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测合一”管理服务平台.docx
40页建设目标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体部署和《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多测 合一”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成国土资发〔2018〕73 号,以下简称73 号 文)要求,针对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的地籍测绘、建设工程规划竣工 测绘、房屋竣工建筑面积测绘、房屋产权面积测绘、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测绘的 5 个中介服务事项,为项目业主、中介服务机构、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中介服务事 项委托管理、合同签订管理、测绘成果审核与成果汇交管理、成果共享应用等管 理功能,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2. 建设规模本次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名录库管理、服务事项管理、项目委托与合同管理、 地籍测绘审核、成果审核、成果管理、监督评价、成果共享应用、信息公开和系 统管理 10 个版块 43 个功能,其中涉及业务审批 4 个,监督监管 9 个、数据交换 5 个、信息查询管理 25 个3. 建设内容(一)名录库管理基于中介网上大厅现有成果实现中介机构库实时同步到工程建设项目“多测 合一”管理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需 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扩展,并建立中介机构注册、申请、审核、入驻名录库的基 本流程,同时将审查结果及名录库信息推送至市大数据办;名录库实现动态管理、 末位淘汰机制。
二)服务事项管理建立服务事项名称、依据等信息目录,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服务 事项目录;针对各个服务事项,建立与资质、人员等信息相关联的一体化准入条 件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服务事项目录与中介网上大厅 的信息实时同步机制三)项目委托与合同管理模块通过复用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中介服务大厅相关功能模块,实现项目业主在竣 工验收阶段对“多测合一”中介服务事项对中介机构进行选择(目前只记录其选 择结果,现阶段暂不涉及选择的标准、过程等信息);机构选择后实现委托结果 或成果的查询、统计分析,并根据委托事项,按要求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合 同的基本信息由业主在“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备案和合同扫描件的上 传,同时中介服务机构对合同信息及上传扫描件进行确认;项目业主、行业主管 部门按要求及合同内容实施合同监督监管;在中介网上大厅的现有功能基础上, 业务委托服务事项时,扩展一次可委托 1个或多个服务事项的功能;建立与“多 测合一”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同步机制四)地籍测绘成果审核、成果审核、成果管理模块 根据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的审批流程、表单等要求建立成果审核和地籍测绘成 果审核流程,利用工作流平台实现岗位、人员、权限、用户等的灵活配置和管理; 实现各行业主管部门成果审核结果及成果数据的自动汇交,并根据各行业主管部 门审核结论按要求生成总结论;成果审核应具有跨部门、跨机构审查的功能;在 成果审核时,各行业主管部门需对中介机构服务内容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结果作 为项目、服务机构、人员等评价依据;对已审核成果,按要求建立分类合理、逻 辑清晰、高效实用的成果目录,实现所有成果数据及其配套文件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成果数据及其相关信息与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中介服务大厅的实时同步 机制。
五)监督评价、信息公开模块 通过复用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中介服务大厅相关功能模块,实现工程建设项目 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等的监督监管和信息公开;对中介机构基础信息、资质 人员信息、项目业绩等信息进行公示公告;对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奖惩、考 核结果进行及时公开;按要求完成相关数据的生产、汇总,并将结果推送至工程 建设项目网上中介服务大厅,由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中介服务大厅进行统一发布展 示六)共享应用与系统管理 建立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行业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一张图”数 据库的成果交换功能,并具有数据查询、下载等功能按照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建设机构、用户、角色、权限的统一管理功能,并 具有可扩展的信息推送、短信通知等功能4. 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 发〔2018〕33 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 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2 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 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1〕99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试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的通知》(川府办 发电〔2008〕176 号)《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府发〔2008〕 58 号)《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成国土 资发〔2018〕73 号)《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成府函 〔2018〕91 号)《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管理规定的通知》(成国 土资发〔2016〕133 号),国土资源局。
