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数控机床学习资料.doc
44页目录第一章 绪论 11.1、数控系统的发展简吏及国外发展现状 21.2.我国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 1.3 伺服系统的特点………………………………………………………………………………..4第二章 设计总体方案 52.1 设计参数的确定 62.2 总方案的确定 6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部分设计 73.1 数控机床的传动装置设计 83.2 机械部分的设计与计算 9第四章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04.1数控系统基本硬件组成 114.2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2第五章 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135.1 本数控系统软件设计任务 145.2进给伺服系统X轴与Z轴步进电机控制 155.3主轴电机的控制 165.4螺纹加工工作原理和加工程序 17第六章 滚珠丝杠副的设计和计算…………………………………………………………………..18 6.1 选择脉冲当量.........................................................................................................................19 6.2计算切削力...................................................................................................................................20 6.3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21第七章 数控系统的选择.......................................................................................................................22 6.1西门子数控系统的优点..............................................................................................................23 6.2数控线图……………………………………………………………………………………...…24 6.3数控零件图…………………………………………………………………………………..…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 绪论1.1 数控系统的发展简史及国外发展现状1949年美国帕森公司首先提出了机床数字控制的概念。
1952年第一代数控系统——电子管数控系统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末,完全由固定布线的晶休管元器件电路所组成的第二代数控系统——晶体管数控系统被研制成功,取代了昂贵的、易坏的、难以推广的电子管控制装置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1965年出现了第三代数控系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1970年,在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第四代数控系统——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然后,随着微型计算机以其无法比拟的性能价格比渗透各个行业,1974年,第五代数控系统——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也出现了应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组件的数控系统统称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综上所述,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也随着不断更新,发展非常迅速,几乎5年左右时间就更新换代一次[1]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科技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品进程,1990年日本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75%,美国达70.1%,德国达57%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多种[2]1.2 我国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2.1 数控技术状况目前,我国数控系统正处在由研究开发阶段向推广应用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的时期。
我国数控系统在技术上已趋于成熟,在重大关键技术(包括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七五”以来,国家一直把数控系统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支持,现已开发出具有中国版权的数控系统,掌握了国外一直对我国封锁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曾长期困扰我国、并受到西方国家封锁的多坐标联动技术对我们已不再是难题,0.1当量的超精密数控系统、数控仿型系统、非圆齿轮加工系统、高速进给数控系统、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都已研制成功尤其是基于PC机的开放式智能化数控系统,可实施多轴控制,具备联网进线等功能既可作为独立产品,又是一代开放式的开发平台,为机床厂及软件开发商二次开发创造了条件特别重要的是,我国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已有很大提高,MPBF值可以在15000h以上同时大部分数控机床配套产品已能国内生产,自我配套率超过60%这些成功为中国数控系统的自行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1]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的开放,使得金属切削行业得以和世界上先进的机床制造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并通过引进技术,到80年代初,国产数控机床进入实用化阶段,1991年数控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为14.3%,到1997年数控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为24.5%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包括经济型机床)品种约有500个[2]。
但是,与国外数控车床相比,在性能、质量 设计、制造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存在许多不足:机械件的材质、加工精度、加工工艺存在较大差距,装配工艺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轴及卡盘刚性差,主轴定位准停不好;安全性较差,软硬件保护功能不够;刀片磨损快,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硬件设计方面不规范,不符合国标,比如使用电压等级、电线颜色使用、图纸资料的绘制装订、提交等等,有的机床厂家甚至仍然停留在十年二十年前的设计思想;程序设计方面缺乏标准,不规范,逻辑性不强,故障率高,在使用过程中需不断对程序进行修改;外围元件布置及走线不规范,标牌线号不清,图纸与实物不符,维修困难;使用的元器件本身质量差,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有的机床厂家为了降成本却忘记了质量、忘记了可靠性,选用一些国产的轴承、接触器、继电器、接近开关等元件,在生产过程中小故障连绵不断;柔性化不强,多品种生产困难而国外数控车床无论是设计水平,还是制造水平,都要高出国内数控车床机械件材质、加工精度、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比较好;软硬件设计有专门的标准,设计规范合理,配套件齐全,标牌标示清楚齐全;使用的元器件质量好,故障率低;新技术的应用及时领先;概括来说,精度及可靠性高、性能稳定故障率低[3] 。
1.2.2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系统性能日臻完善,数控系统应用领域日益扩大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数控系统正朝着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多功能、智能化及开放性等方向发展1.3 伺服系统的特点数字控制,是一种自动控制技术,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控制对象加以控制的一种方法数控机床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是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数控化设备,它一般由信息载体、计算机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机床四部分组成1. 信息载体信息载体又称控制介质,用于记录数控机床上加工一个零件所必需的各种信息,以控制机床的运动,实现零件的机械加工常用的信息载体有穿孔带等,通过相应的输入装置将信息输入到数控系统中数控机床也可采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键盘将加工信息直接输入,或通过窜行口将计算机上编写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高级的数控系统可能还包含一套自动编程机或者CAD/CAM系统2. 计算机数控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接受载体送来的加工信息,经计算和处理后去控制机床的动作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除计算机外,其外围设备主要包括光电阅读机、CRT、键盘、面板、机床接口等。
软件由管理软件和控制软件组成数控装置控制机床的动作可概括为:机床主运动、机床的进给运动、刀具的选择和刀具的补偿、其它辅助运动等3. 伺服系统它是数控系统的执行部分,包括驱动机构和机床移动部件,它接受数控装置发来的各种动作命令,驱动受控设备运动伺服电动机可以是步进电机、电液马达、直流伺服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4. 机床它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分,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也做了很多改进和提高,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大多数数控机床采用了高性能的主轴及伺服传动系统,因此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得到了简化,传动链较短;为了适应数控机床连续地自动化加工,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动态刚度、阻尼精度及耐磨性,热变形较小;更多地采用高效传动部件,如滚珠丝杠副、直线滚动导轨等;不少数控机床还采用了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以提高机床工作效率[1]数控机床集中了传统的自动机床、精密机床和万能机床三者的优点,将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柔性集中于一体而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首先依赖于进给和主轴驱动特性的改善以及功能的扩大,为此数控机床对进给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伺服电机、机械传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伺服系统是指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
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主要指各坐标轴进给驱动的位置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接受来自CNC装置的进给脉冲,经变换和放大,再驱动各加工坐标轴按指令脉冲运动这些轴有的带动工作台,有的带动刀架,通过几个坐标轴的综合联动,使刀具相对于工件产生各种复杂的机械运动,加工出所要求的复杂形状工件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机械传动部件间的联系环节,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机械、电子、电机(早期产品还包含液压)等各种部件,并涉及到强电与弱电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要使它成为一个既能使各部件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又能满足相当高的技术性能指标的控制系统,的确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提高伺服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对于数控机床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与开发高性能的伺服系统一直是现代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之一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如下图所示:由于各种数控机床所完成的加工任务不同,它们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逆运行;速度范围宽;具有足够的传动刚度和高的速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并无超调;高精度;低速大转矩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1) 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在低速如0.1r /min或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 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3) 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电机应具有耐受4000rad/s2以上的角加速度的能力,才能保证电机可在0.2s以内从静止启动到额定转速4) 电机应能随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已开始采用高速、高精度的全数字伺服系统使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方式、混合方式走向全数字方式由位置、速度和电流构成的三环反馈全部数字化、软件处理数字PID,使用灵活,柔性好数字伺服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控制技术和改进伺服性能的措施,使控制精度和品质大大提高[4] 图1.1 伺服系统结构图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2.1设计参数的确定 并不是所有的旧机床都可以进行数控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