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57166193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公众意见征集稿邛崃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八年二月目 录序 言 1第一章 总则 3第二章 落实成都市总体规划和西控要求,明确发展定位、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 4第三章 提高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城镇能级水平 9第四章 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11第五章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6第六章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 20第八章 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 23 序 言2017年4月,成都召开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应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新时期成都发展指明了方向着眼新的历史担当,为深入贯彻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和“西控”、“南拓”战略的重要精神,落实“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发展十字方针,紧紧扣住邛崃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精美—邛崃”总体目标,承担成都市“五中心、一枢纽”中重要职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战略指引,谋划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邛崃市编制了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彻成都市发展宏观战略和成都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战略定位上,执行邛崃市委市政府 “全融入天府新区、建设现代化‘精美-邛崃’”总体目标,系统谋划了“天府新区现代化产业新城、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高品质绿色和谐生活城市”三大城市定位;空间格局上,坚持落实“西控”、“南拓”策略,确定了“三区、两极、一轴、十一镇、多点”的城镇体系格局,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重塑经济地理,构建产业生态圈,实现市域城乡协调发展,全力融入天府新区。

      要素配置上,厚植山水田园生态本底,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开放边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构建“精新智造、精细农业、精品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精致城乡、精彩生活”民生体系,建设生态宜居花园城市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公众参与,汇聚各方智慧,努力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总则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按照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策略和《成都市西控总体规划》要求,找准邛崃在成都市“五中心、一枢纽”中的职责担当,主动担当“西控”使命,全力融入“南拓”格局,突出精新智造、精细农业、精品服务的产业体系,重塑城乡空间结构与经济地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现邛崃跨越发展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邛崃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临邛街道、文君街道、前进镇,城市开发边界为5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 2050年。

      第一章 落实成都市总体规划和西控要求,明确发展定位、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一、 战略定位1. 天府新区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设天府新区现代化产业新城要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构建产业生态圈、重塑经济地理,全面融入天府新区聚焦高端产业发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承担天府新区产业功能,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医药产业,建设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实现协同发展、共同成长2. 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要为成都市乃至川西地区文化旅游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传承和展现天府文化,坚持“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统筹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全域文旅,推动精品文旅和相关产业的融合以临邛文博文创示范区为核心,建设国际南丝路文化创新创造交流中心;强化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目的地、强化旅游集散和组织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与展示中心,建设南丝路文化走廊的旅游集散中心 3. 高品质绿色和谐生活城市保护好山、水、田、林等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展现邛崃望山亲水的特质,建立区域一体的生态保护格局;坚持全域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实施“生态+”、“文化+”的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策略,构建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绿色高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绿色高效和谐生活城市建设标准,构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民生体系、建设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生活城市。

      二、 城市职能承接国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枢纽”的经济中心、文创中心与对外交往中心专业化职能;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先行突破明确城市发展四大城市职能: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绿色食品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国际南丝路文化创新创造交流中心、国家绿色高效农业与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三、 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成都市十三届二次会会重大部署,深刻把握新时代邛崃发展的总体形势,奋力实现全力融入天府新区、建设现代化“精美-邛崃”的“三步走”战略目标:1. 2020年战略目标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在建设绿色创新高效发展先行区上取得重大突破,着力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全面启动市域空间与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建设,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智能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和500亿级绿色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深度汲取世界高端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升精细农业发展水平——建设平乐古镇·天台山5A级景区和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2个国家级精品景区,牵引带动现代服务业整体提升——植入“中优”理念,促进老城区有机更新;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新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按照“镇镇有主题、村村有故事”的思路,全域打造特色小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实现邛崃山、水、镇、村融合发展。

      ——全面补齐民生短板,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既让群众通过创业就业实现物质生活富裕,通过传承天府文化、共建精神家园实现精神生活富足2. 2035年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天府新区现代化产业新城、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高品质绿色和谐生活城市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生态、人文、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建成创新发展、宜业宜居产业的新城,形成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建成宜居宜业精品文化花园城市,提升发展,形成绿色高效发展区——建成绿色生态发展先行区,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3. 2050年战略目标全面建成现代化、可持续的未来人居示范城市,弘扬天府文化的国家文化名城——全面融入成都都市圈和成渝经济区,建设一带一路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节点——形成弘扬天府文化和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旅游标杆城市——成为富裕文明、安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美丽家园四、 城市规模1. 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基于水资源承载力、产业集聚需求、经济增长规律的进行人口规模的相互校正,预计到2035年,市域常住总人口98.8万人,城镇人口86.8万人,城镇化率88%2.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落实成都市总体规划和“西控”要求,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促进城乡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

