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及趋向.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81448878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42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及趋向—Research Progress and Its Eniightenment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llocation 湛东升/张文忠/升丽/虞晓芬/党云晓作者简介:湛东升(1987-),男,安徽寿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 向为城市与区域开展,E-mail:zhands@126. com,浙江工业 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23;张文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i甚丽,通信作者 (1985-),女,四川绵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居住环境 研究,E-mai 1: chen 1 icas@foxmai 1. corn,北京联合大学应 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虞晓芬,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 院杭州310023;党云晓,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开展 研究院杭州310018原发信息:《地理科学进展》(京)2019年第20194期 第506-519页内容提要:公共服务设施是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与人民美好生活愿 望的重要构成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主题 有所差异,国外研究主要关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区位选 择、可达性、空间公平和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国内研究 更加重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布局、可达性、空间格 局、社会分异、居民需求和满意度以及配置影响因素等内 容。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析,论文认为中国城市公共 服务设施配置研究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空间规 律、社会公平、绩效评价和空间优化等方向研究通过对 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进展的理论总结与评 述,以期促进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提升与科 学实践1.4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经济效应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社会经济 效应也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按其实际效用划分,城市公共服务 设施配置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以划分为客观效用和主观效用两大类在客观效用方面,一些研究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设 施配置对房价或地价的资本化效应,揭示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边际 效用价值(Glaesener et al , 2015 ; Jang et al , 2015)还有很多研究探 讨了公共服务设施建成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身体健康、肥胖率和学业成 绩等个体客观效用的关系(Williams et al , 2014 ; Ekkel et al , 2017 ; Schipperijn et al , 2017)o Coombes等(2010)关于英国布里斯托的案例 研究发现,公园可达性与公园使用率具有正相关,较高的公园可达性对居 民体力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肥胖发生几率。

      Chi等(2013) 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了美国县域层面食物环境、社会经济变量与肥 胖的关系,结果发现一个地区的便利店占仓储店比例与肥胖具有正相关, 而自然舒适物与肥胖呈现出负相关性主观效用是从以人为本视角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绩效进行综合考 量,重点关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效应随着新 公共服务理念的兴起,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越来越重视为公民服务的意 识,公共服务设施建成环境对居民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影响开始成为最 新的国际研究热点Cao等(2016)对美国明尼苏达双子城居民居住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公园和开敞空间、邻里平安和邻里外貌对居住满意度具 有重要促进作用Spyratos等(2017)使用众包位置数据对欧洲城市设施 服务评价的结果显示,四方位置数据的签到数量与欧洲晴雨表调查的居民 满意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还有学者考虑了居民个体层级和地理背景因 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共同影响Weziak-Bialowolska(2016)运用多层次模 型分析了欧洲79个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共交 通、文化设施、零售商店可用性、绿色空间、空气质量、居民诚信度、公 共参与和行政效率等城市背景特征具有显著影响。

      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经济效应是国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的重要领 域,但大多数研究从客观效用视角强调了城市公共服务配置产生的社会经 济影响,而基于居民主观效用视角探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居民满意 度和幸福感效应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丰富和深入2国内研究进展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开展和对城市开展质量的日益重视,国内城市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并在公共服务配置的优 化布局、可达性、空间格局、社会分异、居民需求和满意度分析、影响因 素等主题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践提 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2.1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国内学者也较早关注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布局问题,其研究内 容相对宽泛,涉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规划策略、配置标准分析和区位分配等多项内容很多规划学者通过剖析国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问题,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的规划策略胡畔等(2010)通过对南 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基于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的乡村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空间布局原那么陈婷婷等(2015)分析了广州市海 珠区城市居民健身场所布局的公平性,指出了规划响应策略。

      任晋锋等 (2012)总结了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问题并提出建议 又煤探索差异化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可以为各地城市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实践提供量化的科学参照武田艳等(2011)从理论上探讨了中国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设置的具体准那么,包括适用性、动态性和 弹性等内容陈伟东等(2007)在对中国城市社区服务设施需求和供给现状 分析基础上,参照已有的国家和地区设计规范,提出了中国城市社区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建议还有学者对特定地区或特定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标准设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量化分析(宋志英等,2008 ;李军等, 2013)区位选址分析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的核心内容,可以为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选址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公共服务设施区位选址 和优化布局的常用方法为区位分配模型和Voronoi方法彭永明等(2013) 在分析P-重心模型和P-中心模型的优劣势基础上,对P-重心模型进行了 改进,并验证了改进后的P-重5莫型比传统P-重心更能适合中国农村小学选址韩增林等(2014)通过区位分配模型中的最小化阻抗模型和最大化 覆盖范围2个模型比拟分析,提出了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设施的 优化配置方案。

