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必修五试卷.pdf
12页高三第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必修五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分数:一.《归去来兮辞》检测练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B、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C、景翳翳以将入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2.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引壶觞以自酌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4.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 农人告余以春及 B. 遂见用于小邑 C.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5、词类活用:①瓶无储粟,生生所资②眄庭柯以怡颜③倚南窗以寄傲④审容膝之易安⑤园日涉以成趣⑥乐琴书以消忧⑦或棹孤舟⑧善万物之得时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B.景翳翳以将入景:景色C.乃瞻衡宇瞻:看见D.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B.乃瞻衡宇乃设九宾礼于廷C.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D.门虽设而常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8.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9.翻译下列句子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4)生生所资,未见其术5)求之靡途6)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二.《逍遥游》检测练习1、找出并解释通假字(1)北冥有鱼()(2)小知不及大知()(3)此小大之辩也() (4)而征一国()(5)旬有五日而后反() (6)御六气之辩()2、 一词多义辩 (1) 此小大之辩也()(2) 而御六气之辩()知 (1) 之二虫又何知()(2) 小知不及大知()息(1)去以六月息者也()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然 (1)奚以知其然也() (2)虽然,犹有未树也()(3)未数数然也()3、词类活用(1)彼于致福者() (2)而后乃今将图南()(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4)德合一君()(5)而征一国者()(6)水击三千里()(7)若夫乘天地之正()4.翻译句子①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③、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④、犹有所待者也三.阅读《滕王阁序》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 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B. 潦水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满城尽带黄金甲C. 即冈峦之体势 /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 穷岛屿之萦回 / 穷且益坚 /觉宇宙之无穷2. 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3. 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4. 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译文:(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译文:四.阅读《陈情表》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俯伏思量古代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逗留,徘徊不进的样子C. 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 D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庶:庶民,百姓2. 对“矜”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②不伐己功,不矜己能③愿陛下矜悯愚诚④凡在故老,犹蒙矜育A.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 B. 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相同C. 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 D.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不同3.找出两个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B. 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②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D.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②谨拜表以闻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达作者暂不赴命缘由的一组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③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⑤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⑥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A. ①②⑤B.②④⑥C. 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5.下列句子中,最能使晋武帝答应李密“愿乞终养”请求的一句是( ) A.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B.母、孙二人,更相为命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D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6.翻译(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3)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1.D 2.B 3、D 解析:①来;②而;③把;④因为4、C 解析: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5、B 解析:与例句均为被动句;其余各项均为状语后置二、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三、词类活用:①瓶无储粟,生 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②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③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④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⑤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⑧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二)6.B 解析:“景”通“影”,日光。
7.D 解析: D 项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连词,表修饰A 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 项,副词,于是 C 项,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8.B 解析:“皇帝的故乡”错,“帝乡”在这里应指仙境9.(1)( 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 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到巢中3) 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4) 维持生活需要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5) 求官找不到门路6)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差《逍遥游》答案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而征一国(通“耐”,能)(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二、 一词多义辩(1)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2)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知(1)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2)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息(1)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四、词类活用(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满意)(5)而征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6)水击三千里(名作状,在水面上)(7)若夫乘天地之正(形作名,这里指自然的本性)三 滕王阁序10.C 11.D( 动宾结构 ) 12.D( 虚实结合 ) 13.B( 无恨主之意 )14. (1)里巷之门遍地,吃饭时奏乐,用鼎盛食的人家;大船巨舶使渡口都找不到了,青雀黄龙之轴。
2)天高地远,令人觉得宇宙无穷无尽;兴尽悲来,明了盈亏(兴衰、穷达、生死)皆有天数12 .D(庶:大概,或许 )13 .B(①②均为“自夸”义;③④均为“怜惜”义)14 .C(A.①区区:拳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