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表检测规程及方法13077.pdf
6页精品文档 . 压力表检测规程及方法 一、压力表的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基本误差应符合精度等级 1, 压力表的回程差不应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2, 压力表在轻敲表壳后,其指针值变动量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1/2 3, 有零值限制钉的压力表,其指针应紧靠在限制钉上“缩格”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4, 无零值限制钉的压力表与压力真空表,其指针需在零值分度线宽度范围内,零值分度线宽度范围内,零值分度线宽度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2 倍 5, 标准压力表有那些精度等级? 目前共分为四个精度等级:0,16 级,0,25 级,0,4 级,0,6 级 6, 怎样选用标准压力表? 1, 对量程的选择:标准压力表的使用一般不得超过测量上限的 75%(即全量程的 3/4 刻度处)标准压力表的测量上限应比被检表的测量上限高 1/3 2, 对精度等级的选择:按检定规程中规定: “标准器基本误差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检压力表的基本误差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检压力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也就是说,标准表的精度应高于被检表的 3 倍,标准表的级数应小于被检表的 1/3 7, 被检表误差成比例地增加或减少应如何调整? 主要是传动比有了变化而产生的, 只要移动一下示值调节螺钉就能解决。
被检表误差逐渐增大时,将示值调节螺钉往右(下)移,扩大扇形齿轮精品文档 . 短臂的臂长,将传动比调底被检表误差逐渐减小时应将示值调节螺钉往左(上)移,缩小扇形齿轮短臂臂长,将传动比调高 (即:螺钉往右(下)移指针走得慢,示值调节钉往(上)移,指针走得快 ) 9、指针不动或很少移动是什么原因? (1) 、校验器阀门未打开,或油杯控制阀未施紧,以及某接头处有漏油等情况存在 (2) 、校验器丝杆顶端的橡胶皮碗损坏或弹簧管严重漏油 (3) 、校验器接头密封垫圈的中心孔闷死介质无法传入压力表内 (4) 、校验器油杯内介质太脏,通道内淤塞或弹簧管内有积物堵住 (5)机件卡住或口齿合齿滑牙,以及某紧固螺钉松动等 (6) 、指针松动,指针尖端或尾部与度盘相碰 10、校验压力表应注意那些事项? (1) 、应在 5~30℃室温下进行; (2) 、 被检表的指针轴应位于刻度盘控中心, 当轻敲表壳指针位置不变动的情况下,再往校验器上安装被检表 (3) 、标准表与被检表安装后,两个表的指针轴应高度相等,以免由于液位不同,造成指示误差,否则那一表指针轴的位置低,哪个表的指示值就会偏大 1、 示值调整应掌握那些要领? ⑴、 先调连杆与扇形齿轮间夹角,后调扇形齿轮臂比的距离,即先调中间刻度前后的示值快慢不同,待示值基本调至全快或全慢时,在以移动示值调节螺钉改变各刻度点误差。
⑵、 中间刻度前,后出现示值快慢不同时应改变连杆与扇形齿间夹角,各精品文档 . 刻度点的示值出现全快或全慢时, 应移动示值调节螺钉调整各刻度点出现的全快或全慢,可以用移动示值调节螺钉一项完成,纠正中间刻度前后示值快慢不同,应改变连杆与扇形齿间夹角,将各 3 刻度的示值调至全快或全慢 2、 校验压力表应注意哪些事项? ⑴、 应在 5~30℃室温下进行; ⑵、 被检表的指针轴应位于刻度盘孔中心,当轻敲表壳指针位置不变动的情况下,再往校验器上安装被检表 ⑶、 标准表与被检表安装后,两个表的指针轴应高度相等,以免由于液位不同造成指示误差,否则哪一表指针轴的位置底,哪个表的指示值就会偏大 ⑷、 校验中观察被检表指针动态,校对读数时,先对准标准表刻度,再从被检表上看误差数值 ⑸、 校验中应按带有数字的刻度均匀选取校验点,除起针位置外最少不得少于 4 个校验点 ⑹、 校验中应进行两次读数,一次是在请敲表壳后进行,一次是在轻敲表壳后进行,当轻敲位移符合要求后,才能判断刻度点误差 ⑺、 各刻度点的误差,以轻敲表壳后的指示值为准,每一检定点上都不得超过所规定的最大允许基本误差 ⑻、 不能只顾使用点符合误差,而不顾上限处的误差,仅上限处超差,则该表精度等级应以上限处的超差量计算。