      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包括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工矿建设用地)控制在145.13平方公里以内到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55.8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21平方公里以内五、 空间布局1. 构建“两极一轴、三区十一镇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邛崃市域形成“两极一轴、三区十一镇多点” 的城镇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构建邛崃新的经济地理发展格局1)两极:邛崃中心城区、羊安产业新城邛崃中心城区,建设成以文创产业、食品饮料(优质白酒)、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生态宜居城市羊安产业新城,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城2)一轴:城镇发展轴串联市域东西,实现从生产、生活到生态的复合发展轴3)三区:绿色创新发展区、绿色高效发展区、绿色生态发展区绿色创新发展区,市域东部“南拓”区域,面积153平方公里,含羊安镇、牟礼镇、回龙镇突出创新发展,重点建设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构建宜业宜居产业新城绿色高效发展区,市域中部包含邛崃中心城区、卧龙镇、固驿镇、冉义镇,面积407.6平方公里突出提升发展,重点建设宜居宜业精品文化花园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区,市域西部包含平乐镇、大同乡、茶园乡、火井镇、天台山镇、夹关镇,面积815.4平方公里。

      依托生态文化资源,突出集约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发展先行区,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区,成为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重要支撑4)十一镇:十一个特色镇集中资源投放,打造功能完备、主题鲜明的平乐镇、夹关镇、天台山镇、火井镇、卧龙镇、固驿镇、冉义镇、大同乡、茶园乡、高埂镇、高何镇十一个特色镇,是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承担都市休闲、旅游集散功能的重要承载地5)多点:多个田园综合体凸显山水脉络及田园风光,完善公共配套,形成临济、道佐、孔明、宝林、水口、回龙、南宝山、桑园八个为代表的多个田园综合体和多个农村新型社区(林盘社区),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休闲观光、体现现代田园生活的重要区域第二章 提高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城镇能级水平一、 落实西控要求,建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文化中心,区域交往中心、文博文创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是建设区域性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绿色高效发展新城的关键地区,是旧城更新和文博文创中心建设的主要地区以落实成都市“西控”战略为首要任务,以旧城更新、“城市双修”为切入点,完善配套设施,保障和服务临邛城区的综合功能优化提升完善新型田园城市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态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 高水平建设羊安产业新城,打造未来人居示范城市羊安产业新城作为成都市66个产业新城和邛崃市两极之一,应当坚持以“生态+、生产+、生活+”,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凸显山水交融共生和川西平原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承载成都大都市区双创经济、天府新区工业产业外溢和汇集多元功能打造诗酒田林河畔的川西田园新城、成都西南产业集聚的新兴增长极、天府西翼的未来人居功能示范区紧紧围绕融入“南拓格局”,形成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基地,发挥未来人居示范城市的作用,促进产业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形成科技研发、智能制造、新能源和产业服务平台3+1创新驱动产业核心,研发设计、中试平台、文化创意、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产品展销、小型企业总部、人才保障、企业孵化9大垂直产业链,以及休闲游憩、文化交流、宜居环境、酒店住宿、商业配套、教育培训6项支撑功能保障,打造产城融合配套完善的综合产业新城三、 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区发展,建设精品文化旅游区绿色生态发展区发展是成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敏感区域,也是邛崃建设区域性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区域,应将保障邛崃乃至成都的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富有历史文化且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示范区,展现邛崃南丝路历史文化和美丽自然山水的典范区。

      四、 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城乡整体功能优化在市域范围内实现两极协同发展、城乡互补发展、东中西均衡发展第三章 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一、 构筑产业生态圈,打造现代绿色高效产业体系1. 推进与大成都协同发展,促进经济产业区域共谋强化邛崃产业发展与周边区域的衔接,把握邛崃区位特征和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与周边区域产业一体化向东发展:依托天府新区邛崃产业园,聚焦高端产业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全力融入天府新区产业生态圈 ,在现代智造产业、文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