      武文杰等(2010)运用Voronoi多边形算法探讨了北京市中 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优化配置比拟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关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的学科分化 特征较为明显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重点关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问 题和配套标准设置,进而提出规划策略和建议,多采用定性的描述方法; 人文地理学科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研究更加擅长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 选址布局分析,青睐于GIS空间分析等定量方法的运用2.2 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是衡量其空间公平及服务水平的常用测度指标国内学者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领域的研究进步较快,尤其是在医院、学 校、公园绿地和养老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 究成果吴建军等(2008)基于人均医疗资源分配、就医的最近距离、选择 医院的机会、重力模型及改进的重力模型等不同空间可达性模型,详细分 析了河南省兰考县各行政村的医疗设施可达性特征汤鹏飞等(2017)利用 改进潜能模型方法评价了湖北省仙桃市的小学可达性空间特征李浪姣等 (2017)根据深圳市建筑普查数据和细粒度的人口健,分别从住房、社区 和街道等不同空间尺度分析了深圳市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的可达性。

      陶卓 霖等(2014)运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北京城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 达性上述研究对象主要以单一类型设施分析为主,仅有少量学者对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进行了综合研究(蒋海兵等,2017),虽然国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研究的开展较快,但研究对象仍主 要集中于单一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关于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 综合分析和比照研究相对缺乏;国内研究关于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MAUP)对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估结果的影响还缺乏足够重视;国内公 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研究的空间单元尺度一般较大,多采用街道或乡镇 空间单元,近期由于城市居住小区建筑位置以及百度和高德网络地图出行 服务API等计算方法的开放共享,基于精细时空尺度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 性研究也正在逐步兴起2.3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对当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产生深刻影响国内 学者从不同空间尺度探讨了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格局宏观视角 的研究重点关注公共服务设施质量的区域差距有研究说明,:与中国社 会经济开展水平类似,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也呈现出从东部沿 海到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征(韩增林等,2015)。

      还有研究重点分 析了不同省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空间格局(李彬等,2015 ;史卫东等, 2015)微观视角的研究主要分析城市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其中城 市公园、餐饮超市、金融设施和文化设施等空间分布成为关注的焦点(于绍 璐等,2010 ;刘辉等,2013 ;陶晓丽等,2013 ;王士君等,2015)也 有研究全面分析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高军波,周春山等,2011),近年来,随着城市大数据获取的方便和应用方法推广, 也有学者采用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数据对城市功能区(池娇等,2016)和商 业设施空间结构(王芳等,2015 ;吴康敏等,2016)进行识别,进一步深化 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也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研究 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规律的认 识但目前国内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集聚特征的研究仍相对较少薛东 前等(2014)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分析了西安市 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关联模式和热点集聚区王结臣等(2016)运用 Ripley's K函数方法探讨了南京市ATM网店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铁站 点的空间依赖关系。

      准确识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是解读其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和促 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前提国内现有研究主要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格局的描述分析为主,针对其分布空间规律特征的挖掘还较为缺乏, 同时也较少关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集聚区识别和类型区划分2.4 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分异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社会公平性的关注相对较晚随着中国 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日益加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内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社会公平研究才逐渐兴起尹海伟等(2008)详细阐述 了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的技术方法和考前须知高军波、周春山 (2011)研究了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社会分异性,发现广州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突出,并呈现出明显的高收入地区集聚态 势另有学者分析了南京市不同社会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特征,结果表 明南京市主城区5个社区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较高,不同区位居住 区由于开展基础、开展阶段、小区入住水平和大型交通设施建设等条件不 同而表现出差异化特征(王兴平等,2014).由于国内城市社会空间汇总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也有局部研究利用 问卷调查,从居民个体视角关注了不同社会经济属性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 使用和满意度的社会分异。

      田莉等(2017)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调查 访谈数据,比拟了外来社区和本地社区的公共设施供应水平,并研究了公 共服务设施供应和居民满意度的关系张景秋等(2007)通过对北京中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