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肖燕读写结合课例(反思)《春》.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3121758
  • 上传时间:2024-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三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论文类别:中学语文 唤醒心灵与激活五官——《春》读写结合教学课例肖燕 :13110288136重庆市潼南区大佛初级中学校摘要:找准读写结合点必能事半功倍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课通过对朱自清的《春》进行段落学用,促使学生明白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呈现给读者,依情选景后要唤醒自己的心灵,再激活多种感官,抓住景物的特点绘景传情,引起读者的共鸣关键词:读写结合点 课例 唤醒心灵 激活感官一、 背景“人们总是在听、读活动中形成语感,然后用于说、写活动,听读是说写的基础1】(p.62)2011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重庆市潼南区正在进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我是该课题的主研人员教研室安排我参加2016年10月的国培送教,教研员明确要求:此次的教学设计一定体现读写结合的主题我选择了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春》,进行了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二、 主题这节读写结合课的主题是:唤醒心灵、激活感官,绘景传情引起读者共鸣。

      余映潮老师认为“在整体理解课文文意的前提下,将阅读教学的内容切入到课文的精彩段落中去”,可以训练学生“学写辞格丰富的段,学写描写细腻的段,学写情感丰富的段” 【2】(p.236)部分学生不明白写景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抒情,写景仅停留在客观的再现景物特点的层面,或局限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内容单一,很难引起读者的心灵共振朱自清先生的《春》是学习写景的经典文本,通过新课的教学,学生对内容已经很熟悉了,教师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作了详细的分析,却没有从多感官写景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这节课我试图结合余映潮老师“段落教学,练读练写”的方法,寻找到一条有效的读写结合途径:从《春》提炼出多角度写景法,当堂练笔,使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三、片段实录与设计意图导入:慧眼观万物,妙笔写春秋!今天,我们就跟着朱自清先生去探寻绘景传情的秘诀一)依情选景1.朱自清选择了哪些景物来写春天?为什么?生:选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人来写春师: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充满生机活力2.依情选景师:境由心生,你有怎样的心境,就会看到怎样的世界朱自清描绘了这么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他当时的心境又如何呢?师:1929年,朱自清的夫人去世,年仅32岁,遗下三子三女。

      这个期间,正值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学生齐读投影:他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心,抵御外界的纷扰《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向往师:这是大自然的春天,这更是朱自清—— 生:心中的春天!师: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人们为了表达愉悦振奋等正面情绪常常描写明丽热闹的景象,如风和日丽、百花争妍、草木葱茏等——乐景人们为了表达悲伤苦闷之情等负面情绪,常常描写落叶凋零、乌云密布、狂风暴雨、浊浪滔天等阴晦清冷的景象——哀景小结:这是我们写景的第一步——依情选景板书】依情选景生齐读:设想自己在当时当地的处境和心情,把自己的生命体验用写景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设计意图】如果只是停留在再现客观景物,不能融情于景,写景往往就成了文中可有可无的摆设,不仅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还可能会冲淡文章的主题在归纳作者选了哪些景物以后,学生很容易找出景物的特点——充满生机活力这时插入写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透过写景的语句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引导学生初步意识到: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呈现给读者 (二)唤醒心灵,激活感官过渡语:依情选景后,又怎样激活感官,绘景传情呢?1.写春草(1)请一名学生朗读春草图:师:我从你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你生命力的旺盛。

      2)提问: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感觉器官来观察春草?生:视觉(写颜色和长势)、触觉(质地)师:他仅仅用眼睛在看,用皮肤在感受吗?生:也是用心在感受师: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作者的用心用情?生:一个“钻”不仅写出了小草的顽强的挤劲儿,还形象地再现了小草顽强生长的过程(拼了命都要长出来)充分表现了小草的活力师: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就像刚落地的——娃娃!多可爱啊这报春的使者——绿色的春草带给人们什么?生:希望师:作者的心情本是沉痛的、苦闷的,看到这“嫩嫩的”,“软绵绵的”小草,心也变得——生:柔软了,温暖了,感受到生命的喜悦齐读春草图,感受小草的生机活力和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3)小结:观察景物要激活感官,更要唤醒心灵!【板书】唤醒心灵、激活感官 【设计意图】激活感官是手段,唤醒心灵才是根本目的通过品读关键词语,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正是把自己深挚的情感融入到对景物形象具体的描写中,才唤醒了读者的内心体验,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写景之前要唤醒内心体验,明确自己想通过写景传达什么心情,这时再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景物,就像一个广角镜头,能把感官和心灵感受到的东西整合起来,让景物焕发出别样的活力和光彩。

