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docx
18页五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1.五年级下册数学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二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 2.五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1、数的认识(整数和小数、数的整除、分数百分数) 知识要点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等知识点 重点确定在数的意义概念的理解,数的读写,数的整除 本部分重点加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具体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为主,适当穿插进行整数和小数的简单计算、约分和通分练习复习本部分知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灵活处理,对于班级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适当放慢,万事开头难,本部分知识必须做到教一点使学生会一点,切忌贪多图快复习题可参考以前的专项复习题或专项复习试卷。
2、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简易方程) 这节重点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全面概括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和计算能力,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结合教材按照先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法则,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必须搞好学生相关的口算训练和基本的四则运算练习,然后再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要加强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计算能力 3、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4、几何初步知识(线和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能让学生对周长、面积、体积进行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5、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 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比和比例意义和性质的同时,必须做到使学生正确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会判断简单的正、反比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求比值、化简比,按比例分配,应用比例尺计算,解比例在练习中很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练习题可刻印或参考试卷 6、简单的统计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本部分是复习的重点) 练习题可参考教材或试卷 7、应用题解(整数和小数应用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这部分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一步计算)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两步以上)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重点)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3.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学期总结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五年级的数学科教学工作一学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自己心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班学生,前几年换了好几任代课教师,学生们的数学基础薄弱,普遍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这个学年,我先是从培养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入手,并要求每周至少交一篇给老师看通过学生的数学日记,我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础特点接着,我有的放矢地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学数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一年来,成效显著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还在《福建教育》教学110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博客网,发表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点滴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
大班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