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长恨歌(修改)(1)(1).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301780154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长恨歌(修改)(1)(1) 浅析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特点 指导教师: 张 碚 姓 名: 黎 长 静 学 号: 122022311120669 专 业: 艺术硕士声乐演唱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期末论文 黎长静 浅析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特点 指导教师 张 碚 黎长静 艺术硕士声乐演唱 [摘 要]通过文章,让读者对比全面的熟悉和了解《长恨歌》的内容题材、创作意图等同时也提到了“中西方”音乐结合本文就清唱剧〈〈长恨歌〉〉在创作背景、创作意义、创作技法等方面,举行了阐释与分析; 通的见解和斟酌,进而更进一步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艺术 [关键词] 长恨歌;创作意义;创作艺术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 192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系,是我国近代重大影响的作曲家。

      毕业作品管弦乐序曲《怀旧》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在30年头大多数属于高水平的层次,1931年起创作了多首抗战歌曲,如《抗敌歌》、《旗正飘飘》流传最广,他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他在艺术歌曲方面创作造诣很深,主要作品有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等1934年与萧友梅等人创办《音乐杂志》,1937年辞去教职,专事编写专业教材他还主持并实际参与编写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材》(共6册)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黄自对中西音乐史与和声学都有大量的研究,怅然还来不及写完专著就过早逝世了 一、黄自创作《长恨歌》的动机 《长恨歌》写于1932年,当时,正值抗战前夕,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炎热 - 2 -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期末论文 黎长静 之中其时,韦瀚章和黄自均为20多岁的热血青年据韦瀚章先生回忆:“1932年时的中国局势可说颇混乱,‘九 一八’与‘一二 八’事变后,大家的爱国心绪可说达于沸点,我们当时选取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并不是想针对某一个人,而是想指出政治不清明,就会引起民族灾难。

      写作《长恨歌》的动机,一方面是由于音乐教材的需要,一方面是受了当时当地,亲自体验环境所鼓起的猛烈民族意识的鼓舞——“我们都梦想中华民族文化能够持续发扬”当时,黄自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了七个乐章,第四、第七、第九乐章——没有连忙完成,料不到就此成了永远未完成的作品 ① 二、《长恨歌》的创作手法 (一)布局形式的创作 1、《长恨歌》采取乐章式的细致布局 《长恨歌》整体布局是以中国的诗词贯穿其中,原本十个乐章分别为(一) 仙乐风飘四处闻:混声合唱,写华清官中轻歌曼舞,“霓裳羽衣曲”巧妙飘逸,一片盛世景象二)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部合唱与男中音、女高音重唱, 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盟誓,款款深情三)渔阳鼙策动地来:男声四部合唱,写安禄山起兵造反,攻打潼关四)惊破宽裳羽衣曲:男声朗诵,黄自原曲缺,由林声翕补遗写成男声朗诵曲,朗诵以“霓裳羽衣曲”的音乐为衬,管弦乐的伴奏富于戏剧性,营造出“变生肘腋、边臣造反”的效果五)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四部合唱, 写六军的愤懑心绪,有增无己,终究喊出“可杀的杨贵妃”六)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写杨贵妃与唐明皇袂别,杨贵妃如泣如诉的歌声凄楚哀婉。

      七)夜雨闻铃肠断声: 黄自原曲缺,据韦瀚章忆记,黄自原设想写成独唱曲,但林声翕以为不宜在上一曲独唱后再配置独唱 (八)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三部合唱,写杨妃死后成为仙子,于蓬莱仙岛中优游,祥云掩拥,香雾迷茫 ① 韦瀚章:祖籍香山县翠薇,是我国的第一代从事现代歌曲创作的歌词大师 - 3 -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期末论文 黎长静 (九)西宫南内多秋草:黄自原曲缺,由林声翕补遗作男声朗诵,伴奏的音响包括啜泣的箫声曲调,断续的更漏声响十)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男中音独唱,写唐明皇在萧瑟深官中绵绵哀思,混声合唱描述一片凄怆的情景,独唱的唐明皇款款深情,是一个令人心醉的爱情画面 2、首次采用了唐塔塔清唱剧的形式 本作品采用了西方的清唱剧的体裁形式,生动的表现了中国的题材内容这种采用西方体裁形式来表现中国题材的中西结合方式是可行的;旋律中引进西方的创作手法,并且有着中国作曲创作技法的代表——五声调式。

