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对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和步态的改善作用.docx
9页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对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和步态的改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对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和步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 2017 年 9 月到 2018 年 12 月 我院收治的 96 例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 1 组 ( n=32 )、对照 2 组( n=32 )与观察组( n=32 ) ,对照 1 组施以电针治疗联合个性定制生物力学矫形鞋垫治疗,对照 2 组患者施以运动疗法治疗联合个性定制生物力学矫形鞋垫,观察组施以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 VAS 评分、 WOMAC 骨关节炎指数和 关节功能优良率情况、步长、步速、步幅、步频、总支撑相、摆动相、双支撑相、单支撑相、步宽情况;治疗前及治疗 20d 的疼痛( VAS )评分与 WOMAC 骨关节炎指数情况 结果:观察组 的 VAS 评分明显下降, WOMAC 指数明显下降,步速、步幅、步长、步频明显提升,并且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提升,与对照 1 组、对照 2 组相比差异显( P<0.05 1="" 2="" vas="" womac="" p="">0.05 ),并且三组患者的摆动相、单支撑相、总支撑相、双支撑相、步宽无差异( P>0.05 )。
结论: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关节功能,并且能够对步态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针;运动疗法;生物力学矫形鞋;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步态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对患者的正常行走功能将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及时治疗, 如此才能够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并改善患者的步态 [1]以往所使用的常规针刺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步态,因而无法正常提升患者的行走功能 [2]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中多采用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的方式进行治疗 [3]本文将探讨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对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和步态的改善作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9 月到 2018 年 12 月 我院收治的 96 例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 1 组、对照 2 组与观察组对照 1 组 3 2 例, 男 15 例,女 17 例 ,年龄为 45-64 岁,平均年龄为( 54.5±4.9 )岁,病程为 1-4 个月, 平均病程为( 2.5±0.1 )个月;对照 2 组 3 2 例, 男 16 例,女 16 例 ,年龄为 44-64 岁,平均年龄为( 54.1 ±4.9 )岁,病程为 2-4 个月,平均病程为( 2.8± 0.1 )个月;观察组 3 2 例, 男 20 例,女 12 例 ,年 龄为 45-65 岁,平均年龄为( 54.9±5.1 )岁,病程 为 3-4 个月,平均病程为( 3.1±0.1 )个月。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 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4];②未患其他关节疾病 排除标准:①无法积极配合完成治疗;②患有 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家属了解相应的治疗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不显著, 具有可比性(P>0.05)1.a.b. 方法2.对照 1 组予以电针治疗联合个性定制生物力学矫形鞋垫治疗:(1)电针疗法选取患者的足三里、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鶴顶、内外膝眼 ,并选用 0.3*40mm 的针,以 2 个穴位为一组,针刺后为患者连接电针仪,使用疏密波,电流的调节量至患者产生舒适感,每次约 30min,之后将针取出,每日一次,5 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两日,共治疗 4 个疗程;(2)生物力学矫形鞋治疗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对其双下肢长度予以测量,并测量其胫骨扭转角度;使患者采取站立体位, 对其立姿跟骨休息位与立姿跟骨中立位予以测量, 之后依据实际测量数据制作生物力学矫形鞋待制作完毕后使患者开始穿戴,开始时为每日穿戴 3h,1 周后逐渐过渡到正常走路时穿戴,在穿戴期间若患者产生不适感,则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对照 2 组患者施以运动疗法治疗联合个性定制生物力学矫形鞋垫:(1)运动疗法。
①予以仰卧等长训练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将患肢的膝关节弯曲 60o,使患者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② 予以仰卧等张训练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将患肢的膝关节弯曲 90o,并对大腿进行固定,确保小腿伸直并远离床面,屈膝至 60o 后停留 7s,之后恢复至仰卧体位状态;③予以俯卧等张训练使患者采取俯卧体位,将患肢保持平放状态,并对大腿进行固定,小腿屈曲逐渐抬离至屈膝 60o 位置,停留 7s 后恢复至俯卧体位状态;④予以仰卧起桥闭链训练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将双足平放于床上,确保足底接触床面,使用背部与双足对身体进行支撑,缓慢抬起腰部与臀部至最高点,停留 7s 后恢复至仰卧体位状态;⑤予以直立下肢闭链训练使患者采取直立体位,缓慢屈下蹲至屈膝 45o 位置,停留 7s 后恢复直立体位每日一次,5 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两日,共治疗 4 个疗程2)个性定制生物力学矫形鞋垫同对照 1 组观察组予以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治疗,字治疗方式分别同对照 1 组与对照 2 组1.a.b. 观察指标2.① 三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情况, 运用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表[5]进行评分,内容分为 8项,满分为 100 分。
