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考试题分析.doc
3页2014九年级第一次联考思想品德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利辛中学政治组 一、试题分析 (一)总体分析:本次试题能够贯彻新课改理念,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探究、体验、创新,有利于实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要求二)试题结构:本次考试形式为开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7题,总分80分分值和题型与中考要求相一致考查内容涵盖了“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板块,考查较为全面 (三)试题特点:1、依据课标和考纲,考查目标明确本次试题依据课标和考纲,考查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具体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如第15题情境二:晓强购买山寨的想法属于什么心理;第13题漫画《沟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出道德问题,生动活泼;第14题考查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第17题突出了对国情问题的考查四大层面,三维目标,考查目标明确且全面2、既紧扣教材,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体验生活试题多处着眼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又导入大量时事,紧密地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现象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价值导向作用明显,如“马航失联”事件,“秦火火”事件,提问的切入点联系教材,考虑到学生知识储备,从而让学生有话可说。
3、体现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关心家乡发展本次试卷能够立足本地,就地取材,联系我省当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第10题,巢湖生态湿地建设,第16题和谐安徽建设展示了安徽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意识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第1-4时政题失分较多,有的学生甚至全部出错其它的第7、8、10小题错误较多,主要是审题不清,概念模糊,知识欠缺以及缺少解题技巧所致2、非选择题部分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考场用书,随意答题,和时间分配不合理以致试题不能完成第13题第一问学生回答较规范准确,第二问能够查阅到,失分较少第14题第一问学生对行为评价的问题练习较多,失分较少第二问少数学生审题不清,易答成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不能和材料结合起来,使答案走偏,造成失分第15题情境探究题,学生回答内容太多,抓不住关键点如“在购买的问题上,晓强的正确的做法是:”学生连同理由一起作答,使答案缺少了准确度第16题第三问学生回答做法时,与教育无关,说明学生开卷查阅资料技巧需进一步改进第17题第一问学生由于审题不清,把取得成就的原因答成了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二问写赞扬改革开放的标识不够准确,少数学生书写标语与改革开放无关。
第三问我感觉学生的答案比试题参考答案还要好些本次试题答案有个别地方值得商榷二、复习建议(一)研好考纲考纲是命题备考的依据和方向,教师熟悉考纲才能站在一定高度上科学备考,才能提高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二)调好心态教育学生端正心态,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消除对开卷考试的认识误区,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三)选好资料题海战术不是好方法,资料一、二本足够了如何选?选什么?怎么用?是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缺少时效的资料只能浪费老师的时间,挥霍学生的青春四)讲好练习学生失分的诸多问题需要克服,就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果专门去练习某种题型,学生会感到枯燥,效果较差在平时的学生作业或试题评讲时,把一些方法技巧贯穿进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