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加油站项目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
66页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名称: 邹平一中加油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销售分公司邹平一中加油站 编制日期:2016年8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1《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邹平一中加油站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销售分公司邹平一中加油站法人代表王海峰联系人王丽丽通讯地址邹平县黄山街道办事处与鹤伴三路交叉口西南角联系邮政编码建设地点邹平县黄山街道办事处与鹤伴三路交叉口西南角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已投运行业类别及代码F5264 机动车燃料零售占地面积(m2)1680绿化面积(m2)200总投资(万元)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7%评价经费(万元)/投运日期2007年6月生活用水流动人员用水绿化用水4清罐用水化粪池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背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销售分公司第八加油站原为邹平县黄山街道办事处东景加油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销售分公司于2006年12月27日与邹平县黄山街道办事处东景加油站签订了加油站资产租赁合同,并更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销售分公司第八加油站,2016年1月更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销售分公司邹平一中加油站(以下简称邹平一中加油站)。
该站现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编号为:鲁滨州安经(甲)字[2013] 号)取自2014年3月18日,有效期至2016年6月10日,该站于2011年11月29日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鲁油零售证书第 号)该站位于邹平县黄山街道办事处与鹤伴三路交叉口西南角,该加油站朝北,北侧为鹤伴三路,东侧是醴泉一路,南侧是东景宾馆和民房及宾馆配套的变压器室,西侧有一站外道路,加油站南侧有一架空电力线路(杆高8米)自西向东敷设本站设置3个汽油储罐(30m3),2个30m3的柴油储罐(其中一个停用)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局部修订版)表3.0.9中加油站的等级划分,该加油站为二级邹平一中加油站属于未批先建项目,企业未办理环保手续,于2005年投产运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关于印发<山东省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字[2015]170号)、《关于贯彻鲁政字[2015]170号文件的通知》(鲁环办[2015]36号)和滨州市有关加强环评工作深度和细度及保护环境的环保政策,该项目需要补办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手续。
项目业主委托我单位对此项目进行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委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踏勘,详细了解与收集了该项目的有关资料,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结合该项目的特点,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06.2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00.4.2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998]253号令,1998.11.29);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33号,2015.06.01);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17、《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18、《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鲁环函[2012]263号);19、《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20、《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淄环发[2008]26号,2008.02.02);21、《关于印发<山东省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字[2015]170号);22、《关于贯彻鲁政字[2015]170号文件的通知》(鲁环办[2015]36号)。
三、建设项目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3]第21号)中的规定,该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淘汰类”、“限制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该项目站址位于邹平县黄山街道办事处与鹤伴三路交叉口西南角,用地规划属于加油站用地,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用地规划3、建设项目与鲁环发[2007]131号文符合性分析根据原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建设项目审批原则的符合性,详见下表:表1 项目建设与鲁环发[2007]131号文符合性一览表是否符合建设项目审批原则选项(一)否符合环境保护法律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是√ 否□(二)是否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是√ 否□(三)是否无污染物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治污排任务的完成是√ 否□(四)污染物是否能够达标排放是√ 否□(五)项目选址、选线是否不在“禁批”和“限批”的范围之内是√ 否□是否在省环保厅规定的局部禁批或限批范围之内选项(一)是否属于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等环境敏感区是否影响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是□ 否√是□ 否√(二)是否属于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项目是□ 否√(三)是否处于城市规划区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之外是否属于有污染的新上项目是□ 否√是□ 否√(四)是否处于南水北调和小清河大堤两侧5km之内是否有污水排放是□ 否√是□ 否√(五)是否处在因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存在问题而被限批的园区是□ 否√(六)是否处在全省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局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河流两侧5km之内是否有污水排放是□ 否√是□ 否√是否在省环保厅规定的区域限批范围之内选项(一)是否建在连续2年未完成治污减排任务的县(市、区)是□ 否√(二)是否建在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县(市、区)是□ 否√(三)是否建在2008年上半年仍未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县(市、区)是□ 否√(四)是否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1年内污水处理率不到60%的县(市、区)是□ 否√(五)是否建在污染严重、防治不力的设区市或县(市、区)是□ 否√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污染物排放不影响当地治污减排任务的完成;项目选址、选线不在“禁批”和“限批”的范围之内;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的要求。
4、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符合性分析 项目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2 项目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基本原则263号文体定本项目情况符合情况(一)建项目立项和环评审批程序规定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的有关规定1.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2.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可直接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3.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方可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该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中“鼓励类”、“淘汰类”、“限制类”项目,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二)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的有关规定1.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相关技术规范及环境保护部和省环保厅的有关要求。
2.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3.建设项目所在地必须完成减排任务,建设项目必须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或无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证明文件4.扩、改建项目,建设单位原有项目已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污染物达标排放,按期完成治污减排任务5.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相关要求;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符合(三)项目建设与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1.实施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机制列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的“一地三域十专项”等专项规划范围和列入山东省需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规划目录范围的建设项目,应结合行业规划环评的结论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对尚未开展相关行业规划的建设项目,应督促其行业主管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