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41中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秃顶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中,成年男性表现为秃顶,而女性表现正常下图是某家庭秃顶的发病情况依图分析,下列错误的是A.Ⅰ-2是纯合子 B.Ⅰ-1的基因型不可能为bbC.Ⅲ-2基因型为Bb D.Ⅲ-3儿子秃顶概率是1/22.三类有机物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据上表内容不能做出的判断是 ( )A.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的比例不同有关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与体内氧化不完全相同D.相同质量时,脂肪储存能量最多3.在双链DNA分子中,与胞嘧啶(C) 配对的碱基是( )A.腺嘌呤(A) B.胸腺嘧啶(T) C.尿嘧啶(U) D.鸟嘌呤(G)4.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中的三种物质。
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化学元素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B.物质甲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物质乙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物质丙是RNA5.为探究小麦根、芽对生长素类似物敏感性的差异,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8天后分别测定小麦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NAA浓度/ppm1010.10.010.0010.00010芽长/cm0.644.747.276.866.746.225.75根长/cm0.632.375.726.606.686.125.97A.每组实验需处理多粒小麦种子,然后获得根、芽的平均长度B.低于最适浓度时,NAA对根的促进效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C.0.1ppm的NAA对根、芽的作用效应体现了NAA作用具有两重性D.促进根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芽,根对NAA的敏感性大于芽6.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用自花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C.“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D.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茎秆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 9 号、6 号染色体上。
已知 B 基因容易转移到 9 号染色体上,且这种变异不影响同源染色体正常配对及配子的可育性,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___,组成 A 基因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经复制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____(在/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2)将纯合的非糯性高秆植株与糯性矮秆植株进行杂交得到 F1,F1细胞中 B 基因的位置可能存在如下三种情况①已知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品系的遇碘液变棕色用碘液处理 F1 代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该现象可以证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分离②若 F1 细胞中 B 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请写出 F1 与纯合糯性矮杆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③若 F1 细胞中 B 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 F1 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8.(10分)请回答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相关问题: (1)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并且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表达和发挥作用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_____键。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部分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____、复制原点等 (3)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单体是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填过程)合成mRNA (4)用两种限制酶XbaⅠ和SacⅠ(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的Ti质粒是如图中的____9.(10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A是 (填“C3化合物”或“C5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 (填“低”或“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10.(10分)如图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A~E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细胞为原核细胞,则图中不可能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字母)若为棉花的叶肉细胞,则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有________(填字母)2)直接决定⑦中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的是________在同一植物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⑦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3)若④为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则④进入线粒体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需要消耗ATP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常用、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回答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问题(1)如图为人体内肝细胞及其内环境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的体液.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其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____。
A.② B.④ C.⑤ D.⑥(2)如表为人体内几种体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Na+K+Ca+Mg+Cl﹣HCO3﹣HPO42﹣/H2PO﹣蛋白质甲1425.02.51.5103.324215.0乙1474.01.251.0114.0272.31.0丙101402.510.3525122947如图中c与表4中____(甲/乙/丙)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判断的依据是c中_____A.K+ 比b少 B.Na+ 比a多 C.蛋白质含量比b高 D.蛋白质含量比a高(3)人体中细胞外液的酸碱度通常接近中性,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细胞外液酸碱度稳定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4)如图中可按箭头①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_____;按箭头③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____①糖原 ②呼吸酶 ③CO2 ④尿素 ⑤O2⑥葡萄糖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秃顶是由显性基因B控制的,BB为秃顶,bb正常,而Bb在男性中表现为秃顶、女性中表现为正常。
题目详解】A、Ⅰ-2是正常男性,基因型为bb,A正确;B、已知Ⅰ-2基因型为bb,若Ⅰ-1基因型为bb,则后代基因型为bb,即后代儿子和女儿都正常,与图示不符,B正确;C、由于正常男性Ⅱ-1的基因型为bb,所以其秃顶儿子Ⅲ-2基因型为Bb,C正确;D、已知Ⅱ-1基因型为bb,Ⅲ-2基因型为Bb,则Ⅱ-2基因型为Bb,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Bb或bb,则Ⅲ-3儿子秃顶(Bb)概率=1/2×1/2=1/4,D错误2、A【答案解析】表中信息显示:同质量的三类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能量,但不能说明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错误;组成三类营养物质的元素比例不同,可能导致它们氧化分解时耗氧量不同,B正确;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为CO2、H2O和尿素,在体外燃烧的产物为CO2、H2O,因此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C正确;同质量时,脂肪释放的能量最多,说明其贮存能量最多,D正确3、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要求考生掌握DNA复制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掌握氢键的形成题目详解】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它们在DNA分子中以氢键形成碱基对。
综上所述, D正确,ABC错误4、D【答案解析】图中的C、H、O、N、P都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A正确;题图显示:物质甲和丙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但甲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丙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据此推知,甲、丙依次表示磷脂、DNA,磷脂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排布,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D错误;乙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是细胞膜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说明乙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正确5、C【答案解析】据表分析,NAA对芽的促进作用在0.01ppm时最大,推测芽的最适浓度在0.01-1ppm之间;NAA对根的促进作用在0.001ppm时最大,推测根的最适浓度在0.0001-0.01ppm之间,据此分析题目详解】A. 实验的次数越多或者实验的组数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所以每组实验需处理多粒小麦种子,然后获得根、芽的平均长度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A正确;B.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根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001-0.01 ppm之间,而芽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1-1 ppm之间,B正确;C. 与对照组相比可知,芽在浓度1ppm时抑制,根在0.1ppm时抑制,两重性反映的是不同浓度激素或激素类似物对同一器官的不同效应,0.1ppm的NAA对根、芽的作用效应没有体现NAA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D、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根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001-0.01之间,而芽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1-1之间,因此促进根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芽,根对NAA的敏感性大于芽,D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