⑼、 校验一般压力表与校验标准压力表不同它只加封检定铅印,不出具检精品文档 . 定证书不必做检定记录,但有时为了考虑需要,还是应该把检定中情况记录下来,以便事后核查和评分 3、 怎样辨别弹簧管灵敏度的高低? ⑴、 材料软,管臂薄,截面形状扇等灵敏度高 ⑵、 弹簧管的弯转角度越大,灵敏度越高弹簧管弯角半径越大灵敏度越高 4、 弹性后效:压力除去后有较大回程误差,并不能回零,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消失 5、 弹性后滞:弹簧管在压力缓慢变化时,示值的进程与回程不重合,存在着一定的变差为弹性后滞 6、 压力表的允许基本误差是指符合于检定规程的精确等级的最大基本误差 7、 最大允许基本误差怎样计算? ⑴、 单项压力表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的计算:单项压力表最大允许基本误差=测量上限×(正负精度%) ⑵、 双项压力表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的计算: 双项压力表最大允许基本误差=正负(测量下限+测量上限)×精度% 8、 示值变化有什么规律? ⑴、 全行程中连杆移动角度的大小与指针在刻度盘上偏转角度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连杆与扇形齿间构成的初始角大,指针在刻度盘上偏转角度也大,连杆与扇形齿间构成的初始角小,指针在刻度盘上偏转的角度也小。
要求是,指针在全行程中转动的角度,应与刻度盘上所刻精品文档 . 度角的大小相等,即以 270 度时为最佳,否则,中间刻度的两侧示值将出现快慢变化的不同,产生非线性误差 ⑵、 改变连杆与扇形齿间夹角的大小,可以调整非线性误差,调小连杆与扇形齿间夹角指针在前半部分刻度走得快,指针在后半部分刻度走得慢调大连杆与扇形齿间夹角,指针在前半部分刻度走得慢,指针在后半部分刻度走得快 ⑶、 顺时针转动机芯,刻度前半部分指针走得慢,刻度后半部分指针走得快逆时针转动机芯,刻度前半部分走得快,刻度后半部分指针走得慢 ⑷、 自由断(俗称闷头)向左扳(移)刻度前半部分指针走得快,刻度后半部分指针走得慢,自由端向右扳(移)刻度前半部分指针走得慢,刻度的后半部分指针走得快,仅满度处误差,常是因为初始角小,未到满度连杆已被拉足,限制了自由端位移的变化量一般多采用扳(移)闷头的方向,则与上面方法相反 ⑸、 改变示值调节螺钉的位置,可以调整线性误差,纠正误差成比例地增加或减少的示值变化快慢不同,示值调节螺钉往右(下)移,指针走得慢示值调节螺钉往左(上)移,指针走得快 9、 示值调整应掌握哪些要领? ⑴、 先调连杆与扇形齿轮间夹角,后调扇形齿轮臂比的距离,即先调中间刻度前,后的示值快慢不同,待示值基本调至全快或全慢时,再以移动示值调节螺钉改变各刻度点误差。
⑵、 中间刻度前,后出现示值快慢不同时,应改变连杆与扇形齿间夹角,精品文档 . 各刻度点的示值出现全快或全慢时,应移动示值调节螺钉,调整各刻度点出现的全快或全慢可以用移动示值调节螺钉一项完成,纠正中间刻度前,后示值快慢不同,应改变连杆与扇形齿间夹角,将各刻度的示值调至全快或全慢,再以移动示值调节螺钉改变各刻度点的误差,而后采用两者交替调整的办法,方能奏效 ⑶、 前后快慢幅度大, 以转机芯为主, 前后快慢幅度小或仅满刻度处误差,可以改变连杆在自由端的位置 ⑷、 低压表弹簧管弯转角基本为 270 度,当指针停于中间刻度时,连杆与扇形齿间以构成直角为佳,高压表弹簧管的弯转角多不足 270 度,当指钉到上限时,其连杆与扇形齿间的夹角一般是构成直角状态 10、 被检表误差总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固定值,怎样调整? 它是由于指针安装不正确而引起的系统误差调整这种误差很容易,只要重新起针调整指针的安装位置就可以消除,如果误差极小,微量转动一下度盘也能解决 11、 指针不动或很少移动是什么原因? ⑴、 校验器阀门未打开或油杯控制阀未旋紧, 以及某接头处有漏油等情况存 ⑵、 校验器丝杆顶端的橡胶皮碗损坏或弹簧管严重漏油。
⑶、 校验器接头密封垫圈的中心孔闷死,介质无法传入压力表内 ⑷、 校验器油杯内介质太脏,通道内淤塞或弹簧管内有积物堵住 ⑸、 机件卡住或啮合齿滑牙,以及某固紧螺钉松动等 ⑹、 指针松动,指针尖端或尾部与度盘相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