      这种旋律上的中西结合在《长恨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们之间的结合会将艺术的本质升华,因此,这些所表现的中西结合点是值得我们后人深入研究的和斟酌的但在歌词方面,虽然同样是引用诗词语言来作为清唱剧的歌词,但表现出来的各国文化是不同的,带有确定的差异性,因此这方面的结合又带有确定的限制性和不成行性 (二)作曲技法的运用 1、对比提防民族化和声风格的探索 清唱剧《长恨歌》的问世,为我国大型声乐作品开拓了道路这一创作在艺术构思上,作曲技法上充分表达了民族特色剧中七个乐章各有特色,尤其是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以古朴清雅的音调,把人们带入一个空想的世界 作曲技法上对比提防民族化和声风格的探索清唱剧《长恨歌》不但旋律悠扬唯美,曲调流畅,而且富有极强的民族特点音乐有个别乐章在民族风格的旋律、和声与配器方面黄自由大胆吸取欧洲传统和声功能阅历的根基上举行对以五声性音调为特点的中国式旋律作了和声民族化的探索传统和声的音高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原那么之一是以主和弦为核心,以协和和弦为主体框架,不协和和弦、不稳定和弦表现出一种依附性和务必解决的倾向和声手法根本上属于西欧传统和声的范畴,典型的功能性和声举行与终止式在他的作品中俯拾即是。

      《长恨歌》的创作对民族化的斟酌,也贯穿其音乐实践的全过程,富有独创性,在艺术构思、作 - 4 -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期末论文 黎长静 曲技法等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模范并取得了值得后来者借鉴的名贵阅历贺绿汀 ② 在论及此清唱剧时说:“《长恨歌》是我国最早、最告成的清唱剧,布局严谨,表情深刻,真挚动人更加是其中的‘山在虚无缥缈间’是用近代专业作曲技巧创作的,是纯粹中国民族风格的合唱曲的典范” 2、语言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良好结合与运用 黄自先生分外推崇赵元任先生的语调与旋律精细结合的理论,在创作中他也分外留神怎样才能让词与音乐更加精细的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平、上、去、入(阴平、阳平、上、去)四个音调在平日看似普遍,在诗词创作中诗人却要哦到平仄押韵,在歌曲创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是在歌曲创作中疏忽了歌词的音调,就会让歌曲旋律与歌词的音调不协调不仅不能打入耳众,歌者演唱起来也分外痛苦 赵元任先生提出过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阴’‘阳’‘上’‘去’ 而定歌调‘高’‘扬’‘起’‘降’;另一种是照旧式音韵,如故将字分作平、仄。

      ?平声字用平音以do mi sol为宜,变音时音向低走;仄声字用re fa la si和或一字多音;平仄相连,平低仄高;以上规矩只用在重要字即歌词节奏点上,尤其是韵字黄自由他的 ④ ③ 创作中无不留神这些细节,例如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四处闻》,“杨枝招展”中“杨”字的音调是阳平,所以曲调应杨起来,“枝”字的音调是阴平,歌曲音调理应向上进展,并将这个降C音延长以强调招”字音调也是阴平,歌曲的曲调持续向上进展,并将这个降E音加以延长,突出这个“招”字展”字是上声调,因此音由下向上进展,并停在F音上,并延长至下一拍的前半拍见谱例1) 谱例1 ②③ 贺渌汀: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贺揩湖南邵阳东乡人汉族,我国出名的作曲家、音乐家 蒲芳:《试论黄自作品中的民族因素》,p48-p52,《乐府新声》[J],1984年第3期 ④ 屠锦英:《从语言学角度透视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词曲结合》,p241-p243,《中国音乐》季刊[J],2022年第2期 - 5 -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