优,分数超过 95 分;良;分数为 85-94 分;可,分数为 65-84 分;差,分数低于65 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②三组患者的步态改善情况,主要包括步长、步速、步幅、步频、总支撑相、摆动相、双支撑相、单支撑相、步宽等③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d后的VAS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运用视觉模拟法评分法评价VAS评分,满分为10分1.a.b. 统计学处理2.使用 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步长、步速、步幅、步频、总支撑相、摆动相、双支撑相、单支撑相、步宽为计量资料,使用 t 检验,关节功能优良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P<0.05 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 结果1.a.b. 三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情况比较2.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情况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情况比较[n(%)]组别优良可差优良率对照 1 组(n=32 )11(34.37)6(18.75)10(31.25)5(15.63)17(53.12)对照 1 组(n=32 )12(37.50)6(18.75)9(28.12)5(15.63)18(56.25)观察组(n=32 )20(62.50)10(31.25)2(6.25)0(0.00)30(93.75)x2--------14.960P--------0.0011.a.b.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步态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步速、步幅、步长、步频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的摆动相、单支撑相、总支撑相、双支撑相、步宽无差异(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的步态改善情况比较组别步速(cm/s)步幅(cm)步长(cm)总支撑相(%)双支撑相(%)步宽(cm)步频(steps/min)摆动相(%)单支撑相(%)对照 1 组(n=32 )112.01±18.21114.31±11.4156.79±5.8458.76±2.478.29±2.7110.36±2.12113.69±9.8741.21±2.4641.18±2.42对照 1 组(n=32 )113.45±10.07112.41±10.1556.65±4.9158.35±3.878.07±2.1110.44±1.71112.39±9.1840.98±3.1240.71±2.98观察组(n=32 )123.65±11.09122.53±9.1660.95±3.9158.75±3.878.56±3.1610.34±1.95120.39±9.2741.51±3.8741.72±3.91F6.5948.5238.0240.5230.8510.1039.6340.4510.637P0.0000.0000.0000.6580.2430.9620.0010.6680.4432.3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d后的VAS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0d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 3 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d后的VAS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比较(分)组别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治疗前治疗20d后治疗前治疗20d后对照 1 组(n=32 )7.54±1.595.43±1.1353.48±9.5628.54±6.94对照 1 组(n=32 )7.56±1.725.28±1.0753.47±9.1627.96±5.81观察组(n=32 )7.83±1.292.36±0.5454.02±10.0916.42±2.31F0.2678.6590.52311.023P0.7430.0000.5190.0003. 讨论非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膝关节炎类型,对患者的关节功能与步态均将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6]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变化与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临床中多采用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的方式予以治疗在电针疗法,选取患者的足三里、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鶴顶、内外膝眼穴位,对上述穴位进行通电针刺,能够起到良好的疏通气血、调节脏腑的功效,从而能够推动血液运行,并调节津液分布[7];采用运动疗法, 能够有效的对屈膝肌群予以良好的训练,从而能够提升屈膝肌群的肌力,同时能够提升膝关节周围的组织肌力的均衡性,进而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对软骨的新陈代谢进行有效的改善[8]。
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疗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膝关节与相邻组织的异常负荷,从而能够从生活中改变患者受力方式,进而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延长膝关节使用寿命,提高生活质量[9]与常规的治疗方式相比,电针加运动疗法联合生物力学矫形鞋的按时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步态,并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10]依据实验数据显示,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提升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