5. 标准规范《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关于规范电子政务项目方案编制、评审和 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成大数据办〔2018〕158 号);《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1988);《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7);《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9386-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1833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0);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DB5101T5-2018); 《地质调查元数据内容与结构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部(财建〔2002〕394 号);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2002;《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2;《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2;《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8;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6. 需求方案6.1 需求分析6.1.1 政务目标分析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成府 函〔2018〕91号)要求,按照2018年10月19 日罗强市长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的指示精神,由市国土局牵头负责“多测合一”改革任务, 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本项目依托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 网络传输资源;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统一安全管理平台,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多测 合一”管理信息系统不受网络病毒、木马、入侵、内部人员非法操作等风险威胁 而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存储及备份系统,保障 成果数据的安全本项目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建设目标一)整合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阶段涉及的地籍测绘、建设工程规划竣工测绘、 房屋竣工建筑面积测绘、房屋产权面积测绘、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测绘的 5 个中 介服务事项,合并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量项目,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 田卄甘” 果共享”二)为项目业主、中介服务机构、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中介服务事项委托管 理、合同签订管理、测绘成果审核与成果汇交管理、成果共享应用等管理功能, 满足我市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
以前置机+网闸方式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系统与大数据办、行业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等进行信息交换共享,满足现阶段国土资源工程建设 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信息共享要求6.1.2 服务对象、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6.1.2.1 服务对象分析平台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涉及数据交换或审批的行业主管 部门,包括市国土局、规划局、市房管局等;第二部分是项目业主、中介服务机 构;第三部分是国土资源系统内用户,包括局领导、机关处室、局属事业单位、 各区(市)县局;第四部分是通过政务云资源管理平台为政府机构提供数据共享 服务2.1.2.2 业务流程分析本项目主要包括中介入驻名录库、地籍测绘审核和测绘成果审核结果汇总三 个业务流程一)中介入驻名录库的基本流程是:中介机构在中介网上大厅注册、完善 基本信息,再根据需要,中介网上大厅调用市国土提供的接口完善“多测合一” 准入条件信息(含资质、人员等)并提交市国土审核,市国土按照审核流程(行 业主管部门分别审核)和要求对中介机构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入驻 名录库,同时将审查结果及名录库信息推送至市大数据办二)地籍测绘审核流程根据业务管理需要,由地籍处、不动产登记中心、 规划地籍中心按工作职责和流程进行审核。
三)测绘成果审核结果汇总由市国土汇总市规划、市房管的成果审核结果 并出具最终审核结果,及时推送至市大数据办6.1.3 系统业务功能需求分析本次建设项目将结合大数据办牵头建设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及资源共享系 统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已有模块和功能, 采用复用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 具体需要满足以下功能要求:(一)建设名录库管理、服务事项管理、项目委托与合同管理、地籍测绘审 核、成果审核、成果管理、监督评价、成果共享应用、信息公开、系统管理 10 个 信息管理和审批板块其中服务事项目录管理、服务机构选择、委托成果管理、 合同签订与备案、合同监督等14 个功能模块采用复用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办 已完成的建设成果,整合进入本次建设项目二)与中介网上大厅高度结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信息 系统与中介网上大厅数据高效、实时同步中介机构在中介网上大厅注册、完善 基本信息、信息补录等数据,及时推送至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 统;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审核结果、监管信息等内容及时 推送至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中介服务大厅。
三)为满足成果监管、评价和应用的需要,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管 理信息系统中形成的成果需与政务云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息 系统、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其它系统进行数据共 享与应用6.1.4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本项目服务对象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项目业主、中介服务机构、国土资源系 统内部用户,国土资源系统内用户涉及局机关处(室)、局属事业单位及区(市) 县国土局(分局),办公地点包括市级部门集中办公区、国土局家园路办公区及 相关区(市)县所在办公区 为保信息系统高效、稳定的为各单位提供业务审批服务,本次建设项目需满足如 下性能要求1)总体性能要求普通功能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Is,高并发响应时间小于3s;地图浏览类功 能系统响应时间应小于3s,高并发下应小于5s2) 数据上报及接入服务性能要求 接入服务调用响应时间应在 3s 之内3) 信息系统性能要求系统运行高效,满足约 300 名用户需要,对空间数据和栅格数据调用、浏 览、比对等操作,响应时间小于3s,对属性数据调用、处理响应时间小于Is4) 共享交换系统性能要求 共享交换数据接口服务调用响应时间应在 1s 之内;系统向各个相关部门用户提供查询服务时,3000并发用户查询情况下,查询结果响应时间应小于3s,在 进行复杂专题分析时,分析结果响应时间应小于 5s。
7. 建设方案7.1 建设原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规范,高效服务项目建设遵循安全性原则,遵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充分考虑分级 权限的设定、数据保密等情况,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