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乐欣赏.doc
5页音 乐 教 案教者: 教学对象: 日期:课 题课 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以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3、能力目标: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教学重点重点:了解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重点欣赏其中的“月上东山”和“渔歌唱晚”两个片段琵琶、箫、筝是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也是我们民族管乐队中的重要乐器掌握和了解它们的音色和表现力,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欣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难点: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结合画面欣赏音乐的方法促进对乐曲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手段讲授与影像资料辅助手段相结合课 时第一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学媒体教 学 活 动课件演示【一、情境导入】 新课课前展示课件封面,播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今天,老师将要向大家推荐一首用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非常著名的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 【课件演示】欣赏【思考题】 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由学生回答引出讲解主要乐器,结合图片和音响资料认识和了解它们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认识主要的乐器并了解它们的音色 ①琵琶:是民乐中的弹拔乐器,有丰富的表现力,往往表现一些气势磅礴的场面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接着放有关琵琶音色方面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琵琶的音色,加深印象 ②箫:音色悠扬动听,往往表现柔和的月光放有关箫音色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箫的音色,加深记忆 ③筝:音色明快,往往表现流水,有著名的独曲《高山流水》放有关筝的音响资料,加深印象《春江花月夜》1、江楼钟鼓(引子部分):琵琶使用弹挑、轮指等手法,模拟江楼上阵阵低沉的鼓声,而箫和筝奏出的波音,则犹如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醉人的意境描绘的非常细腻 2.月上东山(主题):让学生看谱子听音乐,并随音乐一起模唱主题是全曲的基础,一切音乐都是由主题变奏而来,因此要熟悉主题旋律设问: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是通过哪些乐器来表现这种意境?归纳:这段脍炙人口的曲调优美如歌,旋律线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琵琶、二胡、古筝、洞箫齐奏的音色协调一致,富有典雅的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使用鱼咬尾使音调轻盈平稳,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的美丽景致 3.风回曲水 4.花影层台 5.水云深际 6.渔歌唱晚:这一段是全曲的高潮,要作为重点欣赏。
整段表现了船越来越多,由远而近,江面上顿时热闹起来,江水拍打着江岸,人们在玩耍打闹,欢歌笑语的情景箫的领奏与琵琶、木鱼的伴奏好似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的长音齐奏,又如船上众人应声和唱,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为乐曲增添了诙谐、活跃的气氛 7.洄澜拍岸8.桡鸣远濑 9.欸乃归舟:让学生讨论:1.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乐器的数量有何变化?2.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师: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节奏由疏到密,乐器的数量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形成全曲的高潮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归舟破水、浪花飞溅、百舟竟归的热闹场面注:欸乃——摇橹是发出的声音) 10.尾声:(设问:尾声以怎样的情绪结束?)音乐渐弱渐慢,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静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再次全曲欣赏 】 总结;乐曲通过委婉朴质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的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与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总结这首曲子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同样这种美也渗透在中国传统的诗词、绘画、书法当中。
请课后搜集在诗词、绘画、书法中有关描写“春江”的例子教学步骤教学媒体教 学 活 动教学步骤教学媒体教 学 活 动板书设计:1。
