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高中《地理2》(人教版)编 写 说 明与 研 讨.ppt
33页新课标高中新课标高中《《地理地理2 2》》(人教版)(人教版)编编 写写 说说 明与明与 研研 讨讨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所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地理 2(必修)一、《地理2》的学科背景二、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三、教材内容框架和体系体例 一、 《地理2》的学科背景《地理2》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 上,对人文地理学基础知识的阐 述,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体系中 的人文地理课程《地理2》课程目标《高中课标》规定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双基”方面)•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 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 径 二、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1.突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帮助学生理解和树立基本的地理观念3.注重人文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和人文地理过程的阐述4.满足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5.呈现方式多样,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1.突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加强对人类活动地理环境背景 条件的分析,即地理环境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重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分析 •突出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性和 因地制宜的观念 2.帮助学生理解和树立基本的地理观念• 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改 造 • 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应符合自 然规律 • 人类应与环境协调发展,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例例 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人口观的培养人口观的培养人口过程人口过程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环境 的关系的关系地球最多能地球最多能 养活多少人养活多少人 (环境人口(环境人口 容量)容量)地球上适合地球上适合 养活多少人养活多少人 (人口合理(人口合理 容量)容量)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综合看待)(综合看待)3.注重人文现象空间分布 和人文地理过程的阐述• 人文现象空间分布规律 • 基本的人文地理过程:人口过程城市化过程农业和工业地域形成过程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等4.满足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是高中地理教材编 写的依据 • 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表 (教参P1)共16条“标准”(16*2=32节课)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5.呈现方式多样,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作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 ,指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 在呈现方式上的变化 • 尝试选用一些案例来说明问题, 以推动地理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用案例说话案例的特点教材内容案例题目第 一 章人口增长模 式及其变化案例1 芬兰 人口增长模 式的转变 影响人口迁移 的因素案例2 美国 的人口迁移 案例3 我国 古代的几次 人口迁移第 二 章城市内部空间结 构的形成 案例1 纽约市的 少数民族区 城市的不同等 级 案例2 上海市城 市等级和服务范 围的变化 德国南部城市等 级体系的启示 案例3 荷兰圩田 居民点的设置 世界城市化的进 程 案例4 英国的城 市化进程 城市化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案例5 合肥市环 城公园 第 三 章农业区位因素及 其变化案例1 环地中海 地区的农业变迁 农业地域的形成 案例2 澳大利亚 混合农业的形成 商品谷物农业 案例3 美国的商 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案例4 潘帕斯 草原的大牧场放 牧业 第 四 章 工业区位的选择 案例1 鞍钢与包钢 的区位选择 工业集聚与工业 地域 案例2 珠江三角洲 音响生产的工业集 聚 传统工业区 案例3 德国鲁尔工 业区 新工业区 案例4 意大利中部 和东北部工业区 案例5 美国“硅 谷” 第 五 章 交通运输布局 案例1 南昆铁 路的建设 对聚落空间形态 的影响 案例2嘉兴聚 落形态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 的影响 案例3不同时 期北京商业中 心与交通的发 展变化 第 六 章 人地关系的历史 回顾 案例1 玛雅文 明的消失 实施可持续发展 的途径 案例2 河南某 酒精总厂的清 洁生产 案例3 北京留 民营的生态农 业 三、教材内容框架与体系体例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的 变化人口增长模 式及其转变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数量变化: 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过 程及其地区 差异人口迁移过 程人口迁移的 影响因素人口的 合理容 量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城市个体)城市与城市化城 市 形 态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城 市 的 不 同 等 级不同等级 城市的服 务功能(城市群体)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的 进程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城 市 土 地 利 用中 心 地 理 论 的 应 用空 间 结 构 形 成 与 变 化•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 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 异 •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 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 的影响农业土地的 合理利用农 业 区 位 因 素农 业 地 域 的 形 成季风水田农业 (以亚洲为例)商品谷物农业( 以美国为例)大牧场放牧业 (以潘帕斯草原为例)乳畜业 (以西欧为例)(案例分析)•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及其形成条件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传统工 业区工 业 区 位 因 素工 业 地 域 的 形 成案例 分析工业的区位 选择新工业 区以德国鲁尔 工业区为例以中国辽中 南为例以意大利中 部和东北部 工业区为例以美国硅谷 为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 发展特点•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主要交通 运输方式交通布局及其影响优缺点的 比较交通线布 局的变化对聚落空 间形态的 影响对商业网 点布局的 影响案例 分析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 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 想的演变中国的可持续 发展实践人地 关系 的历 史回 顾走向 人地 协调 —— 可持 续发 展走可 持续 发展 道路 的必 然实施 可持 续发 展的 途径案例 直 面 环 境 问 题•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 环境问题 •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 主要途径 •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 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 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学习目标章节问题研究以提问的 方式呈现黑字标题研究思路 知识拓展 分析讨论 执行任务正文 读图思考 案例 活动 阅读体例结构陈述彭院士 对《地理2》的评价:内容鲜活,时代感强 人口迁移、民工潮、千烟 洲、长三角城镇体系等案 例很出色关于《试教通讯》• 交流的一个平台 • 各地(市)的学科指导意见 • 评价方面 • 教学设计 • 小论文 欢迎来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沙滩后街55号(100009) :010-84018918(O) e-mail: liuj@ 刘 健地理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