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生的境界教案.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6399542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7.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完整版)人生的境界教案人生的境界教学设想:冯友兰先生的这篇哲学论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学中应该把人生四种境界的理解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对比鉴别,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修养教学目的: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理清文章的思路.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重难点: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放映幻灯片)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 “娶媳妇 "记者问: “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记者默然——这就是山区放羊娃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对处理同一件事,人们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我们会说这和个人素质有关殊不知,人的素质的差别就是人生的境界不同.那么我们如何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呢?今天我们学习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 二、课题,作者简介(放映幻灯片)作者简介:冯友兰 (1895—1990) ,哲学家、哲学史家20 世纪30 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 (完整版)人生的境界教案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

      40 年代写《新理学》 《新事论》 《新世训》《新原人》 《新原道》 《新知言》 ,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三、研习课文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放映幻灯片)提问:结合预习,认真思考: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是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明确:全文围绕“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逐层深入地阐述了人生的不同境界,明确了哲学的崇高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并由此引出中国哲学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贡献思路:首先提出哲学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其次具体阐述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论述哲学任务是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觉解,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然后从中外哲学家的角度阐述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的问题, 最后得出了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2、具体研习,分析探讨(放映幻灯片)①全文按行文思路可以分为四个部分:㈠、1 自然段:作者鲜明地先否定一般说法,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㈡、2—-8 自然段:具体阐述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一层:第2 自然段作者以人们做事的觉解层次,把人的精神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境界的类型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完整版)人生的境界教案天地境界二层:3—6 自然段。

      分述四个等级的人生境界.A、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对于他所做的事情,“并无觉解,或者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 ,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B、功利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情,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C、道德境界—- 一个人意识到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他所做的事有道德的意义D、天地境界——“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做他所做的事.三层:7 自然段作者为这四种境界做界类 (完整版)人生的境界教案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低的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高的境界这四种境界由低到高 (自然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是本能的;功利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道德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天地境界的人做事的动机是为了全宇宙的利益)自然境界—本能低的境界四种境界功利境界—-—利己道德境界-——利社会高的境界天地境界—-—利宇宙四层:8 自然段.照应文题,指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哲学的意义正在于给人这种“天地境界”的觉解这一部分,层层紧扣题旨:提出四种境界分析四种境界界定两大类境界指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 (完整版)人生的境界教案㈢、9--10 自然段作者把道德境界定位为“贤人” ,把天地境界定位为“圣人” ,指出哲学的崇高任务就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成为柏拉图所说的“理智世界"的人生活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哲学的崇高任务就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 理智世界的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㈣、11—12 自然段.提出中国哲学的特点, 即要求人在做平常事中有高的觉解,既入世又出世做平常事中有高觉解必有其贡献即入世又出3、小结: :(放映幻灯片) (完整版)人生的境界教案引论提出论点: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一、人生的境界分四个等级(总提)自然境界:本能功利境界:利己二、分论本论道德境界:利社会天地境界:利宇宙三、精神境界的具体表现:圣人结论未来哲学可能是既入世又出世三、课堂小训练结合课文中人生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列文字的认识: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明确明确: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属于自然境界)B、“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明确明确: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己的,属于功利境界)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明确明确:表现作者不以己悲,年老体弱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属于道德境界)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明确明确: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属于天地境界)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