现艺术.doc
6页浅析浮世绘美人画与现代服装画中女性形象的表现艺术【摘 要】 文章介绍了浮世绘与浮世绘美人画的特点,分析了服装画的艺术表现特征,探讨了现代服装画美女形象塑造的文化理念指出浮世绘美人画是描写女性美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它给我们的启迪是:服装画女性形象的塑造应具有深度的创意;服装画女性形象应是民间化、社会化、时尚化、通俗化的艺术形象;服装画女性形象塑造手法是多元化的;服装画女性形象塑造应带有情境之美,当然也带有商业化性质关键词】 浮世绘美人画;现代服装画;女性形象;塑造;艺术在多变的社会时尚中,美女形象都是永恒的主题,以女性为题材的造型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重要性许多造型泛着人类自身纯朴稚拙的美的光辉,至今令人赞叹不已就绘画来说,在描绘女性题材的艺术形式中,浮世绘美人画个性尤为突出因此通过对浮世绘美人画的思考研究,我们可以透过其时代内容的陈述,了解其间环境、时间、空间等条件所扮演的意义和艺术创作手法,从而可以对我们的现代服装画女性美的形象表现、创新,提供更广泛的发展思维。
[1]一、浮世绘与浮世绘美人画1、浮世绘浮世绘中,所谓的“浮世”,语出自佛教用语,意思就是“尘世”、“俗世”它是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17世纪初—19世纪中叶)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描写风景、武士、游女及百姓的风俗人情此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描绘“浮世”的歌舞伎和花街柳巷的风俗,它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浮世绘的特点是以木版印刷,大量生产,价钱廉宜,并易于购买起初,市场上仅有单一墨色印的画(墨折绘),但不久出现了赤版,以红为主色,再加印黄和绿,在日本绘画史上打开了新的境界后来,浮世绘技巧的制作由十七至十九世纪间不断翻新,丹绘(tanie)、红绘(benie)、红折绘(benizurie),也有采用金、银以及洒云母粉等技巧,使浮世绘的技巧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成功地归入日本主流艺术之中2、浮世绘美人画(江户美人)浮世绘美人画是浮世绘表现内容之一浮世绘美女多为艺妓,画中除了琴棋书画内容外,梳头、洗脚、裁衣、更衣、沐浴、焚香、调情、甚至卖柴火的女行商皆可很美地入画早期单色版画时代,菱川师宣画美女是最早赢得喝彩的18世纪中叶,由于歌舞伎的繁盛、木版技术的进步以及浮世画深受人们欢迎,这一时期浮世绘美人画达到最盛期,描写当代美女,是浮世绘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
画美女而闻名的六大美人绘画大师铃木春信、鸟居清长和喜多川歌磨、溪斋英泉、五渡亭国贞、大苏芳年,他们都能绘画出非常雅致而美丽的日本女性铃木春信的美人画主角是天真无邪的少女,歌磨以半身像心理和体态描绘显示着理想美而称绝,清长美人画的主角许多都是已婚妇女,画风明朗、健康,毫无病态美人的娇柔做作19世纪初,三代歌川丰国(国贞)强调了各种女性的不同特征,同时创造了双目上斜、鄂突细小型的美人画面,被称为狐脸猫背的变态美在表现姿态美的同时,注意协调环境美,获得完整的画面此外他表现的某种成熟女性的风韵颇获青睐,评论家认为这是江户末期颓废美的象征铃木春信的美人绘,都富有日常性,画中通常是复数美的娇柔做作另外,鸟居清长画的美人,身高都很高,双腿修长,这跟当时的美人绘画风迥然不同[2]3、浮世绘美人画的特点从历史发展状况,我们不难看出浮世绘美人画的特点:其一,流利自由的线描趣味其二,平涂勾线的装饰技巧,仅突显色彩和线条机能其三,画面呈现不具景深的绘画性,具有概念性、暗示性的空间其四,追求绘画性的二维空间,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画家们极力追求三维立体感和画面景深效果,摆脱传统绘画的束缚其五,夸张的肢体表情富有戏剧性张力,女性形象身高高挑,双腿修长,具有变形美的意味。
其六,清晰浓艳的色彩搭配其七,平民文化性格,题材通俗唯美,吻合大众市民口味,彰显艺术大众化及普遍性价值[3]其八,人物题材,寓意生活化、优雅化,强调浮世绘人像、静物及风景等为主,倾向于悠游的一面,描绘出纤细、优雅的生活品味其九,价格低廉,方便大众收藏其十,大胆直叙的内容情调,艺术形式颇具异国情调,符合求新求变的艺术家需求灵感二、服装画的艺术表现特征现代服装画按用途主要可以分成:时装画、时装效果图、时装插画、流行时装画等时装画以表现时装为主题且注重艺术感染力,并能反应流行趋势服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绘画时装效果图是一种概念,快速的设计思路的捕捉,用图勾勒,是一种说明性质,而在国外,时装画、时装插画、流行时装画的目的是起到宣传推广作用,一种理念的传达从绘画艺术出发,它们更加注重人物着装的描绘,突出表现设计点,充分体会着装人的状态,追求人物的神韵与情趣,感情气氛融合,使看画者产生不尽的想象它表现的种类常以女服为主导,通过女式时装表现对女性美的一种形象塑造,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三、现代服装画美女形象塑造的文化理念浮世绘美人画在日本绘画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大量的浮世绘作品流传欧洲地区,也影响后印象派、新艺术、先知派等的众多欧洲艺术家。
例如:梵高vangogh(1853-1890年)和高更gauguin(1848-1903年)均放弃西洋传统重视三度空间的写实风格,追求纯粹线条和色彩探讨为主的表现手法;1863惠斯勒「瓷国之姬」,1876莫内「和服妇人」这些绘画以生动活泼的笔触冲破了一切伪善的律条而描写人,描写人自身的活动,描写他们的理想和欲求,这是日本美术史从中世走向近世的一个转折点现在已是21世纪,文化多元化时代,女性形象审美在社会环境下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服装画艺术女性形象该如何发展呢?显而易见,我们可以从浮世绘美女画中得到一些启迪第一,服装画女性形象的塑造应具有深度的创意,不断开拓表现女性生活的广阔领域,它应是自身美的体现,带有着浓厚主观热情的色彩,是一种直接情绪的表达,同时在对于她们颜面和体姿的生理状貌表现,也更应注意她们的思想行为,道德精神方面的深刻传达表现,通过明净如清水、纯洁如珠玉的女人描写去净化人们心中的偏见和丑陋第二,服装画女性形象应是民间化、社会化、时尚化、通俗化的艺术形象,在思维捕捉、精神方面,应不同于中国文人画风的境界钻研,塑造时装美女形象应避免全盘贵族化,奢化的风气,而应主要体现一种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女性形象,具有中国气息的女性形象。
第三,服装画女性形象明显带有商业化的性质,这一点类似于我国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月份牌美女形象,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一种商业与艺术兼顾合作的风气,有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审美欣赏倾向,一种平民化艺术的文化思维第四,服装画女性形象塑造手法是多元化的,但其也应合理利用浮世绘二元空间平面处理的手法,条勾勒,上色搭配、情景处理,能够形成本民族特质的风格,而不只停留在表面的二维空间浅层次的雕凿第五,服装画女性形象塑造应带有情境之美,整体合协,长卷式、故事情节式的风格,更应注重调子,画面处理时能够创造不同的意境表现,增加感人的力量四、结语艺术空气是自由的,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养份,才能获得新的生机,不同文化间的时空交融更能衍生出新的面貌历史(下转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