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题一.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4876009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吴郡陈遗   【原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参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铛:锅②主簿:郡守的属官,负责文书等书译文】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拾掇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凭借着锅巴得以活下来了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启发与借鉴】  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古语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希望老来有子女赡养如今虽然老人有养老金,但作为子女时常关心父母也是应该的。

      陈遗把焦饭〔锅巴〕留给母亲虽然是微缺乏道的事,然而他的心意应称赞阅读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至〔2〕恒〔3〕囊〔4〕贮〔5〕遗〔6〕值2.翻译 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3.从陈遗的事例中,你懂得了什么?【参考答案】1.〔1〕极,非常〔2〕常常〔3〕口袋〔4〕收藏〔5〕送给〔6〕正值、遇到  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 〔二〕刘备纳贤【原文】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备与二人寝那么同床,恩假设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阅读训练】1.解释:〔1〕初:当初 〔2〕少:小时候 〔3〕下:向下超过〔4〕形:表露 〔5〕尝:曾经 〔6〕师:从师2.翻译〔翻译句即原文划线句,翻译见“参考译文〞,下同〕3.上文写到刘备“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作者写刘备的这种长相是为了说明什么?答:为了说明刘备有帝王之相。

      参考译文】当初,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判断句)幼年丧父非常的贫穷,与母亲一起以靠贩卖草鞋作为职业,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时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胸怀大志,很少说话〔倒装句〕,喜悦愤怒不轻易在脸上表现出来〔倒装句〕他因曾经与公孙瓒一起在卢植门下拜师学习,因此前往投靠公孙瓒公孙瓒派刘备和田楷夺取青州,他们立下了战功,于是把他们立为平原县相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沉,他与这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像亲兄弟一样友爱,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他们跟随刘备一起与敌人周旋,不逃避困难险阻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拜访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后,以赵云的胆识为奇,非常用心去交结赵云于是就随刘备到平原,为他统领骑兵 〔三〕刘庆生在太傅府刘庆孙【刘庆孙】名舆,字庆孙,曾任宰府尚书郎、颍川太守、东海王司马越长史在太傅【太傅】这里指司马越,西晋人,字元超,封东海王,代表皇族权利专擅国政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后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颓然】瘫下来的样子。

      已醉,帻【帻】音z,包头巾,中宽顶圆,形如帽子堕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下官:属下对上司的自称故:本来娑〔音suō〕:“三〞字的转音,两娑千万就是两三千万随公所取〞于是乃服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译文】刘庆孙在太傅府任职,在这期间,名人多被他构陷,只有庾子嵩不把心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没有空子可钻后来就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啬而家境富裕这点,怂恿太傅向庾子嵩借千万钱,希望他表现得吝啬不肯借,然后在这里找到可乘之机于是太傅就在大庭广众中间庾子嵩借钱,这时庾子嵩已经醉醺醺的了,头巾颠落在小桌上,他把头伸进头巾里戴上,慢吞吞地答复说:“下官家原来大约有两三千万,随您取多少〞刘庆孙这才佩服了后来有人向庾子嵩谈起这件事,庾子嵩说:“这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

      廊庑:走廊、廊房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库藏盈溢〔 〕 〔2〕太后赐百官负绢〔 〕〔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4.面对太后的恩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参考答案:1.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2.〔1〕满,充满 〔2〕背 〔3〕只评分标准:共3分,每题1分3.太后就不恩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时人〞译成“在场的人〞也可4.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评分标准:共3分,每种1分,未点出人物不扣分;用自己的语言答复,意思对也可〔四〕陶公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答案】14.〔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2分〕15.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阻碍〔2分〕16.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省、勤勉的人〔3分〕“陶公性检厉,勤于事〞阅读答案   译文: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搜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 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

      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搜集起来,堆积如 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 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李泰伯改字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及答案 〔五〕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⑦,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⑧坐颔首,殆欲下拜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注释】: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②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③记:传记④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⑤瞿然:惊讶的样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ǔ):大⑧凝:注意力集中翻译】: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地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惊讶,拱手请教他。

      〔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来修饰“德〞字,好似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阅读训练】:1.解释:①守_______ ②泱泱_______ ③已_______ ④易_______ ⑤盛_______ ⑥扣_______ ⑦颔首_______ 2.翻译: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必将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殆欲下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文“秦伯读之三〞中的“三〞,是指_______4.理解:以“风"字换“德"字,它好在哪里?请说出一二点参考答案】:1.①做郡太守②水浩大的样子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3.屡次 4.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