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3.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7405629
  • 上传时间:2024-0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选修一第七单元《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学设计 学校: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姓名:李志平教导年级:高二年级课题名称:《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材版本:人教版选修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七单元《1861年农奴制改革》第一课的内容 课标要求是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本课介绍了俄国农奴制的形成、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四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介绍的就是俄国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的历史背景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情境、学生展示、教师总结归纳,逐层深入,激发学生讨论和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是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大都是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展开的,任何国家在危机关头面前,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赢得发展从而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重点:俄国的农奴制的弊端难点:农奴制如何阻碍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属于选修内容,在必修模块里基本没有涉及到,所以学生对此比较陌生但经过对之前历次改革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得出结论,这就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 分析教法与手段:我采用的第一种教法是“创设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尼古拉一世的特使去调查19世纪中叶的俄国,分析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第二种教法是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第三种教法是通过讲述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深化,这样可以与其它教法互为补充以PPT课件展示适量历史图片、文字资料辅助教学四.课前准备: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特使调查报告”因为本课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19世纪中叶俄国的社会现状,所以我要求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方面的调查,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四方面去总结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对俄国历史的了解之后再简要介绍促使俄国走上强国道路的几位沙皇,分别是伊凡四世、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三位君主在位之时使俄国的国力不断强盛,成为欧洲强国之一,然后话锋一转,介绍19世纪中叶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结局,指出沙皇俄国何以从辉煌的顶点走向衰落?从而导入新课。

      《二》实施新课:设置情景:假如尼古拉一世派你作特使,到下面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回来后准备向沙皇如实禀报面临的问题基本成因政治经济思想军事1.由学生小组在讲台展示调查成果,阐述俄国在政治方面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我再进一步总结深化,考虑到学生对农奴制缺乏一定的了解,在这里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农奴制,再补充介绍俄国农奴制的相关情况然后出示和农奴生活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之后得出农奴受压迫的结论,从而很自然地得出第一个认识:政治上,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阶级矛盾 2.俄国在政治上矛盾尖锐,在经济方面状况又如何呢?由学生展示在经济方面的调查结果学生根据教材及相关资料,基本可以得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结论但是农奴制为什么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学生难以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所以在此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的情境——俄国工场主彼得准备创办棉纺织工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创办工场的条件有哪些,俄国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俄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使得俄国缺乏工业发展必备的资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缺乏自由劳动力;农奴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缺乏市场。

      所以,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因为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所以俄国在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 这一部分较为简单,学生在展示思想方面的调查报告后,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归纳概括当时出现的新思潮的派别及代表人物从而得出认识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 面对重重危机,俄国沙皇并没有意识到改革是推动国家前进的动力最终促使沙皇下定决心改革的是一场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学生首先展示并阐述在军事方面的调查报告,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战争爆发的时间、目的、经过、结果、性质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同时深入探讨:战争失败的根源问题教师提供相关文字、图片材料,并设计问题:①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斗? ②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 ③失败的根源是什么?通过层层深入分析,学生能够得出结论:农奴制的存在,是俄国战败的根源所在并进一步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的结论 课堂小结:(理出知识结构)引导从内外因素考虑。

      多媒体显示课堂练习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 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通过创设情景,提供图文资料资料,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营造一个了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因时间关系,有许多问题考虑不周,讲述不深入如“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的措施”、“克里米亚战争性质的分析” “讲述新思潮的涌动时赫尔岑等人的主张”等问题上,可能会给一些学习能力相对差点的学生带来困惑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谢谢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