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体质类型与育龄期女性原发性痛经发生分布规律相关性思考.docx
3页浅谈中医体质类型与育龄期女性原发性痛经发生分布规律相关性思考 覃钰婷 覃周韦【摘 要】:目的:探讨育龄期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别分布规律及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0名有育龄期女性结合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为原发性痛经组,无痛经组(作为对照),以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四种体质类型中占比较大(P>0.05),并发现痛经程度高低与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四类体质相关性呈上升趋势结论:育龄期女性原发性痛经在中医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体质类型中普遍存在,临床护理应侧重气郁质、血淤质、阳虚质、阴虚质痛经患者的观察和医学干预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体质学说;分布规律;临床干预R563.9 A 1672-3783(2018)10-03--01痛经(dysmenorrhea)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指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我们仅在此探讨原发性痛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接诊的育龄期女性患者120例,分为痛经组和无痛经组,每组50例痛经组患者年龄在18-49岁范围内,平均病程在(8±3)年,痛经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者占(0.46);有痛经影响生活质量程度较小者(0.54);无痛经者年龄在18-49岁范围内,未发生或少有痛经史两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初潮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1.2 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进行问卷调查1.3 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4.1 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痛经组中原发性痛经者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四种体质类型中占比较大,同时,无痛经组在以上四种体质中占比较小两组统计结果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对比:1.4.2 讨论:中医体质辨识是判定个体体质类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与个体差异,制定疾病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
中医体质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灵枢·论痛》中有云“筋骨之强,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炳之痛和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灵枢·通天》中根据人体阴阳盛衰将体质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阴阳和平及“五态”几种体质现代中医体质学说由王琦教授研究提出,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不同的体质类型在形体、生理、心理、病理反应及发病倾向等特征上个有不同表现本次研究结合运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学说,着眼探讨育龄期妇女原发性痛经在各种体质类型中的发生和分布规律,有利于我们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侧重观察和发现痛经患者群体,并从预防角度提前对痛经多发或者预期发生者提供相应医学护理干预,扩大对相关科学的预防保健方法的宣传,从而对好发痛经的群体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痛经患者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参考文献谢幸.妇产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附录杨寅.首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論文汇编.2012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10期健康必读·下旬刊的其它文章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老干部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17例临床分析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行床边视频脑电图监测的临床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