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小儿脱水的分类总结.docx
3页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小儿脱水的分类总结 1.脱水程度反映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丧失量,一般依据精神、神志、皮肤弹性、循环状况、前囟、眼窝、尿量及就诊时体重等综合分析推断常将其分轻、中、重三度 (1)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5%以下(30~50ml/kg)患儿精神正常或稍差;皮肤稍枯燥,弹性尚可;眼窝、前囟轻度凹陷;哭时有泪;口唇黏膜稍干;尿量稍削减 (2)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5%~l0%(50~l00ml/kg)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担心,皮肤枯燥、弹力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黏膜枯燥i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削减,脉搏增快,血压稍降或正常 (3)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l0%以上(100~120ml/kg)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冷淡,昏睡甚至昏迷;皮肤灰白或有花纹,枯燥,失去弹性;眼窝、前囟深度凹陷,闭目露睛;哭时无泪;舌无津,口唇黏膜极枯燥;因血容量明显削减可消失休克病症,如心音低钝,脉细而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等 2.脱水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转变,常用血清钠含量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脱水时,由于水和电解质(主要是钠)丧失的比例不同,据此将脱水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三种类型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少见 (1)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主要是Na+)以血浆含量浓度成比例丧失,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内,血清钠浓度为l30~150mmol/L临床上最多见于呕吐、腹泻、进食缺乏等缘由所致损失的体液主要为循环血容量和间质液,细胞内液无明显转变由于肾脏可以调整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使体液维持在等渗状态,因此临床所见的脱水多属等渗性 (2)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损失量比水多,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低,血清钠l30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临床上多见于养分不良性慢性腹泻、补液时输人大量非电解质溶液、慢性肾脏疾病、充血li心力衰竭病儿长期禁盐并反复应用利尿剂,以及大面积烧伤损失 血浆过多者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水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外液容量削减更明显,同时消失细胞内水肿(包括神经细胞水肿)临床特点为脱水病症比其他两种类型严峻,更易发生休克患儿可有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烦躁担心、嗜睡、昏迷或惊厥等神经系统病症 (3)高渗性脱水:电解质损失量比水少(失水比例大于失钠),血浆渗透压高于正常,血清钠>l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临床上多见于病程较短的呕吐、腹泻伴高热、不显性失水增多而给水缺乏(如昏迷、发热、高温环境、呼吸增快)、口服或静脉注入过多的等渗或高渗液、垂体性或肾性尿崩症、使用大剂量脱水剂等患儿由于细胞外液量削减,其渗透压增高,水自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使细胞外液量削减得到局部补偿,故在失水量相等的状况下,脱水征较上述两种脱水为轻,循环障碍病症也不明显,但在严峻脱水时亦可发生休克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和细胞内脱水,患儿呈现黏膜和皮肤枯燥明显,烦渴、高热、烦躁担心、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严峻者消失神经细胞脱水、皱缩,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裂开出血,亦可发生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