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阅读理解.doc
9页七(上)课课练《三峡》阅读《三峡》,解决下列问题①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⑷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⑸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⑹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⑻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⑼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6、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7、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8、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 )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9、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10.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11、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12、写出作者从俯视角度描绘三峡“春冬之时”景物的句子,并翻译句子:翻译:13、文章理解⑴文章第①段总写三峡的特点,其特点是( )(不超过8个字)第②段用( )作比喻,突出了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
第④段中最能暗示季节的一个字是( )⑵从全文看,作者在描写四季之水时,首先写“夏水”的原因是:( )⑶请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 )14、文段描写“猿鸣”的作用是什么?15、理解课文,填写句子1)作者在描写三峡地貌时,写三峡悬崖高耸特点的句子是:( )(2)文中写秋天三峡景色的句子有:( )(3)写水的流速极快,有一泻千里之势的句子是:( )(4)写急流、碧水、清波、倒影交相辉映的句子是:( )(5)写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的句子是:( )16、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说说它们的语言特点。
17、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夏季: 春冬: 秋季:18、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19、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20、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夏: 春: 秋:21、三峡是指( )、( )和( )的总称,22、选文第①段与第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3、选文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各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4、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2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26、文章①段总写( ),描述了( )地势27、②、③、④段写,分别写出了三峡( )、( )、( ),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 )的总特征28、第②段写三峡( );第③段写三峡( );第④段写三峡( )。
29、①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②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③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 ),④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30、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 )31、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 )( )32、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 ),( );找出两个写水的四字短语:中考题《三峡》专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良多趣味 (2)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3、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①沿溯阻绝(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简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7、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三峡》是( )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的著作9、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1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11、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12、《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 )”,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 )”,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13、翻译下面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七(上)课课练《三峡》教师用卷阅读《三峡》,解决下列问题①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译出“连山”、“略”、“阙”)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良”解释正确,)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⑷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⑸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⑹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⑻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答: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6、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答: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分)原句:朝发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