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9年国审棉新品种.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6924870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3.01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01品种名称:国欣棉11号选育单位: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种来源:SGK3×1207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天出苗早,苗壮,全生育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106.5厘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叶色深,第一果枝节位7.0节,单株结铃18.3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0克,衣分39.3%,子指11.0克,霜前花率90.4%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29.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4%,反射率75.5%,黄色深度7.7,整齐度指数85.0%,纺纱均匀性指数145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8.1千克、101.6千克和91.8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15.3%、9.1%和6.9%2008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6.6千克、94.5千克和86.0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14.4%、8.9%和7.4%。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初、地膜覆盖4月中旬、露地直播4月20日前后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高肥水地块2000株、中等水肥地块2500株、旱薄地3000株以上3.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适当补施盖顶肥4.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5.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虫6.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审定意见: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56(国欣棉11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东部、北部,河北中南部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02品种名称:sGK958选育单位: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锦科970012×锦科19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出苗较慢,前、中期长势和整齐度好,后期一般。

      株高106.1厘米,株型松散,茎秆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色深绿,第一果枝节位7.2节,单株结铃16.4个,铃卵圆形、较长,苞叶较大,吐絮畅,单铃重6.2克,衣分41.3%,子指10.7克,霜前花率92.5%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毫米,断裂比强度31.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3%,反射率74.1%,黄色深度7.8,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51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3.6千克、100.7千克和93.1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9.2%、9.8%和7.5%2008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7.4千克、102.5千克和93.2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19.6%、18.1%和16.4%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初、地膜覆盖4月中旬、露地直播4月20日前后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高水肥地块1800~2200株,中等水肥地块2300~2800株,旱薄地3000株以上3.施足底肥,重施初花肥,适当补施盖顶肥。

      4.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虫6.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审定意见: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958(银抗1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西南、西北部,河南东部、北部,河北中南部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03品种名称:百棉1号选育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品种来源:百农8602×新3313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出苗较慢,幼苗期苗势较弱,幼茎浅绿色整齐度较好,不早衰株高98.8厘米,株型松散,茎秆茸毛稀少,叶片较大、皱折明显、色浅绿,第一果枝节位6.6节,单株结铃16.3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2克,衣分40.9%,子指10.4克,霜前花率92.9%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毫米,断裂比强度28.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断裂伸长率6.4%,反射率76.3%,黄色深度7.2,整齐度指数85.2%,纺纱均匀性指数141。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6.6千克、100.8千克和93.7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10.5%、9.9%和8.2%2008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8.4千克、91.8千克和83.6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5.6%、5.8%和4.4%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直播或地膜覆盖4月20日前后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初播种、4月底5月初移栽2.每亩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3.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当早施花铃肥,中后期视长势适当追施叶面肥并合理化控4.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象等其他害虫5.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审定意见: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百棉1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西北、西南部,河南东部、北部,河北中南部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04品种名称:国欣棉9号选育单位: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种来源:1275-23×1207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6天。

      出苗较快,中、后期长势强,整齐度一般株高107.3厘米,株型松散,茎秆粗壮,叶片较大平坦、色深绿,第一果枝节位7.4节,单株结铃17.5个,铃卵圆形,吐絮较晚,单铃重5.7克,衣分40.6%,子指9.7克,霜前花率87.6%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毫米,断裂比强度32.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6.4%,反射率75.2%,黄色深度7.7,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59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4.7千克、99.3千克和87.0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9.7%、8.2%和0.5%2008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6.8千克、90.4千克和80.0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9.7%、4.1%和减产0.1%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初、地膜覆盖4月中旬、露地直播4月20日前后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高肥水地块2000株、中等水肥地块2500株、旱薄地3000株以上3.施足底肥,早施重施花铃肥,盖顶肥不宜过量,防止贪青晚熟。

      4.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虫6.枯、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审定意见: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41(欣棉887、国欣棉9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05品种名称:创鲁1号选育单位:济阳县鲁优棉花研究所、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中棉12×sGK321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出苗较好,苗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株高106厘米,株型松散,果枝较长、平展略上举,茎秆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5节,单株结铃18.4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2克,衣分38.9%,子指11.0克,霜前花率92.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30.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9%,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1%,纺纱均匀性指数14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早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1.4千克、97.8千克和90.3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2.8%、17.5%和21.7%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03.90千克、84.65千克和79.74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减产0.3%、3.3%和2.7%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初育苗、5月上旬移栽,地膜覆盖4月中旬、露地直播4月20日前后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高肥水地块2000株、中等水肥地块2500株、旱薄地3000~3500株3.施足底肥,早施花铃肥,适当补施盖顶肥4.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烟飞虱等其他害虫6.枯、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审定意见:转抗虫基因中早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创鲁1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西北、西南部,河南东部、中部,安徽淮河以北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06品种名称:锦科杂1号选育单位: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sGK791×豫668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19天出苗较快,前、中期长势和整齐度好,后期一般株高102.0厘米,株型较松散,茎秆粗壮、茸毛稀,叶片中等大小、色浅绿,子叶肥大,第一果枝节位7.0节,单株结铃16.6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2克,衣分43.3%,子指9.9克,霜前花率95.8%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29.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4%,反射率76.4%,黄色深度7.4,整齐度指数85.7%,纺纱均匀性指数149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1.3千克、104.5千克和100.1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15增产4.9%、11.3%和12.7%2008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4.2千克、101.7千克和96.0千克,分别比对照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