      2. 小组合作学习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找出用了什么感官?有什么效果? (1)请一名男生朗读“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师:由春花想到秋实,这是作者的——生:想象2)“花里带着甜味儿”用了什么感官?有什么效果?生:嗅觉表现了花的香3)小结:运用通感,在不同的感官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我们的感官就真被激活了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体会到在写作时,打通多种感官,运用联想想象,才能更全面、更立体的绘景传情3.写雨中人师:写雨中人这段能删吗?为什么?生:不能删没有人,这春的画面就缺少了生气师:冬天有没有这么多人出来活动?这就更能表现春天令人陶醉这是点睛之笔!【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意识到写景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穿插对人物活动的描写,给它锦上添花三)小结师:朱自清的《春》式写景法就是——学生齐读,再记录:依情选景,打开心灵,激活感官,绘景传情四)拓展延伸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 学生齐读,感受塞北春风的特点。

      师:这是不一样的春风,因为地点不同,因为作者写它时的心境不同,这春风就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本文同样运用了多种感官,而且各种感官都被打通,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塞北的春风是怎样的?生:猛烈,充满强大的力量师:就像塞北的汉子粗犷刚烈而朱自清写的江南的春风,就如——生:江南的女子,柔和温婉师:大千世界,真是异彩纷呈啊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描绘这大千世界,传达我们的心情吧设计意图】这个部分借鉴了王君老师的设计,进行对比阅读这个环节运用学习迁移原理,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是对多感官写景法的复习巩固五) 牛刀小试秋意渐浓,大自然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描述这些变化1. 想一想:你的心情如何?选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生:秋叶飘飞、大雁南飞、秋风秋雨、秋实、菊花傲霜、秋草、收获的人群……2.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唤醒心灵,激活感官,绘景传情3.交流展示与点评先请部分学生朗读教师追问:你运用了哪些感官写景?哪句你最喜欢?为什么?然后请各位同学打分,最后同桌交换朗读,猜猜同桌通过写景想表达的心情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也能用慧眼观察万事万物,用妙手写下美好的春秋画卷设计意图】当堂练笔,促使学生及时将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及时将写作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春 乐景一、依情选景 哀景二、打开心灵 视觉、听觉 激活感官 触觉、 嗅觉 味觉四、反思听课的老师普遍认为这节课学生是学有所获的通过对朱自清《春》多角度写景方法的分析,学生掌握了依情选景的方法,从他们的习作看到多数学生开始尝试用心灵去感知景物,运用多种感官去捕捉景物的特点,再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的文字不仅有了色彩、有了声音、有了质感,更有了温度,读来令人感动但是这节课也有很多应该改进的地方第一次授课教学内容偏多,前面讲解分析用时过多,导致学生练笔和展示时间偏少在第二个班时,春花图、春风图和春雨图这三个板块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是展示环节的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朗读习作后,老师的追问虽然紧扣本课文重点,但不如多放手让学生互评互改,更能促进学生对写法的消化吸收在第二个班授课时,增加了根据同桌的写景片段猜猜同学想表达的心情的环节,强化了写景是为了抒情的意识,收效更好此外,本课虽然补充了一篇课外阅读的写景散文《味道》,但内容还是有点单薄。

      还可以多推荐几篇名家的写景散文或写景片段供学生课后阅读,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把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学习吸收到更丰富的养料初中的语文篇目多为语用型文本教材选编的课文往往是某类文体的典型样例,可以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本教师可以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找准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精选一个写作知识点,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通过讲练结合,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法当堂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实现以读促写的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参考文献:[1] 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第一版)【M】.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