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与习题.doc
4页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3、参加社会生活的意义(1)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2)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5、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6、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7、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2)①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8.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答:(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为什么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3、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等(二)合理利用网络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2、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答;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国家形象;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等等3、怎样防范网络谣言?答:①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②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对受到网络谣言蒙蔽的人来说,相关部门应善于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披露真相,曝晒“造谣者”的用心,让其臭名远扬③对网站而言,应加强自律、严把关口,强化信息发布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④网上治谣要想真正取得长效,更要依法管理,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4、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答; 第一,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网上充斥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会影响学生价值观 第二,影响现实人际交往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在现实中的交往能力 第三,影响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占用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影响身体发育5、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答:①密码要有差异;②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③慎重填写问卷;④不随意留联系方式; ⑤电脑要安装防火墙。
三)合理利用网络1、为什么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答: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四)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第一单元小结直击中考1.(东营中考)截至2016年1月, 东营市已有4 842人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20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种行为(A)①是真善美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②是一种大爱的 表现,是亲社会行为③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使生命得到持续与传承④完全靠个人自愿,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聊城中考)201 6年5月24日,聊城市凤凰台汇金街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50岁左右的男性躺在地上不能动弹。
路过此地的聊城市人民医院医生蒋群龙随即对受伤男子展开救援,直到120救护车将伤者带走蒋群龙说:“遇到需要救护的伤者,我一定会积极参与救治,因为救人是我的责任!”对此,正确的看法是(C)①做负责任的公民,能 赢得社会的赞成票②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与社会文明无关③发扬助人为乐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④这是提高自身素养,树立聊城市民良好形象的表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潍坊中考)新学期第一节课,魏敏同学“晒”起了自己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 外出时,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车上有灰尘,我便连续几天到小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擦拭公共自行车,另外,还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你对这份寒假作业的看法是(D)①能缓解平时的学习压力,避免产生厌学情绪②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 活态度④有利于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4.(福州中考)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害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受到刑事处罚面对网络谣言,公民要(D)①维护言论自由②依法行使权利③自觉履行义务④自觉明辨是 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贵港中考)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
这说明了(C)①网民要提高判断能力,拒绝从众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受到处罚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严重不良行为④网民要 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②③6.( 威海中考)“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有(A)①未成年人要明确是非善恶,面对网络信息学会选择②国家有关部门既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又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③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④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③7.2016年8月19日,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18岁 临沂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个诈骗,并被骗走上学学费9900元,在报警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离世徐玉玉以生命为代价,留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B)A.缺乏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B.轻信了陌生人的短信C.未防范主动接近的 陌生人D.遭遇诈骗后没有及时报警8.(六盘水中考)2015年10月20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上海与北京、广东等地警方联合在印尼摧毁多个电信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54名。
1)国家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有何意义?答案: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规范网络市场;有利于发挥法律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